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庙,进行供奉和祭祀的场所。包括以下三类:一是宗庙,即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处所。如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七庙”即天子的宗庙,《礼记·王制》中也有“天子七庙”之说。“七庙隳”即天子的宗庙被毁灭,也就是国家灭亡的意思。在封建时代,皇帝死后就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起一个“庙号”。如李世民的庙号为“太宗”,赵匡胤庙号“太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的庙号则是“圣祖”……当然,并不只有皇室才有宗庙,其他贵族也各有自己的宗庙,称为“家庙”。所以《春秋谷梁传·僖公十五年》说:“天子至于士皆有庙。”  相似文献   

2.
职工教育究竟是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为,还是有为的同时也要有位?职教同行相当一部份同志认为有为才有位,即通过努力工作去争取职教工作的地位。但也有人指出,倘或说有为才有位正确,又何尝不可说有位才有为也不错呢?孔夫子不也说过:“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吗?其辩证观点是,有为的同时才有位,有位的同时也要有为,不管是看重“为”还是看重“位”都是不科学的。这样看似乎对“为”与“位”的辩证关系谈得比较全面。但  相似文献   

3.
日语中的“ついに”、“とうとう”、“やつと”、“ようやく”这四个副词有很多相似的用法,一般的日语学习者也不易区分.这四个词和汉语的“终于”的含义十分类似,都可以用来表示某件事情经过一段时间或经过努力后得到某种结果.但是也有不少情况是不能和“终于”画等号的.因此有必要研究能否译为“终于”的情况.通过词典例句和翻译作品的句子来分析,最后得出“ついに”和“とうとう”基本上都能够译为“终于”,“やつと”和“ようやく”以过去时“シタ”的形式出现时可以译为“终于”,其他时或体的形态则不能.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改革中,听到有位新教师说:“我们初出茅庐。要教改,首先是老教师,他们业务熟悉,经验丰富。”这话的意思是:老教师才有条件进行教改,新教师则很难有所作为。其实,凡事都该一分为二地看待。“新”与“老”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新”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老”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不能看得过  相似文献   

5.
武怀旭 《辅导员》2010,(13):26-26
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0课《北京》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道路两旁,绿树成阴,鲜花盛开。"在讲"绿树成阴"一词时,有同学问我:为什么不写成"荫"即绿树成荫,而是阴天的"阴"呢?这一问的确把我给问住了。老师也不是"全知全能"啊,一起来想吧!  相似文献   

6.
寺、庙、祠都是祭祀活动的场所及从事祭祀活动的人员的住所。在封建社会,这样的建筑很多,不仅各州、府、县有,许多乡镇乃至荒远地区也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第二册《桃花源记》一文中,有“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教师教学用书》翻译说: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类似的翻译在其他资料上都可见到。其实,这种翻译是错误的,因为“有汉”的“有”不等于“有无”的“有”,而是作助词,没有实在意义。“有”作助词,在古代很常见,其用法可分两类。  相似文献   

8.
奶奶家有一只小狮子狗。它的毛很长很长.长得都垂到了地上。再加上它爱跑来跑去,身子下面的毛都变得脏兮兮的,看起来像一个拖把。所以。它就有了“拖把”这个“雅称”。  相似文献   

9.
今日中国,现实主义占据着主流的价值观,在这一价值观导向下,人人都在积极追求"有为"。"有为"胜于"无为","有为"才能"有位"。"有效"不是指有结果,而是指有效果、效益,投入少,产出大,而且这一产出不仅有利于眼前,更关系长远,"有效"不仅要有数的增长,更要有质的提高。可见,"有为"可以"有结果",但"有为"不一定"有效"。  相似文献   

10.
贲友林 《江苏教育》2007,(20):37-38
有联系,有区别近日听一节小学四年级的英语课,课中有这样一个游戏:(游戏设计的蓝本是四年级上册牛津英语第59页的内容。)我首先想到的是,英语教材在四年级上册已让学生根据3的倍数特征作游戏,而数学课,直到四年级下册才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现在很多学校都重视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这是很好的事。谈到严格,我认为既要讲究“严”,也要讲究“格”。按格者,规格也。凡事都有规格。写字有规格,笔顺、间架、大小、行款等等,随便不得;读书有规格:轻重,快慢、停顿、重音、语调等等,含糊不得,演数学题也有规格:图怎么画,式子怎么列,问题怎么论证,数字怎么计算,都有一定的次序、格式,一点也不能马虎……如此种种,都应该是“格”。有了这许多“格”,才“严”得有根据。对  相似文献   

12.
“儒”的本义就是有知识有才艺的人。有知识有才艺的人到底学习什么呢?在孔子之前,能接受到教育的人是贵族子弟,他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古之儒者,博学乎《六艺》之文。《六艺》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  相似文献   

13.
“再”“重”“复”都可作副词,都有“重复、再次”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但又有细微差别,各有一些固定搭配,因此有必要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14.
纠错:“容化”应为“融化”。分析:“容”,意思一:容纳,常用的词组有“容量”;意思二:宽容,常用的词组有“容忍”;意思三:脸上的神情和气色,常用的词组有“笑容”。“融”,意思一:融化,常用词组有“消融”;意思二:融合,常用的词组有“融洽”。因此,文章中所指的应该是“融化”,应该用“融”,而不是“容”。记忆一点通:容纳容量容忍,融化消融融洽,多记几次不会错!  相似文献   

15.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文言文皆自《诗经》以来中国古代、近代文学之精品,其中“江”“河”出现甚多,专指“长江”“黄河”者有之,泛指一般河流者有之,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特指某河者有之,现将其表现归类如下:一、凡文籍中所言及的事件有比较明确的地理位置或“江、河”...  相似文献   

16.
踏着岁月的节拍,我在小学教育之路上已走过26个春秋。回首我走过的一段段历程,有鲜花、掌声,也遭遇荆棘坎坷;有快乐,也品尝过忧伤;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憧憬也有迷茫……这些都是我生命里的音符。是人生行囊里的财富。  相似文献   

17.
"此外"、"另外"和"以外"三词均为表范围的副词,都有"排除在外"意,语用功能极其相似,在语用实际中多有混淆,很有辨识之必要。笔者不避浅陋,试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洲”和“州”写法相近,读音相同,又郜可做地名用,但是两者仍有明显区别,不可随意加多或省略三点水。“洲”有水字偏旁,是水中之地的意思。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第一篇《关雎》有个脍炙  相似文献   

19.
本刊今年第1期刊出《“秉烛夜游”中的“烛”是蜡烛吗》一文后,涟水县西安小学左昌富老师在来稿中引《中华成语大辞典》中的解释,“烛”是指“蜡烛”;又说“‘烛’字产生较早,小篆中就有”,“‘炬’字产生较晚,东汉(44—220)初年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才有。”“可见‘烛’和‘炬’至少在东汉初年使用上就有分工了。由此可以推断,至少在东汉初年就有蜡烛了。”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这一点全社会已形成共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在教学工作中收获更多的“柴”,这就需要教师手里有锋利的“刀”,也就是说要积极进行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才能符合时代对小学教师提出的要求。然而在现实中有不少小学教师并没有积极进行教育科研活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没有必要。小学教师的工作并不复杂。“1+1谁不会”,只要有爱心,有耐心,这就足够了。于是只凭着一些老经验,沿用老套路“应付”日益变化的日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