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孙中山于1895年准备发动广州起义起,到1911年武昌起义止,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过十几次旨在推翻清政府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革命党人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精神十分令人敬佩,但这些武装起义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参加革命,主要是依靠会党和部分新军。那么革命党人为何在起义中总是依靠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会党力量呢?一、会党长期坚持反清斗争,有一定的思想和组织基础,易于组织发动。会党是指天地会、哥老会等民间秘密组织。这些组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满洲入关后,国内…  相似文献   

2.
论辛亥革命时期湖南会党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全国范围而言,湖南是会党势力较为雄厚的省份之一,“此年各省湘勇大半遣撤。游勇与游士散而归者数且十万。”这些“游勇与游士”大批投入秘密结社,从而使湖南会党的声势更加浩大。而辛亥革命时期,会党运动已进入高峰时期;加以湖南革命党人十分注意联络会党投入反清斗争,使湖南会党运动空前活跃,湖南会党在1900年自立军起事、1904年长沙起义、1906年萍浏醴起义、1910年长沙抢米风潮、1911  相似文献   

3.
论辛亥革命时期湖南会党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全国范围而言,湖南是会党势力较为雄厚的省份之一,“此年各省湘勇大半遣撤。游勇与游士散而归者数且十万。”这些“游勇与游士”大批投入秘密结社,从而使湖南会党的声势更加浩大。而辛亥革命时期,会党运动已进入高峰时期;加以湖南革命党人十分注意联络会党投入反清斗争,使湖南会党运动空前活跃,湖南会党在1900年自立军起事、1904年长沙起义、1906年萍浏醴起义、1910年长沙抢米风潮、1911年湖南光复等斗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湖南政治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又一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因此,辛亥革命时期的湖南会党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典型意义,抓住并解剖这一典型,找出它的主要特征,这对于正确认识会党的本质和全面评价会党的作用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前期,安徽革命志士在芜湖创办了《安徽俗话报》、安徽公学和岳王会,许多著名革命党人荟萃于此,使芜湖一度成为仅次于上海、广东、湖南的"中江流域革命运动的中心"。安徽革命志士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投身于发动新军的工作,安庆马炮营起义打响了全国新军起义的第一枪,开创了利用新军发动武装起义的范例,在客观上成为资产阶级发动武装起义的工作重心由会党转向新军的具体标志。为响应武昌起义,安徽革命党人发动淮上军起义,光复皖北各州县,客观上成为南方革命军的前沿阵地,捍卫了南京临时政府的门户。  相似文献   

5.
新军与会党是革命党发动反清武装起义所依赖的两支基本力量,这两支武装力量在辛亥革命中始终没能整合成一支声势浩大的反清武装。钦廉防城起义是同盟会联合新军与会党发动武装起义的首次尝试,因同盟会缺乏居中协调的经验,新军与会党在起义中没有坦诚相待,没能形成良好的协调合作机制,双方分歧越来越大,合作最终失败。新军与会党在革命理念、行事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分歧,如果不积极加以引导、协调,很难组合成一支强大的反清力量。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中,曾三次提到会党,即兴中会广州起义,光复会成立,萍浏醴起义。那么,辛亥革命与会党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一、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联络会党的动机 会党,大多是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以“反清复明”为宗旨。会员以农民为主,还包括手工业者和游民等。  相似文献   

7.
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党联络会党反清有四种形式:广东型,利用海外洪门与华侨发动反清起义;浙江型,设立各种形式的组织吸收与招纳大小头目;湖北型,受革命熏陶的会党领袖在同盟会内部自行组织反清革命团体;湖南型,通过熟人、老乡等关系实现革命派与会党的联合。而孙、黄等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联络会党的主观原因是:第一,革命党人尚未成熟到能动员农民参加其阵营的地步;第二,民族资产阶级对清态度不一,实现不了反清的武装联盟;第三,革命党运动军队也存在一定困难。客观条件是:第一,会党日趋向城市郊区和商业交通要道集中;第二,会党反清日益组织化、经常化。因之,革命党与会党实现了联合,并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伦敦蒙难真相1894年兴中会成立后,联络会党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1895年由于计划泄露,遭到清政府破坏,29岁的孙中山受到清政府的通缉,被迫亡命国外。1896年,孙中山流亡英国,在伦敦清使馆蒙难。脱险后,孙中山用英文写了《伦敦被难记》一文,文中...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自立军起义的领袖是唐才常,然而,人们往往忽视了作为唐才常副手的林圭在自立军起义中的巨大作用。实际上联络会党,组建自立军的工作是林圭做的,他的思想比唐才常更激进,武装起义决心也更坚定,可以说没有林圭,就没有自立军起义。林圭(1875——1900年),又名林钖圭、林杰,字述唐,述康,号悟广,又号悟  相似文献   

10.
1853年爆发的闽南小刀会起义是近代会党在对外通商口岸发动和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它不仅沉重打击了清政府在闽南地区的统治,而且很快引起了其它通商口岸和台湾地区会党群众的连锁反应,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席卷江南半壁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本文着重阐述这次起义对台湾会党起义和上海小刀会起义的影响以及它在会党发展史上所提供的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起义前夜广西局势的特点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天国起义前夜广西局势的特点是:天地会掀起的不是“反清起义高潮”,而是盗匪劫掠狂潮;由于广西当局的弛治放任,和会党仅以劫掠为志,形成了二者互求容忍的短暂格局;会党劫掠狂潮的不可遏止,招致清政府将广西列为重点用兵之区,而会党劫掠狂潮顿时变成了降清高潮。这种局势对于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犹如双刃剑,它既在客观上对拜上帝会的组织活动起过掩护作用,又成为太平军义旗甫举就陷入清军重兵围剿的起因;既在客观上为太平天国发动起义拓展了社会基础,又使太平军在首义之区陷于孤立状态,不得不放弃“东进”计划而北上。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指导高三学生复习过程中,遇到了这样一道选择题:武昌起义成功的客观条件是A.四川保路运动的发展B.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C.各地收回利权的斗争D.湖北会党势力的支持本题中“C”和“D”应当排除是肯定的,但对于“A”或“B”不同的资料有不同的说法。《金版教程》高三历史教师用书(2002年3月第2版)答案是“A”。其理由是: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前往四川镇压保路运动,客观上有利于武昌起义成功。而《新编高中总复习》优化设计历史教学指导(1999年7月第1版)答案是“B”。其理由是:解题关健是审清题目要求“客…  相似文献   

13.
清朝末年,为自救国强清政府编练了新军。这支军队的编练,来源及所受到的影响带有明显的革命化倾向,以至武昌新军起义后,全国新军大都站在了清朝的对立面,对结束清朝统治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学术界在论述辛亥革命的时修往往只强调了资产阶段革命党人运动新军,才有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笔者以为,武昌新军乃至全国新军举行反清起义关键在新军本身,即这支军队从编练从编练之始就逐步具有革命化倾向,可以说是辛亥首义的内因。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六年十二月四日(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九日),在湘赣边爆发了在同盟会影响下的以农民和矿工为主体、以会党为中心的萍浏醴反清起义。这次起义震动了全国,而震波对湖北的冲击所引起的反响,尤为强烈。它一方面给湖北革命党人以极大的鼓舞,推动了革命团体日知会亟谋响应,虽事功未济,而党人之壮志弥坚;另一方面,则引起了清湖厂总督张之洞的极度惊恐,先后派湖北新军约一个混成协的兵力,充当各省围剿部队的主力,对起义进行了血腥镇压。萍浏醴义师所焕发出来的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和巨大潜力,不仅推动了同盟会总部积极在南疆省份多次发动起义,更直接促进了东京同盟会员组建共进会和共进会鄂省总部的设立及文学社的组建,加强湖北的经营,从而加快了武昌首义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在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0年10月10日新军在武昌起义,起义烈火立刻燃遍祖国,大清帝国摇摇欲坠。正当国内烈火熊熊时,孙博士在哪里?原来他正流亡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他是在读美国报纸时获取10月10日武昌起义消息的,仅此而  相似文献   

16.
论会党与辛亥革命的失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代会党组织的许多特点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不少特点有相通或相近之处,因而使资产阶级革命派同会党联络不仅有了可能性,而且具有必然性。会党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革命的基础和生力军。正因如此,会党内在固有的缺陷与革命派自身具有弱点相互渗透,共同影响,成为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谭人凤是辛亥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奔走联络,发展组织,使长沙成为武昌起义的首应地区;他顾全大局,协调同盟会内部关系,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保证了同盟会总部命令的贯彻执行;他加强对武汉地区斗争力量的联络与指导,促成革命势力的联合,敦促湘军援鄂,鼓动死守武昌,为武昌首义的成功和稳定革命全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他策动讨袁,联络党人,坚决反对专制独裁,反对帝制复辟,极大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1895年广州起义中,身为重要领导人的杨衢云与孙中山均负有重大责任.杨衢云的责任在于对会党控制不力,导致起义延误.而孙中山在此次起义中则犯有两大过失:主力部队汕头与西江队伍不能如期赶到,起义被迫取消;港部在广州被捕,给革命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矛盾日益复杂、民生危机逐渐加深的大背景下,清末会党活动产生了两个明显的趋向:革命化与匪化,辛亥革命前夕这种趋向更为明显。革命化是会党反抗思想与斗争不断进步的体现,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积极的联络影响下形成的;匪化则是会党从事各种危害社会的活动,不断加速会党走向社会的反面,是不以会党的革命斗争而转移的。就会党整体活动而言,两种趋向同时存在,同时作用,这一致延续到辛亥革命的爆发,以至会党最终成为革命党人容易发动但又难以驾驭的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前两湖志士活动属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组织了各种各样的革命团体,首义之区的湖北在组团方面异常活跃。从花园山机关到共进会的建立,鄂籍志士虽然起了关键性的主导作用,但湘籍志士的参与则是湖北革命团体摧不垮、打不烂的根本原因。湘籍志士在团体筹组、新军改造、计划制定、起义策动等方面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由于两湖志士的共同努力,团结各地志士,湖北革命的主观条件逐渐成熟,赢得了辛亥革命的主动权,从而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