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构建基于纳什谈判的团队生产模型,在风险厌恶下考察合作研发的双边激励和谈判问题.分析研发组织的研发效率、风险厌恶以及产出波动等因素对线性激励合同的影响,研究表明:一方所得最优线性分享比例随自身(对方)研发效率的上升而增大(下降),随自身(对方)风险厌恶程度的上升而减小(增大);而最优线性分享比例随研发产出方差的变化依赖于两个组织的风险厌恶程度与研发效率乘积的相对大小;最后剖析了风险厌恶、谈判能力、研发效率和产出波动等因素对激励合同及研发产出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2.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企业研发活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研发过程中由于出资方和项目组双方目标利益的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常常出现委托代理的问题。通过把委托代理理论引入企业研发活动.建立模型求解.发现研发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该项工作自身的风险性,以厦企业激励制度的实施紧密相关,给出实践对策并建立动态绩效激励合约。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团队激励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企业研发团队成员动态报酬激励问题.首先分析研发团队成员报酬影响因素以及员工对报酬的关注点,提出报酬体系设计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将团队成员的工作行为划分为个体任务努力、帮助(拆台)努力以及合作任务努力,并综合考虑员工的风险厌恶程度、公平偏好程度、合作过程形成的隐性监督关系等因素,结合研发工作多阶段多任务的特点,构建研发团队成员动态报酬激励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与分析,最后提出企业设计研发团队成员报酬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劳剑东  李湛 《预测》2000,19(6):65-66,51
本文讨论了有限合伙制创业基金中有限合伙人与创投家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了合伙关系的动态激励问题。通过构建多阶段代理模型分析了最优激励契约,并讨论了最优契约的各种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邱强  卜华 《科研管理》2021,42(11):200-208
    本文采用2006—2013年期间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为研究样本,以逆米尔斯比率作为管理层私人信息的计量变量,采用Heckman方法估计管理层私人信息,股权激励实施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管理层私人信息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相关,即企业研发投入与股权激励实施具有内生性;在控制内生性基础上股权激励实施决策与之后三年企业的研发投入相关,即实施股权激励企业的管理层倾向于在之后的三年中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但结合样本选择模型结果,高管持股比例高以及高管薪酬高的企业越倾向于实施股权激励,说明实施股权激励是内部人控制的结果。因此,研发投入增加并不能被视为代理问题的缓解,实质是代理问题的表现结果,即激励效应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是企业代理问题的表现结果,并非缓解企业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企业常常为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面临应当制定怎样的努力一收益系数,使得员工会自觉地朝用人单住期望的目标前行;同时,理性的员工在明确用人单位的分配机制后,都想在此机制下实现自身的效用最大化。通过委托一代理模型分析此博弈问题,最后得出最优解。  相似文献   

7.
研发的不确定性与研发人员激励契约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发人员的激励是企业不断创新、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从研发活动高度不确定性的特点出发,认为研发活动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源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技术的不确定性,通过建立相应多任务代理模型,研究了研发活动中这两种不确定性对研发人员行为和最优契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研发人员激励契约的设计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企业员工激励误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励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本文首先定义了激励的含义,说明了激励的作用,然后从制度激励和管理激励两个方面剖析了我国企业在激励工作中存在的误区,并着重分析了管理激励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最终得出结论,激励工作要想搞好,除了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激励体制外,更需要的是管理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激励艺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郭仌  梁世栋  方兆本 《预测》2003,22(5):29-33
本文在结合业绩导向激励模型和晋升导向激励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涉及资源重新分配的多期激励代理模型,并就资源重新分配与否和经理人初始条件是否相同等要素讨论了模型的效用。最后分析了模型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发电企业经理承担着降低发电成本和减排成本两个任务,经理在这两项任务上的努力结果关系着企业效用的实现和自身的报酬。发电企业作为委托人,企业经理作为代理人,建立了多目标、非线性的委托—代理模型,设计了发电企业为激励经理努力工作的合约,并通过求导计算及MATLAB7.1软件作图,分析了影响经理分享企业产出比例的因素,得出委托人的效用与代理人两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并不是严格上的一致,以及努力成本系数对激励水平的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构建基于产学研合作研发背景下,供应链各主体创新决策意愿与供应链整体创新利益的3种契约模型.研究表明,政府补贴情境下,补贴比率的区间选择决定激励效果;双向惩罚契约对产学研合作供应链决策基本无影响;收益共享契约能有效平衡供应链上下游利润分配问题的同时提高供应链整体收益.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提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纵向合作研发联盟激励机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在纵向合作研发联盟中,如何通过利润分配和技术分享相结合的方式,激励下游企业放弃隐藏信息行为.发现,上游企业应给予下游企业相同的技术分享比例且技术分享比例随着下游企业间的能力差距的增大而减小;同时给予能力较大的下游企业更多的利润分配比例,以此促使下游企业在自利行为驱使下真实显示自己的私人信息,促进联盟成功.  相似文献   

13.
研发外包中的关系契约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研发项目外包合作关系中,缔约各方的行为不仅受正式契约规制,而且受非正式契约调节。后者对合作研发绩效尤其是持续合作有着重要影响。鉴于此,本文在"关系契约"概念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研发项目外包者与承包者之间的重复博弈模型,分析研发项目外包合作关系中的非正式治理机制-关系契约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研发项目外包者和承包者之间的对称性关系契约只与技术成果价值的波动幅度有关,而与承包者的研发生产率系数及私人成本系数等特征参数无关。这对于关系契约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背景下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结构研究   总被引:60,自引:1,他引:60  
在以往研究回顾的基础上,先后对 40家企业中的 562名知识型员工进行心理契约的调查。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中的组织责任由物质激励、环境支持和发展机会三个维度构成,员工责任由规范遵循、组织认同、创业导向三个维度构成。而且,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三维结构模型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得到了验证。最后,文章对研究的结果、意义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R&D税收激励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7.
ASP模式下关键业务应用服务外包中的激励契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怀飞  张旭梅 《科研管理》2012,33(11):68-75
采用ASP模式下的关键业务应用服务,ASP客户能够优化业务流程,改善运营绩效,然而ASP提供商的能力不足和道德风险也会给ASP客户的业务运营带来风险。针对ASP提供商的能力构建和激励问题,通过建立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对三种不同能力构建模式的ASP提供商在提供关键业务应用服务过程中需要执行系统运营服务和业务咨询服务两项任务的激励契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对ASP提供商在两个维度上的任务进行激励时,对三种能力构建模式的ASP提供商将分别产生不同的激励效果,并最终对ASP客户的业务运营绩效带来影响;ASP提供商应该根据自身已经具备的资源和能力选择合适的能力构建模式进入关键业务应用服务市场;ASP客户应根据市场情况选择胜任的ASP提供商并设计相应的激励契约对ASP提供商进行激励。  相似文献   

18.
以2010-2012年宣告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并进行行权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对公司研发支出行为的影响。发现,在基数期公司研发支出强度与是否实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呈显著正相关;而在行权等待期公司研发支出强度变化与是否实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呈显著负相关,说明经理人存在很强的动机利用研发支出进行盈余操纵,以获取由股票期权激励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研究还发现,经理人管理权力加剧了这种操纵行为,作为嵌入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独立董事制度发挥了一定的治理作用。本研究结论为政策制定者调整相关股权激励政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研究评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国内外激励因素的研究结果,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和评析,最后从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本土化研究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激励对策。  相似文献   

20.
康华  扈文秀  吴祖光  赵欣 《科研管理》2016,37(10):51-59
本文采用2009-2013年114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Pool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内部晋升激励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内部高管晋升激励与研发投入显著负相关,;员工晋升激励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成长性不会显著调节高管晋升激励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但企业成长性会显著调节员工晋升激励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