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翻译是一种错综复杂的互文性语言转换活动,既与原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所涉及到的语言、文化、社会等密切关联,也与原语文本作者和译者密切关联,这种关联就是互文性;因此,翻译可视为原语文本的意义潜势与译者前理解或期待视野相互作用的产物。原语文本向译者提供有待具体化的意义潜势,引导并制约着读者对文本的解读。读者带着一定前理解或期待视野与文本对话,理解并阐释文本,最终实现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2.
运用"译者中心"论,从译者与原文、原语世界及译语世界三者的关系入手,分析林语堂选择英译《浮生六记》的原因,指出林语堂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具体实施对翻译文本的选择,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3.
《邢台学院学报》2016,(2):127-131
阴阳学说的哲学基础、"型"本原的物质探究、"适合"与"忠实"的翻译标准以及读者立场的策略思考共同构成了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的本质化特征。它适用于所有文本的指导,属于综合性策略范畴,译者在翻译过程需执行"模拟三原则",即:气质模拟、改造模拟和定型模拟,完成对原语文本的翻译,实现原语文本阳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涉及三种文本:原语文本、译者的图式文本和译语文本。对于原语文本,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原语的修辞功能,这是产生理想的图式文本的关键。而正确把握原文的认知图式又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收集的时政新闻平行文本进行分析,探讨了文本功能因素对译者编译过程的制约与影响。本文认为,由于译语读者在意识形态与民族情感、社会价值观与期待视野及阅读习惯等方面与原语读者存在差异,译者要通过删减、调整文章顺序和在译文中另设标题等编译方法对原语新闻进行改写,以期更好地实现译语文本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6.
房秀娟 《现代语文》2007,(12):76-77
一、语境适应与汉英翻译 语境对翻译的影响和制约作用非常重要.语境制约翻译,翻译依赖语境,语境与翻译全过程同在.翻译是原语文本作者与译者以及译本读者之间以语言为媒介进行的交际和信息传播活动,语境适应成为翻译交际活动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原语文本内容的再现受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其语言风格两方面因素制约。20世纪80年代起,翻译界出现了文化热,因此,顺应时代需求,译者尽其所能展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质。通过比较黄源深和宋兆霖翻译的小说《简·爱》的两个不同译本的部分内容,可以看出,译者的语言风格及翻译策略是决定译文语言特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词语作为文本信息的载体,使得译者对词语意义的准确把握成为翻译的基础和前提。词义的复杂性又使得译者不得不对原语词语和译语词语进行语义成分分析。翻译中的语义成分分析可以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准确地把握原语词语,从而避免误译。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上半叶,庞德和鲁迅作为不同历史环境中的两个重要翻译家在其翻译过程中都曾因为引进原语文本的语法结构特征而创造出不通顺的翻译。这种不通顺的翻译极大地体现了译者对原语文化的包容和接受,实现了译者的文化主张,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彰显了译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10.
框架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这一理论认为,"把握概念系统中任一概念的意义,必须首先理解它所适应的框架"。翻译既是译者理解原语文本的一个心理过程,又是译者在译入语中再现原语文本框架或重塑原语文本框架的过程。原语和译入语的语义框架有时是重合的,有时是交叉或对立的。因此,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随时根据需要调整框架和视角,以适应译入语的语言规范和读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该文分析了在菜谱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主体,通过协调好与其他主体,即原语文本的创作者,译文的接受者,翻译的赞助者之间的关系,译者把主体间性的问题具体化为译者的间性意识问题,通过与其他主体的平等对话,沟通协调完成菜谱这一特殊的应用文体的完美翻译,做到译文既要忠于原语文本,也要满足市场需求,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产生相应的市场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重在原语作者和文本上,而忽视了译者的主体作用.事实上,在任何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体性始终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奥斯卡获奖影片<朱诺>的中文字幕翻译,从电影文本的选择到翻译策略的确定以及对字幕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等都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翻译研究经历了由"文本独自"到"译者独自"再到目前"文化独白"的转向.译者虽然由原语文化可以自由穿透的玻璃球变成了译语文化可以自由穿越的玻璃球,但译者认知过程中的个体体验在翻译研究中依然缺席,译者依然仅仅是一个没有躯体体验的主体.美国译论家罗宾逊把翻译中既是载体又是感性存在的译者"躯体"引入翻译研究中,不仅为较为空泛、抽象的译者主体提供了实质性的基础,也为后现代语境下颠覆原文同一性的行为找到草根性的发轫点.  相似文献   

14.
在中华典籍英译史上,深度翻译作为一种对原文本所造成的文化空缺进行补偿的有效手段被西方译者广泛采用。然而有些西方译者的深度翻译非但无助于目标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语文化,反而破坏了原语文化的真实性。这就引发原语文化读者对译者语境建构原则的质疑。基于《孙子兵法》文化空缺英译的个案分析,深度翻译如欲达到其定义的语境效果,译者须忠实于原作者的信息意图,其所添加的新的语境信息须不悖于原文本读者现时的语境假设,因为语际翻译的译者之阐释乃是基于原语文化阐释者的阐释之上的再阐释,只有原语文化的本地人才有资格做出第一层次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语境及语域理论对翻译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语境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译者在语篇翻译时,应将翻译视点从语言形式上转移到语篇的交际意义上,充分考虑语篇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恰当地表达出原语的语域特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意识,力求原语和目的语在形式、意义以及功能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16.
文化预设是沉淀于源语及源语读者心中的文化因素,是指导原语读者世界观、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的基本准则。它不仅制约着译者对原作的理解、文本信息的传递和接受,而且宏观上也影响着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Nord提出了翻译功能为主导的文本分析模式,预设性分析就是其中之一。文章基于Nord关于文本功能,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源语和目的语文化不同所产生的问题的论述,结合文化预设的例子,讨论分析Nord提出的文献式翻译和工具式翻译对文化预设翻译的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在中国亦极受关注。接受美学理论强调文本的未定性和读者的能动作用,因此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需依据原语文本的和译语读者的期待视野来弥补原语文本的空白点,从而达到译语文本的最佳接受度。本文试图以接受美学理论为基础,选取莎士比亚第116首十四行诗的三个汉译本为语料,从主题、内容、形式及风格等方面来探讨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接受美学关于文本的不确定性及"图式化视界"框架下的文本"空白点"理论,对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的发挥不无启迪意义。一方面,有助于从语义空白、内涵空白和价值空白三个方面对文学翻译中原文文本的开放性进行分析,说明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主体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论述原文文本的框架与"空白点"制约译者对原文进行再创造的程度,认为译者的主体性也会受到约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原作者对原文文本的控制权。  相似文献   

19.
翻译理论界一般均把翻译过程分为理解与表达两个阶段,法国释意论却在众多翻译理论中一反传统,提出了"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表达"三个阶段论。释意论认为翻译离不开译者的认知补充,即"语境知识",只有足够的认知补充才能帮助译者做出正确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用地道的译语语言将同样的"意义"表达出来。这一观点在商贸翻译中更具适用性,因为在商贸翻译中尤其要求译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必要的专业知识,而这便是"认知补充"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做好商贸翻译译者必须拥有必要的认知补充才能在翻译过程中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达到好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译者是翻译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译者对原语文本、翻译策略、译文风格的选择都充分体现其主体性。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是两种基本的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不同翻译策略的选择也影响着译着主体性的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