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杜维明教授在他最近论文化中国的论文中认为所谓“文化中国”(Cultural China)可以看成是三个象徵世界(symbolic universe)在交互作用,这三个象徵世界分别是以华人为居民主体的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四地所构成的“第一实体”;以海外各地侨居的华人为“第二实体”;以及以学者、知识份子、自由作家、记者等观念中所构成的“第三实体”(杜维明,1990,1991)。杜先生所  相似文献   

2.
笺纸的制作     
正齐白石晚年,曾给北平的一些南纸店如荣宝斋、松华斋、清秘阁等绘制过不少笺纸样张,至今,荣宝斋也还在出售印有齐白石所绘花果的笺纸。其实,早在青年时期,齐白石就开始绘制笺纸了。张次溪在《齐白石的一生》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两个诗社(指齐白石加入的罗山诗社和龙山诗社)的社友,都是爱漂亮的少年,认为诗写在白纸上或普通的信笺上面,不很美观。有了他这个会画画的人,就去跟他商量,想请他制造花笺。  相似文献   

3.
伊夫林·沃(Evelyn Waugh,1903—1966)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上层阶级最杰出的讽刺小说作家,英语散文大师。沃的作品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至今依然备受欢迎,尽管时常有人批评他为人势利和极端保守。由于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创作的作品中含有的宗教思想,他有时被称为“天主教作家”。伊夫林·沃生于伦敦,是一位出版商和文学批评家的次子(长子亚历克·沃也是个成功的小说家,并为比自己声誉更高的弟弟写作了一部传记)。沃在英国一所著名的男子中学读书,随后  相似文献   

4.
糜华菱 《寻根》2007,(6):51-53
沈从文爱交朋友,但能始终相与者不多,早年交好的徐志摩和胡也频不幸英年早逝,稍后相识的胡适在北平解放时彼此分道扬镳,而丁玲、曹禺等文坛旧友则在新中国成立后因地位悬隔而目渐疏远,只有一个巴金与沈从文的交情生死不渝。在“四人帮”横行时,沈从文自身难保,但他还挂念着遭受迫害的巴金夫妇,想方设法托人打听他们在“五七干校”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接触刘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简”、“平”、“快”。“简”是指他简明直朴,“平”是平易近人,“快”是思维迅捷,睿智敏捷,可越接近这位衣着外表都普普通通的老人,就会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他身上所具有的独特的气质与魅力。说他略有拘谨和严肃不过分,因为这位老先生平日感情绝少外露;可他所创建的艺苑基金会却扶持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艺术,  相似文献   

6.
李开军 《中国文化》2013,(2):177-181
1937年9月14日,陈三立病逝北平。1938年3月5日,时任中央大学校长的罗家伦在《新民族》杂志上发表《民族的正气》一文,表彰"中国近代最伟大的诗人陈散原(三立)先生殉国了"。文章很短,大约四百五十字,除了略略提到陈三立在湖南赞助维新事业、辛亥后不为满清而死外,用一半的篇幅讲他"殉国"之情景:"这次北平沦陷以后,他因为是八十六岁的老人,身体多病,不便移居,所以隐没在一个小胡同里。不料惨酷无心肝的日本人,还想假借他的名义,派人和他接洽,他叫老仆连打带骂把那个人赶出去了。第二天,日本兵就到他门口站岗,说是来‘保护’他的。于是这位八十六岁老诗人五天不吃五夜不睡,绝粒而死!这是何等的英烈!这种‘不为不义屈’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正气!这种‘从容就义’的精神,比‘慷慨赴难’的行为,有过之无不及!他这一死,应当感动全国的青年、壮年和老年!他这一死,尤其应当感动全国的知识界!他死了,国家丧失一个环宝!政府不表彰这种人还  相似文献   

7.
在许多名叫路易的法王中,第一个路易国王其实叫克洛维(Clovis,在位481—511),是法兰克帝国的创始人。后来,他名字中的字母“C”被写丢了,字母“V”写成了“U”,因此,克洛维(Clovis)就成了路易(Louis)。路易和英文的刘易斯(Lewis)以及德文的路德维希(Ludwig)相同。虔诚者路易(在位814—840)通常被认为是路易一世。他是查理曼大帝之子,继其父之后做了法兰克国王和神圣罗马皇帝。路易一世死后,查理曼创建的大帝国为其后代所瓜分,然而,后来的四个路易王的历史作用微乎其微,不值一书。路易六世,即“胖路易”(在位1108—1137),是卡佩王朝中第一个重要的国王。卡佩王朝始于于  相似文献   

8.
笑话幽默     
想吃月饼英语课上,老师见王磊在睡觉,便走过去推醒他问:“homesick(想家)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他回答不上来,老师提示道,“中秋节你想什么?”小王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想吃月饼。” (龚 君) 漫画 无题三明治一个美国人在南非旅游时喜欢上了大象。他决定在回家时,带走一头。于是,他在大象的两个耳朵上分别挂了一片面包。在海关,他被告之:“我国法律规定,走私大象属于非法行为。”那个美国人大声申辩:’我认为,我有权决定在三明治里夹什么。”作 弊“汤姆在考试作弊时被开除了。”“怎么回事啊?”“在生理卫生考试中,他数自…  相似文献   

9.
乔治·西默农承认自己是个精神变态者。他在20多卷回忆录和自传中描写的人物梅格雷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这一点,《不是梅格雷的人——乔治·西默农的画像》一书的作者帕特里克·马尔哈姆作了详细说明。西默农如果不是小说家,他也许是罪犯,或者是谋杀犯。西默农的一生是使人迷惑不解的。他跟1000个女人有过性爱关系(“睡觉”是不准确的字眼,因为他与其中多数相遇者在一起只有10几分钟而已),据他第二个夫人准确估计,有1200个女人。在他看来,性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一种乐趣。如马尔哈姆所  相似文献   

10.
84岁的罗伯特·佩恩·华伦在睡眠中悄然长逝。他是1986年美国正式授予的第一位桂冠诗人。他曾幽默地宣称,如果是由于写了那些用于礼仪上的诗歌,他宁愿不接受这个称号。“天啊,不,”当时他说道,“我不期望人们将会听到我作诗赞美罗纳德·里根夫妇。”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华伦几乎赢得过每一项文学奖。最突出的是,他是唯一的一位普利策小说(《国王供奉的人们》,1947年获奖)奖与诗歌(1958和1979年两次获奖)奖的双奖得主。这位人们称之为“红色的”肯塔基州人,同时还是一位颇具影响的评论家兼教师,他与克林斯·布鲁克斯合著的《关于诗的理解》和《关于小说的理解》深受几代学生的推崇。  相似文献   

11.
《流年》(《走进大理学院丛书·赵敏作品专辑》)是赵敏先生的第一部作品集,由“故乡他乡”、“屐痕心语”、“流年随想”、“纸上风景”、“深度虚构”五个部分组成,是一部散文、书评和小说合集。其中前三辑均为散文,是近年赵敏先生心路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总裁泰德·特纳与妻子、两届奥斯卡金像影后简·方达正式解除婚约,双方维系十年的“天作之合”终于走到了尽头。 一匹孤独的狼 这是个海盗式的人物:蓄着一撮小胡子,处事干练,风度翩翩;出门不乘高级轿车,一提起他在美国帆船大赛上的战绩便眉飞色舞;他痛恨饶舌和浪费时间,他从不讳言自己对伏特加酒的偏好……从一家电视台起步,如今,泰德·特纳已经成为“地球村”的无冕之  相似文献   

13.
提起老子,人们一般以为他“绝仁弃义”,是不讲仁爱的。其实,他有自己独特的仁爱观。本文拟围绕老子的仁爱观进行探讨,以求正于方家。关于仁爱,在《老子》一书中有一些表面看上去相互矛盾的说法。如一方面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第五章。以下引该书只注章次)仿佛天地、圣人都不讲仁爱;另一方面又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道与“善利万物”的水接近,似乎又具有仁爱之德。其他如“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第七十九章)、“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第十九章),令人感…  相似文献   

14.
为学日益与为道日损——老子认识论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为学日益老子对知识、智慧的态度从现象上看似乎是矛盾的。他一方面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三十三章。以下引该书只注章次),“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五十六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五十三章),表现出对知识、智慧的重视与肯定。另一方面,他又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十九章),“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六十五章)似乎对知识、智慧持批判否定的态度。实际上前一种知,是合于大道之知,人也只有具有这种合乎大道的智慧、知识,才能“行于大道”。后一种智,是世俗的经验之智,是一种聪明巧伪…  相似文献   

15.
近来关于山东某一所民办高校以百万年薪聘请“哈佛博士”为所谓“常务院长”(不知是正职还是副职),媒体发了不少消息。媒体关注他是否“哈佛博士”,而在笔者看来学位真假属于法律范围,但在教育思想范畴内颇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吴昌硕(1844—1927)是中国清末民初一位杰出的诗人、篆刻家、书画家。他以隶篆书法入画,开创了“苦铁画意不画形”的大写意花卉金石画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逝世之后,于佑任先生为其作挽联云:“诗书画之外复作印人,绝艺飞行全世界;元明清以来及于民国,风流独占百家名。”概括了他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7.
名人名言录     
爱情好象是麻疹,每个人都不得不经历它。——塞缪尔·约翰逊不犯错误的人通常不会有所成就。——约翰·费尔普斯居里夫人说:“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因此她很注意锻炼身体,不仅喜欢爬山、骑自行车,而且喜欢野游、善于游泳。萧伯纳(1856—1950)在晚年,特别崇拜“太阳”,整个冬天都进行日光浴。他有一间可以旋转的茅屋,使他每天可以得到充足的阳光。他活了  相似文献   

18.
如今在电影圈,特别是在北京,“罗异”这个名字叫得很响。他的另一个名字“彼特”知道的人更多。而最为人所瞩目的是他作为制片人接连两年推出的三部影片《爱情麻辣烫》、《美丽新世界》和《洗澡》。这一股中国影坛的清风是打哪儿吹来的?罗异来自美国,他的英文名字叫PeterLoehr。中文名字是一个台湾朋友起的,翻译得贴切而地道。三年前我们见面是他来西安考察。之前他来过电话,特别的语速,让我感觉他是个外国人。见面后才知道他的中文讲得非常好。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在他的中国话里,“好玩儿”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很高。那年他28岁…  相似文献   

19.
李零 《中国文化》2006,1(2):28-31
(一)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知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第8章)“重”是老成持重的重,北京話說,端着點。人不端着點,就“不威”,看上去,沒有威風凜凜的那麼股勁兒。這和學習有啥關係?我想,孔子說的“學”,不光是讀書,更重要的,還是修行習禮學道德。修行習禮學道德,目標之一,就是有君子風度,如果沒有君子風度,莊重不足,輕浮有餘,當然說明,他沒學到家,“學”自然“不固”。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酒宴上,苏格拉底滔滔不绝地发表议论,他说:“一个人在结婚以后,必须耐心地教育自己的妻子。”这时,一个名叫安提斯特尼斯(公元前445—365)的人听了说:“苏格拉底先生,您为什么不把您那位有名的泼妇妻子库桑特帕耐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