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家傅雷     
谈到法国文学的翻译,尤其是巴尔扎克作品的翻译,我们通常会想到一个名字:傅雷。没错,傅雷是公认的一代翻译巨匠,然而除此之外,你对他还有哪些深刻的印象与认识?本期"课文名家"栏目就和大家一起来关注傅雷,介绍更多你所不知道的。  相似文献   

2.
考察傅雷翻译活动的成功路径可以发现,傅雷最初作为一个翻译名家确立了在我国译界的地位,随后作为一个翻译巨匠对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产生影响,继而,作为一个翻译大师在语言层面、文学层面和文化层面均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傅雷在追求文学翻译的艺术境界的道路上,有思想、有精神,最终形成自己丰满的翻译家形象。傅雷之所以取得卓越的翻译成就,与他超越了单纯的翻译家身份,集文学批评家、音乐评论家、美术鉴赏家等称号于一身,有莫大关联。只有在相邻的门类中触类旁通,在更大的知识范围内进行思考,在独特的艺术性与普遍的艺术性之间相互参悟,才能真正把握艺术之道,从而做出不凡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翻译研究者对傅雷的"神似"说还缺乏足够的关注,认识上也存在偏差。文章考察了傅雷有关翻译的论述,着重探析"神似"说的内涵、"神似"说提出的理论依据以及"神似"说的理论意义。结果发现:傅雷的翻译思想以"神似"为主线,以艺术修养为根本,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渊博的常识为基础,揭示了翻译作为暴力工具和抵抗工具的两面性,对翻译研究的诸方面都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翻译研究者对傅雷的"神似"说还缺乏足够的关注,认识上也存在偏差。文章考察了傅雷有关翻译的论述,着重探析"神似"说的内涵、"神似"说提出的理论依据以及"神似"说的理论意义。结果发现:傅雷的翻译思想以"神似"为主线,以艺术修养为根本,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渊博的常识为基础,揭示了翻译作为暴力工具和抵抗工具的两面性,对翻译研究的诸方面都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傅雷先生为我国的翻译事业留下十分宝贵的遗产 ,其译本文辞优美 ,词语朴质 ,流畅晓达 ,典雅传神。傅雷先生在翻译上倡导“神似神韵”说并以大量优秀译作实践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傅雷是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上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伟大翻译家,今年是其一百周年诞辰.在此特殊的时刻,对我国现代这位杰出的文学翻译家进行系统的研读来表达我们对他为中国文学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感谢和对他的逝去表示怀念.从傅雷的人生经历,翻译成就,职业道德,傅雷精神·翻译理论·以及现在人们对他的研究等六个方面来走近他,解读他.  相似文献   

7.
傅雷和卞之琳都乃我国三十年代著名的翻译家,但因不同的人生经历创造了不同的翻译语境,因而二人无论是在翻译目的还是在翻译对象的选择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傅雷希望通过翻译救亡图存,偏重法国文学,以小说为主;卞之琳的翻译则受到自己创作的影响,偏重英国文学,以诗歌为主。不同的翻译实践使二人形成独特的翻译思想,总结出各具优长的翻译理论,不仅指导二人取得了不凡的翻译成就,也对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8.
我国老一辈翻译家、文艺理论家傅雷先生留给我们的不仅有他在翻译方面的卓越成就,还有世界级的钢琴演奏家傅聪。《傅雷家书》的发表使我们了解到傅聪的成才绝不是偶然的,他是傅雷心血浇灌的结果,也是傅雷教育思想的胜利。《傅雷家书》中不仅渗透着一位艺术家人性的光辉和对艺  相似文献   

9.
本拟从思维逻辑角度探讨傅雷提出的“神似”翻译理论,借用中国哲学中有关言、意名题,形、神命题和中庸之道来阐释“神似”理论,找出其哲学理据,并认为傅雷的神似论符合哲学思辩规律,为后期的翻译理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拟从思维逻辑角度探讨傅雷提出的“神似”翻译理论,借用中国哲学中有关言、意名题,形、神命题和中庸之道来阐释“神似”理论,找出其哲学理据,并认为傅雷的神似论符合哲学思辩规律,为后期的翻译理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傅雷先生的百年诞辰,我首先想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傅雷先生留给今天的我们究竟是一份什么样的精神遗产?我是属于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并且亲身经历过让我们失去傅雷先生的那一个特别的时代。与我相似年龄的这一代人,或者比我更年轻的一代人,大约都知道傅雷先生这个名字,因为我们读过傅雷先生翻译的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傅雷提出了"神似"的翻译理论,丰富了中国译论。历年来,他的"神似"说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本文探讨傅雷"神似"说形成的渊源和原因,继而讨论"神似"与"形似"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傅雷"神似"说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即中国传统文化,傅雷自身的美学背景,以及中国的语言风格。另外本文发现,傅雷的"神似"并非只追求"神似",而是将"神"与"形"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信达雅"是我国影响最深的翻译原则,它也是检验翻译实践的准绳。"信"指译文忠实于原文的内涵、感情、意义和风格;"达",指译文能明白晓畅地表达原文的内容;"雅"要求译文使用规范的语言,有文采。半个多世纪之后,傅雷提出的"神似"说及"行文流畅,用字丰富,色彩变化"等翻译观点赋予了"信达雅"更深刻的内涵,使这一言简意赅的"三字说"更加具体丰富;在翻译实践上,傅雷的众多译作达到了"信达雅"的标准,实现了"神似"的效果。本文将傅译《老实人》与伏尔泰原文进行对比,将傅译本与沈昉译本进行比较,从"信达雅"角度来欣赏傅雷高屋建瓴的翻译艺术。  相似文献   

14.
傅雷在翻译文学领域内著述颇丰,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构建了独特的译论体系,这与他在艺术领域内的精深造诣密不可分。本文以傅雷的绘画理论为着眼点,从创作者的个人素养、神似说以及均衡观念三个层面探讨其画论与译论的相通之处,分析其画论对译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傅雷家书》在中国知识界之所以大名鼎鼎和广泛流传,在于其字里行间既体现了作为父亲的傅雷(1908~1966年)对于孩子的亲切关怀与严谨教导,也展示了傅雷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人间情怀”。而这种“人间情怀”我们在傅译的法文名著中也不难体会。除了家书之外,傅雷就是以法国文学翻译大家而名世。其实,家书纯属“妙手偶得”,翻译才是傅氏的“出色当行”,他后来选择“闭门译书”为业,以“稿费”谋生计,未取国家一分之俸禄,既可见他一生事业重心之所在,也可见其“译术”之高超。而要谈论傅雷一生事业之渊源,则不可不从其留…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的角度论述了傅雷的归化翻译(Adaptation),并分析了翻译过程中归化或西化(Westerinization)的采用应视目的语的文化环境和翻译的目的而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借助于语料库技术对傅译《欧也妮·葛朗台》和穆译《欧贞尼·葛郎代》中的四字格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并通过译本对比来探讨四字格与傅雷翻译风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傅雷在翻译时喜用并善用四字格:从用词比重来看,傅雷在描写、抒情、议论中使用四字格的频率远远高于人物对话,从典雅度来看,傅译对话中的四字格大多呈现出通俗、非正式的语体风格,而描写、议论、抒情中的四字格则较多地呈现出庄重、正式的语体风格。就整体效果而言,傅雷译文以原文风格为依托,巧用汉语四字格,较好地保留了原文的修辞手法,再现了原文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8.
傅雷(1908.03.30~1966.09.03),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翻译作品共34部,《傅雷家书》是傅雷暨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年至1966年6月。其中绝大部分篇幅出自傅雷之手。本书自1981年出版至今,5次重版,19次重印,发行已达100多万册,于1986年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  相似文献   

19.
背景搜索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翻译的作品有30余部,主要为法国文学家作品。其中有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等。  相似文献   

20.
袁静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6):208+230-208,230
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实践活动的始终。本文试图从傅雷翻译风格的一个方面——"笔墨丰富"入手,反观其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