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教材高三化学(限选)中“CuCl2溶液电解实验”的课堂演示装置,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在U型管中注入CuCl2溶液,插入两个石墨棒作电极,把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与电源下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接通直流电源,电流表发生偏转,阴极石墨棒上覆盖上一层红色物质,阳极有气泡放出,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同时看到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在课堂上演  相似文献   

2.
采用平行对比实验方法,对淀粉碘化钾酸性溶液变蓝色实验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演示淀粉碘化钾变蓝色实验时,最好选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滴加2~3滴2.0 mol/L的硫酸溶液,且试管要密闭,不同温度下该实验现象的对比明显。改进后的实验, 安全简便,时间适中。  相似文献   

3.
淀粉—碘化钾试纸是中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试纸,它的作用是用以检出气体氧化剂特别是游离卤素(Cl2、Br2),作用时变蓝色,一般是自制自用,据了解,很多中学实验员或化学教师是这样制备的:将可溶性淀粉和KI直接溶入冷水中,将滤纸浸入,取出晾干.这样制得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遇氧化剂(Cl2)等不是变蓝色,而变黑色,给学生造成了错觉,笔者经过反复多次的实验,认为以下的制法是比较好的:将4克可溶性淀粉与20毫升左右的水搅和,在搅拌下向其中加入250毫升的沸水,再加入1.5克KI和1.5克Na2CO3·10H2O,然后用水稀释至500毫升,将…  相似文献   

4.
中学化学中常见的试纸有:蓝色石蕊试纸、红色石蕊试纸、pH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醋酸铅试纸等。试纸一般是用滤纸浸泡不同的指示剂溶液,晾干后而制得。试纸一般是用来检验一些溶液的性质或判断某些物质是否存在的。在试纸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5.
卤素自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5题,共45分.1.不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色的物质是().A氯化钾;B溴水;C碘酒;D氯气2.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溴,主要反应为:2Br- Cl2=Br2 2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溴离子具有氧化性;B氯气是还原剂;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单质强3.检验集气瓶中氯气是否充满的正确方法是().A将干燥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瓶口;B将湿润的酚酞试纸放于瓶口;C将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放在瓶口;D将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瓶口4.下列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盐酸与铁的反应:…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氮和溴蒸气都是红棕色的气体,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通溴蒸气,溴可把碘化钾里碘置换出来,生成的碘单质遇淀粉变成蓝色。 2KI+Br_2=2KBr+I_2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遇二氧化氮气体,同样也会发生反应。 NO_2+2KI+H_20=N0↑+I_2+2KOH这是由于二氧化氮具有氧化性,可把碘化钾里的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碘单质遇淀粉也变成蓝色。因此,无法用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来鉴别这二种气体。  相似文献   

7.
两色字     
1.一笔写出两色字在2mol·L~(-1)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淀粉溶液,再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混合均匀后用该溶液将滤纸浸湿,平铺子铜板上,将6V直流电源的正极与铜板连接,负极连接在一支两头都露出铅笔芯的铅笔上端(与铅笔芯连接).当用铅笔下端在滤纸上轻轻写字时,即可得到红色字.再把电源的负极改为连接钢板,正极连接铅笔,用铅笔下端在滤纸上写字时即为蓝色.原理:将滤纸和碘化钾和淀粉溶液浸湿后,接通直流电,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时;碘化钾发生下述反应:阴极区生成的氢氧化钾遇到酚酞显红色,阳极生成的碘遇到淀粉显蓝…  相似文献   

8.
1 新教材中的实验内容 江苏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化学1(必修)37页设置了氯气的性质的演示的系列实验:①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蘸在玻璃棒上,并将试纸靠近集满氯气的集气瓶口,观察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9.
烷烃限卤素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我用煤油限液演做取代反应实验,使演示实验报作简单,效果很好.一.实验操作1.取一支15×150mm试管,用双层黑纸或黑市卷包试管外壁,往试管注入约10毫升无色灯用煤油,再滴入1-2滴液态演,摇匀使溶液呈红色.2.把几毫升溴的煤油溶液倒入另一支试管,用胶塞塞紧试管口,放在阳光下,几分钟后,红色演的煤油溶液褪色.打开试管胶塞,用玻璃律沾取浓氨水靠近试管口,试管口周围冒白烟.再用润湿蓝色石德试纸靠近试管口,蓝色石德试纸变成红色.证明:光照条件下,烷烃跟卤素很快发生取代反…  相似文献   

10.
演示实验是化学课中广泛应用、最为有效的一种教学形式。因此,教师要在探索演示实验的艺术性上下功夫,以提高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对此,笔者作了如下一些探讨:一、对比演示在演示实验时,应增加一些可信度大的对比实验,以突出实验现象,增强演示效果。1.通过对比演示,增强对实验的观察效果例如,在演示将 AgNO_3 溶液分别滴入 NaBr 溶液和 NaI 溶液时,通常生成 AgBr 沉淀的浅黄色易被学生当成白色,这时应增加 AgNO_3 和 NaCl 溶液反应的对比实验,这样,AgBr 的浅黄色就在白色 AgCl  相似文献   

11.
一、原理照相机中的感光胶片上涂有溴化银,人或物站在相机前使胶片被不同程度地曝光;从而使溴化银发生程度不同的分解作用:光子AgBr→Ag十Br加入具有还原作用的显影液,使含有银核的AgBr粒子还原成银金属,并适时加入具有停止还原作用的冰醋酸溶液,使显影液仅还原曝光的部分,最后加入定影剂硫代硫酸钠,使未受光和已受光但未被还原的溴化银变成可溶性的银盐溶解下来,从而得到一张照相底片.AgBr+ZNa2S2O3=Na3[Ag(S2O3)2]+NaBr本实验能在两张滤纸上明显生动地显示上述过程,从而使学生了解黑白照相原理,增加学生对相关化…  相似文献   

12.
一、在学生争议最大处进行探究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争议最大处,学生往往想把它弄个水落石出。而有些问题又不是课堂上一时所能争得清的,再说课堂上时间也不允许。不妨引导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将之成文,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探究性学习。在一次做卤素性质分组实验中,一位同学举手说他在实验中制得的碘化银固体见光不分解,他百思不得其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所用的硝酸银和碘化钾溶液变质了吗?难道它们的溶液浓度过大而造成碘化银沉淀过多了吗?难道光线太弱吗?难道大家熟知的卤化银从氟化银到碘化银感光性越来…  相似文献   

13.
一、在学生争议最大处进行探究,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争议最大处,学生往往想把它弄个水落石出。而有些问题又不是课堂上一时所能争得清的,再说课堂上时间也不允许。不妨引导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将之成文,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探究性学习。在一次做卤素性质分组实验中,一位同学举手说他在实验中制得的碘化银固体见光不分解,他百思不得其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所用的硝酸银和碘化钾溶液变质了吗?难道它们的溶液浓度过大而造成碘化银沉淀过多了吗?难道光线太弱吗?难道大家熟知的卤化银从氟化银到碘化银感光性越来越强,需要重新定论吗?  相似文献   

14.
教材上做此实验,是按三个反应、六个步骤、一个操作(革取)来进行的.笔者将此实验设计在“两管”(即U形管、玻璃管)之中完成,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对比性强,现象明显,且无有毒气体逸出,可谓一样多得.一.实验装置:见左图一一.实验操作:1.向U形管中加入Zg左右高锰酸钾粉末,2.取一根sxl50mm的玻璃管,插入橡皮塞中,在图中“4、5、6”处贴上滤纸小旗,分别滴3滴饱和NaBr溶液、饱和KI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从上到下).3.另取一同样的玻璃管,两端各塞入一小团脱脂棉,分别滴入饱和NaBr溶液和淀粉碘化钾溶液,并各接一橡…  相似文献   

15.
将消石灰和氯化铵固体先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混合,并用玻璃棒搅拌,稍时即有氨气产生,接着就可以进行氨的性质实验。分别将湿润的和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药品上方(但不接触药品),湿润的试纸变为蓝色,而干燥的试纸不变色。从而完成氨气跟水的反应的性质教学。再分...  相似文献   

16.
新编中师化学教材中的浓硫酸吸水性实验,作为演示实验可见度极小。笔者作了如下改进:1.把一片用氯化钠溶液浸润过的滤纸条(红色),小心地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红色结晶二氯化钴纸条逐渐失去结晶水,变成蓝色的二氯化钻纸条。2.取一支干燥的试管,加入5~10ml。浓硫酸,  相似文献   

17.
将两个直径为100毫米光洁无划痕的表面皿洗净,用蒸馏水冲洗后晾干,取一个直径比表面皿小的烧杯;把晾干后的一个表面皿凹面朝上平放在烧杯口上,再将三小段细橡皮管管壁剪开;等距离地卡在这个表面皿的边缘,作支垫物.取10毫升5%的硝酸银溶液;倒入干净无油的小烧杯内,加入1毫升4%的氢氧化钠溶液,有棕褐色沉淀生成,再逐滴加入26%的氨水,边加边旋转摇动烧杯至沉淀刚好溶解为止.然后取1毫升新配制的2%的葡萄糖溶液,倒入小烧杯的溶液中,旋转摇动烧杯使其混合均匀,迅速倒在表面皿上,随即将另一个表面皿也凹面朝上的缓缓重叠放置…  相似文献   

18.
高中化学教材第二册28页演示实验制备纯净的氢氧化铝,笔者认为采用如下的方法可以大大简化按课本上的操作步骤,而且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一.实验装置取一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约15厘米长,在一端距管口约0.2厘米处塞上表面贴有注纸的多孔塑料板,管口用橡皮塞封好。二.实验方法1.在此装置中加入约3mL0.5mol/L的AI2(SO4)3溶液,并向此溶液中滴加氨水,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2.把底部的橡皮塞打开,就变成了过滤装置.用蒸馏水冲洗沉淀2-3次。3.把塑料板取出,即可得到滤纸上的纯净的氢氧化铝。(可在塑料板下方检一根线以便…  相似文献   

19.
高中化学新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185页[实验7-5]“纤维素水解”的演示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实验,也是一个疑难实验。做好这个实验对于引导学生学好纤维素的重要性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材中采用90%浓硫酸滴到棉花或滤纸上,再用玻璃棒把棉花或滤纸捣成糊状,小火微热直到溶液变成亮棕色,最后加新制的Cu(OH)_2加热煮沸。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成功,实验现象也不明显,溶液经常由于硫酸浓度过高而被炭化成黑色,看不到亮棕色,最后加新制的 Cu(OH)_2,加热煮沸也看不到砖红色的沉淀出现。  相似文献   

20.
1新教材中的实验内容 江苏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化学1(必修)37页设置了氯气的性质的演示的系列实验:①将湿润的淀粉一碘化钾试纸蘸在玻璃棒上,并将试纸靠近集满氯气的集气瓶口,观察实验现象;②将有色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氯气中,观察实验现象;③将一根光亮的铁钉放入一支充满干燥氯气的试管中.将一根光亮的铁钉和一团湿润的棉球放入另一支充满干燥氯气的试管中,观察铁钉表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