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军屯在明初是军饷的重要来源,宣德以后,开始败坏。嘉靖年间朝廷虽多次出台整顿军屯的政策,河南的屯田面积一度有所增加,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军屯败坏的趋势。河南军屯破坏的首要原因是屯田失额,屯田失额主要包括屯田被势家豪强兼并,被军官私占、变卖,被藩王侵占等。军屯破坏的另一原因是军士逃亡。军屯败坏问题,直至明终也未能解决。  相似文献   

2.
明代屯田分军屯和民屯两种。民屯,既有招抚流移,官给牛、种,收获官民分成,也有强迫把外省老百姓遣送到人户荒凉之地垦荒屯田。军屯,即派驻军队到抛荒严重的地方,一方面驻防,一方面垦种耕地。陕南在明代曾是屯田的重要地区,其移民后藏至今仍分布在汉水流域各地。由于志史对此语焉不详,陕南在明代屯田的具体情况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描述,而从支离破碎的史料及有关资料中只能观其大略。一、军屯及其移民从明初洪武时开始,就开始在全国实行军屯,以安置为创建大明天下而建功立业的官兵,并设卫、所进行管理。即把数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军屯是明代土地国有的典型形式之一,在明初恢复经济,安定社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受封建土地私有化发展规律的制约,明中期开始,军屯不可遏止的走上了私有化的道路.文章从整个明代军屯的发展演变入手.通过对土地国有与私有化的矛盾斗争分析,揭示明代军屯最终私有化的原因及表现.  相似文献   

4.
浅论曹魏屯田赫连玉芳屯田并非从三国开始,早在秦汉已经出现,但那时的屯田主要局限在西北边境,只有军屯,规模小。三国时,屯田规模要大得多,不仅有军屯,而且还开始有民屯,屯田成了曹魏时期土地制度中很突出的特点。下面就曹魏屯田的有关问题略作述论。一、曹魏实行...  相似文献   

5.
军屯在元代的屯田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在军屯中,侍卫亲军的屯田则尤为重要,一方面它是枢密院直接控制的中央禁卫军;另一方面它的屯驻地在两都之间的京畿地区。统治者给予了相当重视,它也呈现出自己的特点。但是侍卫亲军的屯田效益并不理想。现从屯田的基本状况、管理以及制约因素等方面探析侍卫亲军的屯田状况。  相似文献   

6.
西晋立国后,司马氏仍继续经营着曹魏遗留下来的军屯。据《晋书·百官志》载,晋中央设有屯田尚书、屯田郎。地方上也置有主管军屯事务之官,如“荆州又置监佃督一人”。督促军将经营军屯生产,满足军需。早在泰始五年(公元269年)晋室以羊祜为卫将军、荆州都督,镇守襄阳战略要地,就在襄阳“屯田八百余顷”,结果“大获其利”,收获了不少粮食。当时,灭吴、统一全国之事已提到日程上来。在准备灭吴期间,需要把屯田士兵从军屯土地上抽调出来,编入作战部队进行军事训练,但晋武帝仍不忘屯田,诏令官奴婢  相似文献   

7.
封建地主阶级的政府要组织屯田,在客观上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即封建地主阶级的国家必须控制大量的无主荒地,与此同时,在社会上要有相当数量的流散劳动力。 明代具有这样的条件吗?众所周知,明初经过元末战乱之后,黄淮流域的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以河北州县来说,“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有的“户口旧有者仅三  相似文献   

8.
所谓屯田就是“自汉朝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的荒废田地。一般有军屯、民屯、商屯等方式。”屯田在新疆历史上意义深远,作用巨大,为新疆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根据史料记载,屯田在我国历史上从公元前2世纪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我国中原王朝从汉武帝时期在古称西域的新疆进行大规模屯田是我国最先开始的。由此到汉宣帝时期,有赵充国在边郡实行军屯,公元  相似文献   

9.
明代凤阳地区屯田受到明朝政府的特别重视,不论民屯还是军屯规模都相当大,但到明代中后期逐渐衰落。凤阳屯田处在明代中后期诸多危机的历史环境中,其衰落只是明代屯田一个缩影,既表明了明代屯田的衰败,又反映了大明王朝的没落。  相似文献   

10.
魏晋时期屯田成为土地管理中最重要的制度.嘉峪关墓壁画真实再现了魏晋时期河西屯田的情景.该文通过对壁画军屯、民屯的描绘,分析当时河西屯田军民合一的形式与其在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作用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吴广成《西夏书事》所引西夏屯田的史料有误。西夏屯田始于宋真宗咸平四年八月,为军屯。至崇宗乾顺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推行了“堡屯并置”之策,同时出现了“西夏弓箭手”的屯田兵,平时生产,战时打仗。西夏的屯田和营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明初,中国封建制得到了再强化,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在政治上,封建专制主义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经济上,不仅封建自然经济得到维护和加强,而且扩大公田,广行屯田,封建农奴制得到再发展,在思想文化上,文化专制主义更加强化,理学达到一家独尊的地步,窒息了知识分子的创造力。从总体上考察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这是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它使中国在关键阶段至少丧失了两个世纪的宝贵时间,致使中国渐渐成了世界上的落伍者。  相似文献   

13.
卫所军兵涌入、屯田广开,明初湟水流域汉族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农业经济再次繁荣于湟水流域,奠定了湟水流域汉族社会兴起的基础。探讨明初湟水流域汉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可明了明初汉族社会兴起的原因及其对后世湟水流域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河湟地区有文字记载的田赋征纳始于元忽必烈统治之初,以前,则史无明文记载。中统八年(1267年)规定,西宁州赋税与僧道同,即“白地(旱地)每亩输税三升,水地每亩五升。”然而迨至明代,河湟地区的土地占有关系仍以各种形式的屯田为主,其中以军屯最为常见,其收获物除了军户食需外,悉以“屯田子粒”的名义为国家征取,以供军需。“屯田子粒”是土地税与地租的合一物,不是纯粹的田赋。到明中后期,屯田多被军官吞噬,军  相似文献   

15.
《晋书·傅玄传》中所见军屯制度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历史上的屯田制度,自西汉兴起以后,早就出现了军屯与民屯两种类型的划分。到了曹魏时期,军屯与民屯的区分尤为明显。质言之,二者的区分在于:一是屯田劳动者的不同,军屯的劳动者是兵士,民屯的劳动者是不属于兵士的农民;二是组织系统与管理机构不同:前者是由军队的各级将领及主管军屯的农官如度支中朗将或度支校尉与度支都尉共同管理;后者则由同郡、县平行的典农中朗将或典农校尉与典农都尉逐级管理,不仅同郡、县系统不相涉,而且同军队系统不相属。三是剥削方式不同,军屯的兵士,其耕牛、农具、种籽  相似文献   

16.
隋代屯田的历史作用及其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书·食货志>对隋代屯田记述含混,联系史传分析,隋文帝时边地军屯规模有限且持续时间较短;河西民屯不但未增且有缩减.隋代之富在于顺应历史趋势推行均田制,屯田之效微乎其微.人身依附关系的减轻使内外民屯受到限制,炀帝大规模徙边民屯非但无效,且严重干扰了均田制度的正常实施;隋统治者未能开展积极有效的边地军屯导致转输劳弊,并最终诱发反隋起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呈螺旋型上升的,每经过一次改朝换代,社会经济就会遭到严重破坏,到一个王朝中期时,经济恢复发展到最高峰。但是,在明初的洪武年间,朱元璋通过争夺劳动力,荒屯田、兴修水利,奖劝桑棉生产、发展工商业等一系列经济政策的调整,使社会经济在明初就有一个较高的定位,成为中国古代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8.
王兴文 《函授教育》2002,(4):109-112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呈螺旋型上升的,每经过一次改朝换代,社会经济就会遭到严重破坏,到一个王朝中期时,经济恢复发展到最高峰。但是,在明初的洪武年间,朱元璋通过争夺劳动力,荒屯田、兴修水利。奖劝桑棉生产、发展工商业等一系列经济政策的调整,使社会经济在明初就有一个较高的定位,成为中国古代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9.
1935年,为解决严重的财政问题、恢复经济是盛世才政府设立屯垦委员会的直接动因;弱化教导团这些军队的实力、巩固统治是盛世才推行军屯的政治目的。屯垦委员会领导的屯田具有准备不足、条件简陋、人员复杂、军队色彩由浓逐渐减弱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明代的军屯,若根据地区和战守需要来分,有边屯和营屯两种类型。顾炎武说:“屯田有边屯,有营屯。边屯,屯于各边空间之地,且耕且战者也。营屯,屯于各卫附近之所,且耕且守者也。”若从屯田的劳动者来考察,其生产组织也可以分两个类型:从现役军人进行耕屯,即所谓之“正军”,是在服役期间,拨到屯田上进行生产的,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