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互联网使用对青少年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本文从互联网自组织的特点出发 ,讨论了互联网对于知识表征与自我表征可能产生的影响 ,阐述了青少年使用互联网可能引发的整个思维发展模式的变化。本文认为互联网对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影响可能是渐进性的 ,长期使用互联网可能导致青少年的思维模式出现质变。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与可以拓展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使用是社会发展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现有心理学研究过多地讨论了互联网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相反很少有研究探讨互联网如何积极地影响我们的现实生活。从青少年的心理行为特点出发,探讨了青少年这一社会群体获益于互联网使用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得出云南少数民族青少年网民在网络使用上的特殊性,以及在互联网使用中存在的媒介素养问题、硬件设施问题、信息霸权问题和信息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据调查,同前青少年网民达6000万,占我国网民总数的三分之一多。在青少年学生中,互联网普及率达26.9%,是我国互联网整体普及率的两倍。在城镇青少年学生中互联网普及率高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5.
情感发展是决定青少年心理是否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普及对青少年情感的发展产生了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引起了社会和广大教育者的关注。而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青少年对社会情感的淡化、道德情感的弱化、情感认知水平的下降和情感表达的失衡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技术》2015,(9):97-102
互联网思维由专注、极致、跨界、快捷等思维方式组成,其本质是回归人性、重视人的价值。文章指出,针对电大系统在转型发展中存在的观念滞后、职责混淆、定位不准、路径模糊等问题,应抓住办学定位、发展模式、人才培养、治理结构等关键要素,探索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转型发展途径;应坚持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基层主动的多方联合,形成政府与学校、高层与基层密切配合的转型发展合力,加快电大系统的转型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有关研究表明偏好于互联网社交(Preference for Online Social Interaction,简称POSI)是影响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 Use,简称PIU)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与多子女家庭相比,独生子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免疫POSI对PIU的影响效果,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免疫效应会有一个弱化趋势。为了进一步研究子女状况(独生子女和多子女)对POSI和PIU关系的调节效应以及不同年龄群组(青少年和准成年人)对这种效应的二次调节关系,我们采集了12051名不同年龄阶段的中国学生的数据信息,通过标准差分析、层次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测试并分析了他们的POSI和PIU值、家庭成员状况、年龄以及其他的人口统计数据,得出的结果表明:a. POSI对PIU数值有正向作用; b.独生子女的PIU值比多子女的PIU值明显偏低; c.子女状况对POSI和PIU之间的关联性具有调节效应以及不同年龄群组对其关联性具有二次调节效应; d.年龄可弱化POSI和PIU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手段和生活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具有深远的人文意义。如何适应网络时代,认真分析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利用网络优势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是每个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和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卜卫 《家庭教育》2002,(9):16-17
“孩子与媒介”系列稿自登载以来,受到广大家长朋友的关注和欢迎。最近我们收到许多家长的来信,希望了解互联网对孩子的影响等问题。为此,从这一期开始,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卜卫老师将和家长朋友们谈谈关于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希望这一组“孩子与互联网”的系列稿能给家长朋友们提供帮助。———编者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它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显。未经上网教育的青少年长时间驻足互联网,其心理发展的诸多方面,如认知结构、非理性因素、道德品质及人格都将受到互联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教育应用为青少年提供了重要的学习和交往场域,其在为青少年学习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持续改变着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过程。在互联网教育应用中如何对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进行科学测评成为重要命题。从历时性来看,认知发展测评经历了观察测评、实验测评、生物学测评和智能测评四个阶段。但受限于青少年认知结构和互联网教育应用场域的特殊性,基于互联网教育应用的青少年认知发展测评面临测评指标科学性、测评方法灵活性、测评工具复合性、测评项目适应性和测评过程的生态学效度等方面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厘定互联网教育应用的分类,并以教育测评模型构建范式为指引,来探索互联网教育应用场景下青少年认知发展测评的实践路径。具体包括确定测评模型的构建原则、建立指标体系、确定测评模型的权重、验证和完善测评模型、设计与实现大规模测评5个步骤。这一认知发展测评范式既有助于从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价值观念的改变等方面对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进行全面评估,也有助于促进互联网教育应用的优化和改进。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使用互联网公众观之健康上网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表明:公众注重青少年的个性特征和态度特征尤其是个性特质和态度认知:青少年公众的观点与成年公众的期待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差异。为此,应从具体态度、完整个性功能及适应良好3个层次考察青少年健康上网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是互联网教育应用的重要使用群体之一,互联网教育应用应突出其教育属性并特别关注对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影响。当前的互联网教育应用种类繁多、鱼龙混杂,从青少年认知发展的视角对互联网教育应用进行精准分类,是对其实施有效监管与治理并引导其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向青少年认知发展的互联网教育应用分类应立足互联网教育应用信息组织的多样化、多维化、立体化、结构化等特征,遵循科学性、精确性、适用性、延展性的原则,突破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采用“类型学”+“分类学”的综合分类范式。具体而言,就是以认知发展相关理论为分类的理论基础,以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平台上的备案服务信息/类目为实际依据,从学段、内容、功能三个维度建构面向青少年认知发展的互联网教育应用立体化分类体系。该分类体系有助于对互联网教育应用进行精准划分,在实践层面为学校、家长、学生选择合适的互联网教育应用产品提供指导和支持,并引导互联网教育应用市场与产品遵循青少年认知发展规律,促进其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指出在网际空间中保护青少年免受不良的和明显令人厌恶的有害信息影响的重要性,并从这个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出现后,如何引导青少年健康使用互联网,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内传播学界从青少年家庭和学校环境的角度对媒介使用影响的专门研究,多是基于传统媒介进行的,而基于互联网进行的实证性研究不多。那么,影响青少年网络使用动机并继而在使用网络效果的家庭和学校环境因素有哪些?运用实证数据对此进行探讨将能得出具体的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家教指南》2003,(12):32-33
与2000年相比,仍有约半数青少年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且存在过于拘谨、尊崇权威的倾向。而过于拘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是创造性思维的四种主要障碍。这是近日公布的“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社会调查”活动的一项调查结果。从对全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1.2万名大中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仍有50.9%的青少年认为“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讲究严格的步骤”;“对于老师或课本上的说法,我时常表示怀疑”的被调查者不足一半;42.6%的人“不愿提那种显得无知的问题”;33%的人认为自己“不会去做可能给自己带来风险的事”,若将本…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并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手段.然而,互联网作为新生事物,在一些方面显得不够完善、健全.本文针对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学习态度、学业成绩、道德情操、家庭经济等造成的诸多负面影响做了阐述,并从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四方面探讨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通常使用色彩丰富的线条,提取关键信息,从一个核心点出发,对知识结构进行层级梳理,使知识结构脉络清晰,各个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有助于理解和记忆,提高思维能力.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借助学科思维导图,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感受思维之美,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在教学中,把握年段重点,使思维训练有梯度...  相似文献   

20.
目标设置理论的模式 目标具有激励作用,能把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予以调整与修正。目标设置理论认为,任何目标都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