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词汇学界大多依据词语的时间、来源、语法规范和符号学的不同标准来界定新词新语,使汉语新词词典的编纂出入较大。文章从梳理、分析以往界定新词新语的做法及存在问题入手,进一步提出合理界定新词新语的方式方法,即应着重围绕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任一因素来展开,充分考虑新词新语的意义阐释、合乎汉语造词规则、具有普遍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总是在不断地更新换代,表现在词汇上,就是新词新语的不断产生以及旧词语的逐渐消亡。本文主要讨论了近来产生的网络新词的一些情况,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何为新词新语;讨论新词新语的意义;现阶段网络新词产生的背景、分类及其特征;网络新词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汉语新词语、新词义与新词词典编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改革开放使我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在语言方面的一个突出反映是:涌现出大量的新词语和新词义。新词词典及时记载新词语新词义,反映时代的脉搏,它不同于一般的规范词典,不可能用较长时间来编写,出版快是它的特点,因此,编写有一定的难度。为力求做到规范,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分清语言词语和言语词语;2.注意收编能产性强的语素;3.外来词增加很快,应注意音译词、意译词以及字母式外来词的取舍。  相似文献   

4.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词新语逐渐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时至今日对于“新词新语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还很模糊,因而学者们都希望从其定义的各种说法中寻求一个更具慨括性、普遍性的定义。  相似文献   

5.
就全球范围看,新词新语的研究应该是整个语言学界所面对的重要课题.在最近20多年的研究中,现代汉语的新词新语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规范研究始终在该领域最引人注目;但由于科学视野偏狭,以相关的动态流通语料库为依托的计量分析的薄弱,致使和新词新语的规范研究密切相关的"频率"、"分布"、"流通度"、"规范度"等问题难以得到较合理的解决,新词新语的规范研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根据部分语料拍板、跟着感觉走的"语感困境".突破"语感困境"的制约,把新词新语的研究推向现代化、科学化,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新词新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新词新语的界定问题,旧词产生新义算不算新词语的问题,字母构成、数字构成算不算词的问题,新词新语应用中的特殊语法现象问题,多音节词和缩略词的同步滋生以及缩略词与原词语结构的不等同性问题以及新词新语的规范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响 《考试周刊》2014,(9):83-85
随着社会与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词出现在日常生活、政治、经济等领域。本文回顾并总结了关于英语新词的研究,对新词的定义、现状、发展趋势、产生原因、构词特点、认知语义研究角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用丰富的新词实例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8.
郭路瑶 《海外英语》2013,(15):118-119
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的不断变迁,汉语中一些极富创造性的新词也在报刊及网络上屡见不鲜,"蚁族"、"蜗居"、"草莓族"、"裸官"等形象贴切、意义丰富的词汇早已被广泛使用,然而其英文翻译却众说纷纭,始终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抛开翻译学中直译与意译、同化与归化这些老生常谈的争论,若从隐喻认知学的角度出发,汉语新词翻译将迎来新的曙光。分析汉语报刊新词的隐喻翻译原则,并根据具体的实例提出不同的翻译策略,对汉语新词翻译有重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英语报刊中的新词数量大,涉及范围广,如果不具备相关的知识,将严重影响英语学习者有效地摄取信息.本文试图全面解析英语报刊新词使用频度较高的八种构成方法,并选取多个报刊英语词汇为例,以期达到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学习者透彻把握、立体式驾驭报刊英语新词,从而提升阅读英美报刊整体技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王玲 《海外英语》2013,(3X):245-246
新词随着时代进步应运而生,其产生是有"理"可依,有"据"可查的。文章结合wordspy收录的最近一年内新词对新词形成的类比、经济性,语言接触三大理据进行分析。理据为新词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而生成方式是新词的具体形式,文章将两者结合,找出新词生成最典型的生成方式,拼缀法,复合法及旧词新义,在理论与实例的融合中完成对所选新词的规律性阐释。  相似文献   

11.
吴闿生《诗义会通》完成于1927年。他肯定《诗序》中所谓的“古序”,而批判“续序”,以此反驳其时学界“废序”的呼声。吴氏以文义裁《诗》,针对顾颉刚等人重情理而反微言的言论,努力抉发其中的“微文”,尤推崇言外之意。他将桐城派文法运用于《诗》的分析中,并对能形成阳刚阴柔融合的文法颇为用心。在《诗经》的“经”字招牌被打破的年代,吴氏从文学层面研究《诗》,极为关注《诗》在古文史、赋史上的地位,赋予《诗》以新的价值。《诗义会通》是一部学术观点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著作。  相似文献   

12.
库恩的范式理论产生了超出科学哲学界的巨大影响。然而,库恩在“范式”定义上的模糊性也招致了大量批评。库恩在晚年放弃了“范式”一词,但为时已晚,他承认“范式”一词已失控。鉴于“范式”一词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在各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理性主义立场重新考察该概念及其定义就具有重要意义。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展现出的矛盾的立场,为反驳相对主义的“范式”定义提供了线索。无论是在范式的诞生还是崩溃阶段,技术实践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劳动”这个词最初并不具有人们今天所理解的“生产劳动”“生活劳动”等方面的含义,而“劳”“劳力”“劳心”“劳作”等词却已基本具有了人们今天所理解的“劳动”的基本内涵。中国传统劳动教育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主要通过礼仪制度渗透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采取耕读结合的劳动教育模式,通过家训家风等途径实施劳动教育。中国传统的耕读结合的劳动教育模式、普及大众的劳动教育规范、身体力行的劳动教育典范、脍炙人口的劳动教育读本,可以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和实生物”说,是西周末年史伯提出治国用人的原则,但具有精博的哲理与高深的智慧,回答了万物从何而来的形而上的问题。“和”何以能生万物?答案就是他说的“以他平他谓之和”。其精深内涵:首先要具备有彼此相异的他;其次不同的他之间在互动中又能达到平、平衡,即和、和谐;于是就能产生新事物。新事物决不是假、恶、丑的,一定是真、善、美的。这是我国悠久的文化史上对“和”所下的第一个经典性的定义。笔者简称之为“和生学”。它具有普世价值,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5.
汉语众多流行热词并不都是新造词语,而是固有词语经过词义演变而来。汉语固有词语在网络语用环境中发生变异,产生同原来固有词义相区别的理性义和色彩义。热词"土豪"经历网络用语的浪潮洗涤,在理性义和色彩义两方面发生改变,如今得到超强流行,是社会现实、人们心理与语言运行机制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土豪"等流行热词词语生命力如何,这需要未来语用的验证。  相似文献   

16.
虽然,稻草人谬误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谬误之一,但是,一直以来国内外均缺乏深入的研究。文章借助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利奇的礼貌原则等理论和方法,揭示出稻草人谬误的四个重要性质:虚假性、弱相关性、强加性以及利己性,并给出了相应的定义与结构,从而回答了“什么是稻草人谬误”这一核心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地探讨并甄别了“扭曲”“捏造”和“选择”这三种主要的稻草人谬误,以促成快速准确地识别并反驳谬误,最终为达成正确思维与有效交际的理想目标做出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7.
18.
自然法是孟德斯鸠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却长期被忽略的问题。20世纪中期之后人们开始重构孟德斯鸠的自然法理论。自夏克尔顿区分孟德斯鸠的两类自然法,围绕孟德斯鸠的基础自然法究竟是描述性的还是规范性的这一问题展开了无数的争论。这要求进一步考察孟德斯鸠对一般法的新定义,以及支配孟德斯鸠的另一概念“关系”和他提出的“法-关系”新理论。那些将关系界定为自然科学规律的释读忽略了孟德斯鸠关系概念和自然法概念的层级,忽略了孟德斯鸠的另一概念——适合。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探讨具体性效应对一语(汉语和英语)和二语(英语)心理词库联想反应的影响.依据Langacker (2004)的认知语法理论,本文从空间概念和感官体验两个角度首次对不同词性的具体性进行定义,并用量表验证所选词的具体性程度.研究表明,具体性效应没有改变一语心理词库语义联结的特质,但对二语心理词库有一定影响,其具体词的...  相似文献   

20.
对于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历来解释不一,且有相当出入。本文从《论语》的文本出发,结合《论语》中的相关言论以及其他相关典籍,从一种接受视角来解释"兴观群怨"。文章着重分析了"怨"字,认为"兴观群怨"在教化论之下体现出了由内向外、由近及远的层次;其在实用论之下,则体现出一种从内向外又回到内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