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池莉小说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娜 《天中学刊》2005,20(4):94-96
作家池莉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关注当代社会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以她独特细腻的笔触塑造了许多丰满而神采炯异的女性形象.并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命运和遭遇来传达作家渐次成熟的女性意识,女性意识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含义和内蕴.作家用作品形象地阐述了自己具有普遍意义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2.
周喜俊作为女性作家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乡村女性形象。她的作品是对当代中国乡村妇女生存境遇的书写,透露出浓郁的女性意识内涵。她笔下的乡村女性坚忍不拔,自强自立,精神独立,表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觉醒。这种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与周喜俊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也确定了其在当下文学创作中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3.
运用女性主义理论来解读张恨水小说《啼笑因缘》中的三个女性形象,从其不同的命运发展历程透视出张恨水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特点,即:作者是站在男性中心主义的立场来看待女性,以男性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和塑造女性,男性作家张恨水的女性观受到了男权文化的影响和束缚。  相似文献   

4.
姚鄂梅创作伊始便塑造了一系列丰富的女性形象,新作《西门坡》继续保持对女性的关注,文本构造的几乎就是一个现代的“女儿国”,通过揭示女性的生存困境,形成了一个个极具象征意味的故事,构成了女性独特的寓言指向.而她往往是借助女性这个载体去探幽复杂的人性和变幻的命运遭际,来表达自己的文学理想——执着于向人性深处探寻.  相似文献   

5.
当代女作家铁凝以善于挖掘女性意识,以及对女性生存状态和整体命运的恒久关注而著称。她善于通过展示历史动荡与时代变化中渴望改变命运的女性人物,关注强势社会生活对弱势个人命运的制约,以及人生困境中女性的抗争与无奈。在形象刻画中,其主要作品《麦秸垛》、《棉花垛》和《玫瑰门》刻画了四类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女性形象,揭示了男权压制下女性的生命本相和生存困境以及女性意识觉醒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独特而又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整部小说中第一个出现的女性人物香菱,生得模样齐整、性格温柔、娇憨天真,有着特殊的气韵.但在封建社会中,她不可避免地成了鲜活女性群体中的“应怜”者、男权传统藩篱束缚下的“隐形人”和封建社会“有命无运”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7.
凯特·肖邦在《觉醒》中塑造了三类女性人物形象:拉夫人——传统型女性;莱兹小姐——独立型女性;埃德娜——反叛型女性。她们各有特点但都拘囿于男权社会的束缚。小说通过这三类女性形象的塑造,反映了作者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批判了男权主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对女性主体性的遏制,展现了肖邦对女性自我意识的弘扬。  相似文献   

8.
沈虹光女性作家的身份和强烈的女性意识,使其戏剧呈现出浓厚的女性意识,女性意识是沈虹光的戏剧追求。这不仅决定了其戏剧题材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提炼,而且还形成她隽永细腻的戏剧风格。  相似文献   

9.
作为英国当代重要的女剧作家,卡丽儿·丘吉尔在创作中关注女性的命运,注重探讨女性问题。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通过分析《优秀女子们》的主题和写作技巧,探讨丘吉尔对女性问题的思索。丘吉尔采用后现代主义写作技巧,通过塑造不同时期女性的各种经历反映了妇女的整个历史,一方面揭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长期遭受的压抑和束缚,另一方面揭示了当今女性的生活状况,显示出对女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论张洁早期小说中的女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是一个女性意识很强的女作家,从新时期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开始,到《方舟》、《祖母绿》,她写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爱情、婚姻、事业,写出了女性的觉醒、挣扎、反抗,她在为女性寻求一条自我解放的道路。本文从女性与爱情,女性与婚姻,女性与事业三个方面来分析其女性观。  相似文献   

11.
施济美的文学创作生涯呈现了一个明显的走向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她笔下的女性形象逐渐丰满,女性世界逐渐拓展,她和她的人物一起从女性神话蜕变为真实的自主的独一无二的女人.在她1947年以前的作品中,女主人公的神秘气质和牺牲精神使得她们成为女性神话塑造的玩偶,不具有生命活力,也缺少辨识度.1947年以后的作品则呈现了一个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形象,她们表达了作者对女性的生存困境和精神迷宫的思考与感受.  相似文献   

12.
陈染小说以其勇敢大胆的文本实验精神和女性个人体验的独特视角,从父母之爱,两性 和同这爱三个方面,揭示女性面临的父爱的缺失、平爱的偏狭、友爱的递减和性爱的为态等等多重困境。她以对爱的追求为主线来展开她的小说,其实所要表达的是当代女性在解决了物质归宿以后,对精神家完的逃亡和追求。陈染也正是准确地 当代女性在获得个体意识独立之后,在社会现实中欲求不得、精神上无所归依的生存和女性价值观念的毁灭与再生这一新  相似文献   

13.
王安忆的作品是不是女性文学,这些年她本人与研究者总是各说各话.本文认为拂去表面化的东西,王安忆的小说中表达得仍然是非常强烈的女性意识与立场.这种意识与立场反映了当代语境下新时期女性对于生存、家庭、情感的认识,只是因为她的作品追求一种温柔的坚强与优雅的孤独,所以在更现代性、时代感与现实性的同时还显示出鲜明的女性化气质,与其他女性文学相区别.  相似文献   

14.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文坛的一位著名作家.她的创作实绩有力地丰富和推动了英国女性文学传统的发展.论文从创作视角、两性关系、生存价值、文本实验等四个方面入手,论述了多丽丝·莱辛对英国女性文学所做出的不懈探索和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亚当·比德》中,艾略特塑造了三位女性形象:赫蒂,布道者黛娜和波塞太太.在小说中赫蒂总是处于被动、消极的边缘地位,她的性格与品质不是通过自己的言语、行为呈现出来,而是通过剧中的男性话语来界定的,甚至她的一生也被男性主导者亚瑟所控制.在小说中,另外两个女性形象黛娜和波塞太太的描述,则表明她们对于父权制社会的奋斗与抗争,同时也体现了艾略特的女性主义思想,表达着她对女性的关注,渴望获得女性自身独立和话语权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6.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表现的最重要的思想就是他的先进的“女性观”。他以独特的视角,全方位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突破传统观念束缚的女性艺术典型,充分展示了封建时代中国女性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品格,表现了她们觉醒了的自主意识和叛逆精神,阐释了作者独特而进步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7.
作为昭和时期三大女流作家之一,林芙美子在她的小说世界里塑造了许多在物质世界艰难生存,在精神层面寻求救赎的女性形象。通过放浪来获得救赎,凭借逃离来确立女性的主体性认知是林芙美子的文学特质。一方面,林芙美子的文学赤裸裸地暴露了近代男权社会下女性话语权的缺失,对父权社会下女性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强烈的同情;另一方面描绘了女性为争取话语权进行的抗争与奋斗,体现了她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女性关怀。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剧作家白峰溪代表作品"女性三部曲"展示了当代女性在家庭婚恋、事业追求及自我实现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困境,表现了现代女性一步步走向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但是作品对女性问题的探讨还过多停留在"政治化"或者"社会化"的宏泛层面上,并把女性简单处理成男性化的形象,还存在人为弱化男性角色的倾向,导致在女性意识的呈现方面,多限于女权意识,并未深入到女性本体意识层面,从而使作品内核离真正的女性意识还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19.
《到十九号房间》的女主人翁苏珊.罗林斯,是一位具有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渴望独立与自由的现代知识女性。但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禁锢了她自由独立的意识,使她不可避免地陷入痛苦绝望的深渊,这种独立反叛的女性突出地反映了当代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20.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生死劫》、《红颜》三部当代女性电影以全新的女性视角和肆意的“阴性书写”观察社会,观照中国现代女性生存现实,表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和女性情感。在男权依旧膨胀的现代社会,女性电影的探索历程势必是艰辛、漫长和充满矛盾的。讲究方法策略,正视性别问题,重建个性尊严、自由平等的社会正义,这理应是中国当代女性和女性电影共同的理想彼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