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处于当今教育,正从多方面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  相似文献   

2.
深化成人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人的素质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文章探讨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从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不是一种单纯的教育模式出发,探讨了专业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指出在成人高等教育中推进素质教育,应根据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用素质教育的思想改革专业技能教育,改革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课程体系、数学内容和数学方法,以专业技能教育为主战场,全面推进成人教育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是一种针对职业岗位的专门教育,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面对当前高职教育"重技能、轻素质"的普遍问题,需要从职业素质教育出发,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核心,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全面贯穿素质教育理念,大力推进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刘怡  张炜 《中国高教研究》2024,(1):58-63+70
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但关于素质教育概念与内涵的认识并不一致。目前,素质教育实践中存在以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为主的素质教育和以通识教育为基的素质教育两种模式,但似乎还难以涵盖高校素质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需要从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动能上赋予其新的内涵,从教育目标、过程和本质上深入辨析,将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有机融入中国特色素质教育体系,基于素质教育框架有效集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素质教育在保留素质教育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要强化家国情怀的价值导向、注重数字素养的培养、运用增值评价的方式、实现多元模式发展。高校应面向需求,完善体系;准确定位,因校制宜;动态调整,持续推进,避免盲目攀比和“一刀切”,为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基于素质教育的高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素质教育.文章从素质教育的视角出发,对高职教育的人才观、教育观等进行了探讨,提出高职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素质教育.并从现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出发,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陈德刚 《辅导员》2013,(24):28-28
<正>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什么是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文化为主体、以如何做人为核心的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必须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那么,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途径与方法又是什么呢?一、从教育管理的观念入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高级中学的教育仍继承、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也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回归教育本真的教育。素质教育必须以教育科研为支撑和动力,只有以教育科研为支撑和动力,才能确保素质教育有内涵、有品质和高质量的实施。鉴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自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始终注意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全市实施素质教育中的支撑与推动作用,有效地提升了我市实施素质教育的整体水平与质量。一、以科研项目为抓手,聚焦实施素质教育中的“真问题”把素质教育中的“真问题”转化为教育科研项目,并以科研项目为抓手,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这是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推进素质教…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可谓是当今我国影响最广泛的教育思潮.本文从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切入,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多方面素质的教育;是一种以人的发展为依托、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旨归的教育;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考试,相反考试还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此基础上,指出现行素质教育中存在的某些偏向,并提出自己的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张鹏海  李明 《教育与职业》2012,(35):120-122
创新素质由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构成,创新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探讨了体育教学中贯彻实施创新素质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体育教育中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路径:从情感教学入手;对一些体育教育观念进行更新;以教师为创新素质教育的主体;以学生为创新素质教育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素质是一种随着外部环境影响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综合特点,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电大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教育环境等五个方面深化改革,增强活力。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是以邓小平的教育理论为基础,是迎接新世纪提高综合国力,加快科教兴国的重大决策,是我国教育深化改革的结果,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即全面提高人口综合素质,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全面推广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  相似文献   

12.
卷首寄语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要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职业教育怎么办?笔者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贯穿人一生始终的教育。无疑,职业教育亦应实施素质教育。 关于素质教育的内涵目前有多种论述,但教育应致力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则为大家所认同。那么,作为职业学校教育,如何理解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养成和培养受教育者如何做人为重点,以尊重人的主动精神、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培养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思想。它包涵了健康素质教育、文明素质教育、专业(职业)素质教育三大层次的内容。 从素质教育的观点来审视现行的职业教育,以下几个问题值得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 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冷明祥一、全面素质教育符合现代教育的本质要求(一)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本质要求。现代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以知识信息传递为主要手段,以教学双边交往为主要方式,不断增进人...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语文素质教育是全面实施教育的基础教育,因而对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必须从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即提  相似文献   

15.
从哲学思辨出发,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异化"的学说为理论依据,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异化现象。其异化的表现在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非考试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非惩罚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特长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课外搞素质教育,课内搞‘应试教育'"的教育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另类角度看中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从本质上讲 ,素质教育就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 ,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一句话 ,素质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素质的教育 ,也就是教育素质化。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的指导下 ,广泛应用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特点的现代教育技术。从某种意义上讲 ,素质教育的实施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与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一、…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国家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得首先提高,因为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教师素质是素质教育之本。  相似文献   

19.
综合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优良综合素质教育为使命的教育类型,高职学生虽然以技能教育为主,但并不意味可以放松综合素质的教育。文章试图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从构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课程的新体系内容,以及实施的对策和建议,明确高职院校综合素质教育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从法律的角度要求学校的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实现教育对象素质的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已成为当今学校教育整体改革的主流。分析当今素质教育内涵,一般指思想感情素质教育,知能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劳技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统称“五育”。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己任的学校教育,自然必须从它的客观基础——课程、教材及其教学过程来实现。然而当今传统课程和教材(尤其是文、理科之间)自成体系,五育因素隐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