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大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但从大二时就萌生了考研的想法,新闻传播的考研方向也一早就决定。假期一有时间,就跑到所在城市的党报去实习。其间碰到记者和编辑老师都很好,愿意引导让你去了解现实中新闻的特点和习性,你去慢慢发掘新闻背后的细节。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一些地市报记者也先后用上了数码相机,在使用过程中他们又有些什么感受呢?  相似文献   

3.
正在全国的记者队伍中,地方记者的比重相当大,不仅包括国家通讯社地方分社、国家和省级报纸驻各地记者站的记者,而且包括省、地、县、行业报纸的记者。在这些地方记者当中,我们地市报的记者所占的比例更为突出,因为我们生活工作在基层,供职的报纸也是基层报,所写的稿件更是身边发生的新闻事实,所以相对其他记者来说,我们地市报记者的特点和优势就是地方性。  相似文献   

4.
地市报人手少,记者更少,必须以少胜多、以一当十、以弱胜强。一名优秀的地市报记者,应该是“高产记者”、“全能记者”、“全天候记者”、“读者信任记者”。当记者难,当地市报记者更难,当一名优秀的地市报记者尤其难。  相似文献   

5.
地市党报是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阵地.以仙桃日报社为例,近年来,陆续从不同高校招聘应届本科新闻毕业生20多人.从学生到记者,年轻人在角色转换中,不同程度地出现迷茫和彷徨.有人很快进入角色,挑起重担;有人一年半载甚至历经多年依然业绩平平;有人甚至不能胜任工作.年轻记者如何脱颖而出,尽快成才?  相似文献   

6.
凌晨时分从弥漫着显影液怪味的狭小卫生间里出来,看着窗外满天的星斗,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和自信。那一年,我大一,与摄影结缘。在一些人的印象中,"扫街"是个没有出息的"营生",尤其是一名地市党报的摄影记者更应关注市委市政府的要事大事,单位部门跑好跑顺,为人圆熟功成名就。然而我不这么看……  相似文献   

7.
8.
立足于地方,但又不要被地方的区域性所局限是地市报记者写出深度报道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地市报要实现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历史重任,记者拓宽视野,放眼全国,加大报道力度显得十分重要.地市报记者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眼光的“广、敏、深”三个字上做文章,克服“近视眼”、“瞽目无视”和“老花眼”三种眼疾.  相似文献   

9.
《新闻战线》总编辑: 上次我冒昧寄去一篇有关改进会议活动报道的稿件,已在第三期被刊用,我是既高兴又感到有压力。高兴的是我的第一篇心得文章能在贵刊上得以发表,同事们说,“《新闻战线》是起点高、要求高、质量高的刊物,发表文章不容易。”压力来自于您作为国家级刊物《新闻战线》的总编,对一名素不相识的基层新闻工作者的一篇普通投稿,处理得如此认真,值得我们学习。我作为一名踏上工作岗位不足两年的年轻人,有什么理由不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工作呢? 前几天,我又收到贵刊编辑写来的一封信,鼓励我再接再厉,多写精品,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地市报工作的年轻记者日益增多,他们刚刚走出校门,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思想前卫,知识丰富,有很多的优势。但是,也有一些不足,比如经验、阅历等,容易出一些常识性的差错。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山城重庆的报坛十分热闹。目前,重庆市公开发行的报纸有21种,内部发行的报纸100多种。除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和重庆农村报外,还有国务院有关部委的报纸中国医药报、中国市容报;西南省区合办的报纸西南工商报、西南五市价格报;省有关部门在重庆办的报纸少年先锋报、环境保护导报;重庆市各部委局办的报纸现代工人报、重庆卫生报、重庆法制报、企业报等。在热闹的报坛中涌现出一批新的报人,他们多是半路出家创办报纸,是新闻园地中勇敢的拓荒者。中国医药报创办者张道康,今年刚刚40岁出头,在学生年代对新闻事业就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虽然命运好象故意同他作  相似文献   

12.
13.
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新闻受众对新闻传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地市小报的记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压力和挑战。因此,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尽快提高地市报记者能力,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地市报记者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可以说知识功底是扎实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新形势下,记者的知识结构相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说,就显得不相适应。 从客观上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报道的内容拓宽了,读者对报纸的要求也提高了,记者过去  相似文献   

14.
秦超  王晓露 《今传媒》2006,(11):4-6
朱海燕,《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高级记者。1957年生于安徽利辛,197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983年任《铁道兵报》记者,1984年后任《人民铁道报》记者、首席记者,1998年任《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曾获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先后发表新闻作品700多万字,1999年至2006年7次获中国新闻奖,60多次获省部级新闻奖一、二等奖。长篇报告文学《北方有战火》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报告文学《深秋挥泪送穆青》获中国新闻奖副刊金奖,另有15部新闻专著出版问世。  相似文献   

15.
地市报总编辑的重要任务是什么?精力应该放在哪里?根据10年来的体会,我认为主要是六个字:策划、把关、带队。策划这里所说的策划,是指根据党的中心工作和对宣传工作的要求,对报道什么和怎样报道的思考与设想,目的在于提高报纸质量,创造竞争优势,达到宣传的最佳效果。从报社来说,总编辑、部主任、采编人员,各自处在不同的策划层次。就总编辑来说,重点是要抓好阶段性报道策划、战役性报道策划和对某一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策划。总编辑抓好报道策划,要体现两个意识:一是超前意识,即要想在部主任和采编人员之前,要有一定的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衢州日报>的民生问题报道紧紧关注普通百姓的生计、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从而赢得受众喜爱.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市报人》2005,(11):48-48
本刊讯,记者从中国记协获悉:经中宣部批准,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今年记者节期间表彰一批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其中,获此殊荣的有11名同志是地市报研究会会员单位的编辑记者。  相似文献   

18.
贺绍俊 《传媒》2001,(3):18-20
《文艺报》创刊于新中国成立前夕,是由中国文联创办的,若要从报纸的角度说,它一开始就有些不伦不类,虽然名称上是一份报纸,但它并不  相似文献   

19.
丁浩宇  许立菊  邓一凡 《传媒》2020,(10):68-70
媒体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的核心优势是人才优势。全媒型、专家型人才是当下媒体急缺的人才。从实际情况来看,地市党报面临人才流失、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严峻挑战。近年来,仙桃日报社在年轻记者中开展“勇当新闻特种兵,争当优秀媒体人”活动,收到了“培训指导增情怀、点评引导添素养、师傅向导转作风、考核督导出精品”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