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理学中对法律行为效力的研究是很薄弱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什么原因促使了我们法理学界对法律行为效力问题的漠视?这一问题的症结在于民法帝国主义的影响与我国法理学界的封闭性、研究的滞后性。在现有的法理学视野范围内为法律行为的效力研究找到可以依靠的理论基础——法律的效力。通过构造连接法律行为效力与法律的效力之间的桥梁,以期能对法律行为制度的构建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于内容违法的民事行为,法律有必要确定以区别对待,即违反法律效力性规定的行为当然无效。而违反非效力性规定及法律有例外规定的行为则并不当然认定为无效。随着行为效力问题理论研究的深入,结合各国、各地区立法与司法实践经验,针对我国大陆立法与司法现状,有必要对我国大陆的民事行为效力理论进行价值和制度的双向重构:一方面在行为效力认定的价值构建中,重新确定立法的指导思想,将充分尊重民法之私法性、维护行为双方意思自治等理念灌输到法律中去;另一方面则从公法与私法关系、效力判断的理念基础等方面进行价值与制度的具体重构。  相似文献   

3.
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形式效力与实质效力,两者构成了行政行为的效力体系.严重且明显瑕疵行政行为不具有形式效力的理论与制度混淆了形式效力与实质效力发生的基础.形式效力是基于行政行为的形式而具有的效力,与行政行为内容中的瑕疵无关,瑕疵行政行为都应具有形式效力.实质效力是基于行政行为内容的实质正当而具有的效力,不同的瑕疵将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行政行为的实质效力并导致该行为被撤销、确认无效与治愈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4.
论交易习惯     
我国《合同法》明确了交易习惯的法律地位,但对交易习惯的概念理解和法律适用未作具体规定。《合同法》上的交易习惯兼指习惯与习惯法,适用于合同条款的解释,合同漏洞的弥补,规范合同行为。交易习惯在《合同法》中的效力主要表现为:补充合同法适用的效力;优先于合同法适用的效力:解释合同标准的效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许多城市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即租友,实际上租友行为会涉及到一些法律问题,例如租友行为的法律性质和租友合同的效力等。本文拟对这一行为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并从租友合同的角度探析此类合同的效力问题。本文认为租友行为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租友合同为雇佣合同,属于无名合同。  相似文献   

6.
最高额抵押决算制度,是最高额抵押权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直接涉及到抵押人与抵押权人的利益以及抵押物的最大价值发挥。最高额抵押决算制度的关键,在于决算事由的产生以及决算后的效力,我国的最高额抵押决算制度,需要对决算的事由、期日和决算效力作出进一步规定。  相似文献   

7.
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与法律行为、物权变动模式等制度密切联系,特别是善意取得对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影响至巨。本文重点论述善意取得与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关系以及和如何建构方能达到法律逻辑与公平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关于反垄断法域外效力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发生在一国境外的反竞争行为会在国内产生垄断后果,影响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许多国家规定了本国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其中以美国和欧盟的规定最为典型。研究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并理清其中有争议的理论对于我国加入世贸之后的法律重构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行政行为的效力通常是指行政行为具备合法要件后.对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权利义务所发生的影响.行政行为的效力一般可分为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四个方面.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行政行为的效力却没有充分的体现出来,这时我国的行政执法工作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不利于我国和谐法制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从法律规避行为本质与自然权利相互关系等角度出发,结合国际上存在多法域的客观实际及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主权让渡、法律趋同态势等因素,提出对法律规避效力作中性认识的观点,主张对法律未明令禁止规避的情形,借助法院地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进行效力认定,为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处理法律规避效力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与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是指在具体法律关系中,基于特定事由,而否定公司法人独立人格,直接追究股东责任的一种制度。我国公司法应当引入这一制度,完善我国的公司资本制度。通过对公司法人人格制度的理论基础、适用条件和效力的认识,提出在我国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具体行政行为效力的公定性,不仅为社会公众认可,也一直为行政法学界所认可,但随着法学研究的深入和法治意识的逐步加强,人们开始向这种公定性效力提出了质疑,行政行为效力内容也发生了相应变化。我国的行政法对此也作出了“可撤销和无效”的规定,但内容简单、操作困难。文章对我国法律关于行政效力内容规定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我国行政行为成立、有效、可撤销、无效规则,并对不同效力行政行为的内容作出阐述。  相似文献   

13.
效力未定民事行为,即已经成立,是否发生效力尚取决于第三人是否同意的民事行为。这一概念源于德国法效力未定法律行为,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尚无与其高度相似的规范设置,但民事行为效力的确认存在各种复杂情况,有必要参照和借鉴德国法的学说见解及制度规范,以一定的标准对相关民事行为的生效程序或条件进行界定,以利于司法实践,并促进我国民事行为立法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民事行为调整作为法律调整方式的一种,它为实现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法律途径。但违法民事行为的破坏性又使得法律不得不对其进行规制,这样违法民事行为的效力评价就被提上了一个重要的法律平台。立足此,对内容违法的民事行为效力评价的根源、效力评价的比较法探索以及效力评价的规则的设想有所论述。  相似文献   

15.
夫妻忠诚协议在现实生活中已被普遍运用,但忠诚协议的效力认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法学界对此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本文从现行法律规定出发,论证夫妻忠诚协议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此基础上对忠诚协议的具体内容进行效力的判断,以期对婚姻当事人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认的事实的证据效力虽来源于其既判力,可产生相对免证效力,但不同性质案件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因其赖以确定存在所要求的证明标准不同,在其它诉讼中并不具有当然的免证效力,还要甄别作为证据的生效裁判所确认的事实与本诉讼待证事实间法律上因果关系和逻辑上可推定性。  相似文献   

17.
附属证据性行政问题的实质是具体行政行为公定力与证据效力的关系问题。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中认定的事实仅具有相对公定力,其直接确定的法律关系具有绝对公定力,据此,可简便、公正地解决该附属问题,但还应兼顾与我国当前行政救济制度相衔接。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司法实践对企业问借贷合同的效力普遍持否定态度,或者认为其违反法律强制性规范,或者认为其损及公共利益.然而,虽然严格依据现行法解释,企业间借贷合同确实违法,但是就理论而言企业问借贷行为并不属于金融业务行为,也不会损及公共利益.相反,它有利于小微企业实现融资与投资,也可以维护法律权威,具有积极现实意义,应当予以放开.在未修法前,应当从功能论的角度对相关法律再解释,寻求一种全新的法律解释路径,在解释论框架下肯定此类合同的效力.  相似文献   

19.
论未经登记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动产物权登记为物权公示原则的体现,而合同的效力则属合同法合同效力的问题,两者既有严格的区别,但又有密切的联系,物权变动只是物权公示和物权公信问题,而非决定不动产物权的合同效力,合同效力则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履行批准,登记等手续的,则采用不动产交付和转移效力认定的登记生效主义和登记对抗主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涉外收养已成为现代国际社会十分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在各国收养法中,有关收养的效力及其解除的规定都有所不同。本文蒋运用比较的方法,结合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对涉外收养的效力及其解除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