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艳清 《软科学》2011,(10):59-64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变化的机理是确定环境质量演变的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经济激励手段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进而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基础。通过建立因素分解模型将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演变的影响细分为规模效应、人口效应、三层次的结构效应和削减效应,运用LMDI分解分析方法对我国工业能源消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工业废水排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变化进行分解,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是能耗和排污增加的主要因素;人口效应虽然也增加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但是影响效果远低于规模效应;技术效应是降低能耗和排放的主导性因素,三层次的结构效应在不同年份的影响不确定,但是总体来看促进了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其中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行业结构效应对能耗和排污的影响高于工业增加值比重变化对能耗和排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节能是指提高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效率,用有限的资源和最小的能源消费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照明、家用电器和热水供应等.建筑节能关系到建立人民小康居住水平的实现.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有利于减少建筑能耗,节约资源;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实现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2002—2012年陕西的主要能源消费指标和环境质量指标数据为依据,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陕西能源消费和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陕西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联度是显著的。要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就要改变以往的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切实加强能用管理。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9,(6)
以扩展的环境库兹涅茨模型(EKC)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为基础,结合中国大陆地区2000~2016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大气污染的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历年各地区的大气污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溢出效应;经济增长、能源强度对中国污染气体排放起促增效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大气污染产生了积极的减排效应,而政府管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甚微。同时运用门限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印证了能源强度与大气污染呈"倒N型"特征。最后结合EKC曲线的特征和结论证明了北京、上海、天津三个城市已率先越过拐点并保持相对稳定,且环境质量改善比较明显。部分东南部省份已经越过EKC曲线的拐点,但大气质量改善压力仍然巨大。多数中部和西部省份处于峰值阶段,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比较严峻。因此建议根据各地区在EKC曲线的不同位置制定差异化政策,以同时兼顾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双重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中国能源消费与大气环境响应关系及节能减排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邵超峰  张裕芬  鞠美庭  冯银厂  刘伟 《资源科学》2008,30(12):1796-1802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费趋势,探讨了我国能源消费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能源利用强度低、结构不合理是引发区域大气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从能源结构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污染物排放与大气环境质量两个方面探讨了能源消费与区域大气环境的响应关系,提出了建立社会经济目标(区域规划指标)和环境目标(城市环境质量达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约束条件下的能源结构调整与节约思路。同时借鉴国外节能减排措施及经验,针对我国节能减排目标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气具有流动性和整体性,大气污染协同治理不仅可有效改善地区整体环境质量,同时可以从根本上治理区域大气污染问题。文章通过对阿拉善高新技术开发区大气环境质量分析评价,得出:要想从根本上改善园区环境质量,必须对大气和水进行协同治理,对颗粒物和臭氧进行协同治理。并提出了明确权责、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法制建设等措施,以期对乌海及周边地区区域大气污染开展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7.
王伟平 《科技通报》2023,(6):102-106
为提升城市大气环境,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城市大气污染存在的煤烟型污染占比过大、多数城市大气污染从工业烟尘污染转型为汽车尾气污染、中小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问题,发现微风天气下风速等级与大气污染物浓度扩散速度成正比,建筑物平均层高与大气污染物扩散速度成反比;晴天无风天气下,早晨与傍晚上下班高峰期间大气污染浓度较高;特殊天气,下雨、下雪、阴天的天气状况具有净化空气功能,有雾天气大气污染浓度上升。为此,本文提出科学规划大气污染治理布局、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改善能源结构、扩大绿化面积、完善各项机制管控、加强大气环境污染监管力度等综合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信息》2003,(10):13-14
从申办2008奥运的角度,改善北京市的环境状况至关重要,而能源结构的调整对于环境状况的改善影响最大。能源结构直接关系着北京市的环境污染,特别是大气污染的问题关系着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北京市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油站安装的油气回收装置,减少油站油气挥发造成的大气污染排放、改善空气环境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油气回收装置检测标准器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表征油站油气回收装置检测标准器的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亦备受重视。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北部某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来源和大气污染成因做出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结构份额与效率份额的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揭示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机理及变化趋势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能源消费强度变化分解为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提出了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的测算方法,基于1985年~2003年的统计数据测算了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变化中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分析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能源使用效率对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强度下降是各产业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综合作用的结果,相对效率份额,结构份额对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波动较大;无论是从效率份额还是结构份额来看,第二产业能源消费强度的下降都是导致整体能源消费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工业能源强度的下降是导致整体能源消费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我国产业发展规划,我国能源消费强度研究的主要着眼点应该放在第二产业能源消费强度的下降和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李波安 《科技广场》2009,(10):24-25
近年来,随着江西工业化、城镇化的速度加快,江西的能源消费总量增长速度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照此发展必将给江西的节能减排带来压力.本文对江西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品种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指出改善我省能源消费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的途径之一便是大力发展低碳能源.  相似文献   

13.
基于LMDI指数分解的中国石油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双英  李东  王群伟 《资源科学》2011,33(4):759-765
石油消费是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分析我国石油消费量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利用LMDI指数分解法将影响石油消费增长的因素分解为化石能耗结构效应、非清洁能耗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四个部分。分解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效应是造成我国石油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除个别年份或省区外,我国能源强度逐年降低,清洁能源消费比例稳步增长,能源结构逐步改善,我国石油供需矛盾趋于缓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2008—2012年中国30个省域为研究对象,从Bayes空间计量的角度研究省域之间生活能源消费的空间效应,并分析不同因素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居民能源消费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多数省域的居民能源消费在空间上呈现高-高和低-低集聚;人口规模是影响居民能源消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居民消费支出和能源消费强度;从当期效应来看,各变量对居民能源消费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显著为正,因此,降低能源消费需要控制人口规模向城市转移的增长速度、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引导和改善居民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5.
刘静华  贾仁安  涂国平 《资源科学》2010,32(10):1846-1855
本文基于能源消费强度的恒等式,采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Weight Divisia Method,LMD),建立中国三大产业能源消费强度的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1995年-2007年间,能源效率因素和结构因素的变化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并研究了煤、石油、电力三种能源消费强度的两因素分解贡献值比较和三大产业间效率因素和结构因素的贡献份额比较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二产业的效率因素是影响中国能源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煤的消费强度与中国能源的消费强度变化一致,提出了降低第二产业重点耗能产业的能源效率、技术进步和优化经济结构三大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作为比较安全的燃气之一,它不含一氧化碳,比空气轻,一旦出现泄漏,会立刻向上扩散,不易积聚产生爆炸性气体,安全性比较高.采用天然气作为能源,可大大减少燥和石油的用量,改善环境污染;作为清洁能源,可以从根本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58%,氮氧化合物排放量的48%,改善地球的温室效应以及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7.
何建国 《青海科技》2001,8(4):40-41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要素之一。正常情况下,由于空气的流动和动植物的代谢作用,大气的化学组成是较为稳定的,空气是清洁的。随着人类活动的发展,必然会对大气产生影响,不良的影响超过了大气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污染,使大气环境质量恶化。据统计,我国2000年工业粉尘排放量1092万吨,烟尘排放量116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995万吨,这些污染物直接危害着人群的身体健康,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带来了不利影响。1 大气污染与主要污染物来源 大气污染主要指介入大气中的物质、能量和生物等超过大气环境容许量,直…  相似文献   

18.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汪旭晖  刘勇 《资源科学》2007,29(5):57-61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能源经济学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但是研究选取国家的不同、同一国家时间间隔的不同或者所采用的检验方法的不同,所得到的结论也存在着差异。本文以1978年~2005年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GDP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短期内,我国能源消费与GDP之间存在波动关系,但是从长期来看,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这说明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能源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在逐渐减小,但是在能源消费持续增长,能源供给不足的现实条件下,继续强调节能优先的能源政策,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加快经济结构向能源节约型和集约化转变,建立能源生产消费监测和预警机制以及增强能源利用技术的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结构节能减排的潜力分析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国家之一,中国节能减排的意义重大。根据节能减排的基本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的产业结构-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单位能耗和能源结构-碳排放3个联动模型,进行中国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增长与碳排放三者的行为特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产业结构演进决定能源消费增长基本走向;第二,二产绝对主导的产业结构演进极大地延缓了单位GDP能耗倒U字型变化的过程;第三,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结构奠定了国家碳排放增长的总体格局。有鉴于此,推动结构节能减排,是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初步判断,未来20-30年,在国家低碳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和能源供应结构的改善至关重要,其中,前者的贡献度可能达到60%,后者的贡献度可能在10%。  相似文献   

20.
随着汽车拥有量的日益增量,汽车尾气成为了污染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促进环保事业发展,必须合理调整汽车能源结构,如发展优质、高效、安全、洁净的天然气。加气站是燃气汽车储气装置充装车用压缩天然气(CNG)的专门场所,发展和运用CNG加气站,具有重要想现实意义,能有效治疗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确保人民身体健康。本文主要分析了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工艺流程,并阐述了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主要设备的作用、功能和安装,以利于今后CNG加气站的设计和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