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象刑本身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不同的学者对它在历史上是否存在及其作用有着不同的看法。本文在肯定象刑存在的基础上,从象刑的适用对象这一角度出发,阐述了它与"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在起源上的关系,从而推出象刑为大夫违礼行为的一种制裁方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以现代法为参照,先秦儒家之“礼”在总体上就是法;在机制上,“礼”蕴含着“法”(“刑”),“礼”“法”(“刑”)结合是儒家法的运行机制;在原则上,“法”(“刑”)以“礼”为指导原则,“礼”是“法”(“刑”)之理;在内容上,“礼”涵盖了现代意义上的各种部门法,如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婚姻法、商法等。因此,先秦儒家法实质是“礼”与“法”(“刑”)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不少犯罪都可以适用罚金刑这种附加刑,罚合刑在我国的刑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罚金刑作为一种开放性的刑种,其扩大适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本文试就罚金刑适用的原则、适用范围、适用数额以及罚金刑随时追缴制度等罚金刑的司法适用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华法系在中古时期的典型代表,西夏法律不可避免地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西夏刑事法律制度借鉴了儒家“德礼为刑罚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礼刑观,在罪名设置上严惩“十恶”及其他有损伦理纲常的犯罪,并通过限定亲属犯罪来维护家族伦理关系。在刑罚的适用上,强调“明德、慎刑”试图通过恰当的教化使民众服从;在处理统治阶级内部关系上,亦遵循儒家一贯的“士庶有别”的等级观念制定特权法。西夏法律制度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吸收借鉴以“礼”为核心的法律文化与自身法律文化相融合,从而成为中国法制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5.
西周"礼"、"刑"法制文化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周的礼是在维护男尊女卑、等级秩序的思想指导下形成的,旨在确认、调整和维护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政权组织关系和伦理社会秩序的规范体系。周礼对西周社会起着法律调节作用,具有法的构成要素: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西周的礼、刑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礼是刑的渊源和基础,礼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礼是禁恶于未然的预防,刑是惩恶于已然的制裁。西周礼刑法律原则的适用,旨在维护等级秩序、强调官僚贵族与平民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6.
罚金刑作为一种财产刑、非监禁刑,有着自由刑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也有它的负面价值。这也是导致罚金刑在实践中出现种种问题的原因所在。通过对罚金刑负价值的再认识,认为罚金刑只要适用范围、适用对象得当,执行措施完备,其作为一种轻刑对于轻微犯罪的惩罚和预防作用还是非常明显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周礼与夏、殷之礼乃至原始社会事神之礼一脉相承,不断损益而成,与周人“保民”、“敬德”同出一辙,都是在虚于“敬天”、实于“保民”、“事鬼神敬而远之”的情况下受到格外重视的,但礼只适用于贵族,法则要用于庶人。礼还与乐配合为用,如防,禁于将然之前,为“刑不上大夫”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法律经过“礼入于法”漫长的历史过程,形成“礼法合流”、“礼刑并用”的基本特征.造成中国古代法律与道德不分,将家规族法纳入国家法律体系,产生了古代行政兼理司法和重刑轻民的特点.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儒家所说的"礼",一般指的是社会等级制度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礼"所体现的精神主旨是"德";"法"主要指的是律令或刑法,与"刑"意义相近.儒家坚信,社会的和谐离不开"礼"与"法",二者共同对社会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在和谐社会的建构中,儒家所坚持的原则是:(1)礼法并施,德刑兼顾;(2)礼先法后,德主刑辅;(3)以礼入法.德刑统一.  相似文献   

10.
罚金刑作为刑罚的一种,有助于环境犯罪的预防与惩治,其特殊性在于可以将其用于环境修复,使因环境犯罪行为导致的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修复。而我国环境犯罪刑法关于罚金刑在数额的规定方式上、刑罚的适用方式上以及数额确定上未区分犯罪故意与过失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导致司法机关对环境犯罪罚金刑的适用存在困难。为此,有必要通过确立环境犯罪罚金刑数额规定方式,确定相应的标准,增加易科罚金制作为环境犯罪罚金刑的适用方式,并且对于环境犯罪罚金刑数额的适用以故意与过失为基础,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俗吏吏风:西汉儒家批判的一种治政现象马育良“俗吏”是汉儒加于某些技能官吏的称谓,其作为都程度不同地带有否弃礼德传统、迷恋笃行战国以来得到发展的国家政刑技术的倾向。他们的典型表现是:“吏道以法令为师。”(《汉书·薛宣传》)“奉三尺律令以从事。”(《汉书...  相似文献   

12.
在刑事诉讼中,以“可能判处”这一较为主观的标准来确定审判级别的管辖范围,确定是否适用简易程序和自诉案件的受案范围,是不妥当的,又有未审先定之嫌,影响庭审的质量和法官的裁判.故而建议修改采用“法定最高刑”作为其标准.  相似文献   

13.
罚金刑的适用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现行刑事立法对罚金刑的规定不够完善,过于简单,从而导致司法实践中罚金刑的适用出现了很多问题,有碍于刑罚的公平与公正.因此,有必要就实践中适用罚金刑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作分析和探讨,使罚金刑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4.
1 选择题 1)“有扈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出于( )之口。 A.禹 B.启 C.商纣王 D.子产 2)夏、商的法律思想是( )。 A.“天命”、“天罚” B.“以德配天” C.“明德慎罚” D.“仁、义、礼、智、信” 3)商朝时期,请示上帝并传达上帝旨意的人被称作( )。 A.卜 B.巫 C.祝 D.士 4)宗法等级制的核心内容是( )。 A.男尊女卑 B.氏族同婚 C.嫡长继承制 D.分封制 5)春秋时期,突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批判“刑不可知”,并提倡任用贤能的人是( )。  相似文献   

15.
罚金刑作为附加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在许多发达国家取得了与自由刑并列的中心刑地位,而我国的罚金刑无论是在立法、司法适用上还是在理论研究上都相对滞后,导致我国刑法典对罚金刑的规定存在诸多弊端.为使我国罚金刑真正发挥其刑罚作用,笔者通过对我国罚金刑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立法与司法缺陷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完善我国罚金刑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叔孙通制朝仪是将儒家之“礼”纳入大一统封建王朝政刑法度的嚆矢,亦是儒“礼”发生流变的一大关节;秦汉之后的儒礼源流概分为三途:制度礼仪、行为礼仪、礼学经典;各自源流形貌及其体现的儒礼精神不尽一致;作此历史“个案”观察分析,有助于认识儒“礼”现代性文化资源的范畴或层面,庶几厘清有关儒“礼”讨论中某些笼而统之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陈宏谋是广西历史文化名人,康乾时期桂籍高官,其法律思想可从礼治思想、德治思想和人治思想三方面来加以解读.其礼治思想体现在对礼的继承和对礼、刑两者关系的处理上;德治思想归纳为教化和民生两方面;人治思想表现在官吏自律和举用贤人上.  相似文献   

18.
“礼”作为中国伦理文化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在一定意义上,仍具有永恒的、普世的、广泛的意义和价值.礼作为一种规范,在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自身的关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古代传统文化资源—“礼”并使其呈现出新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法秩序统一性原理,政务处分与刑罚形成一体进阶惩治手段,将纯洁公职人员队伍的身份减等、褫夺与职务犯罪刑事责任负担的有机衔接,证成了“三不一体”反腐败犯罪治理体系。对于非职务犯罪,政务处分作为一种刑罚附随后果,显著增强了刑罚报应与预防功能。政务处分作为公职人员犯罪的刑罚附随后果,需要根据主观罪过等具体情况决定适用“撤职”或者“开除”。故而,为正确地适用政务处分,需要在刑事裁判中确认犯罪人的主观罪过类型。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与非职务犯罪,应分别采取“从政到刑”与“先刑后政”两种责任追究模式,以匹配前述两种法律责任关联方式。  相似文献   

20.
卢昌德 《茂名学院学报》2003,13(2):47-50,54
叔孙通制朝仪是将儒家之“礼”纳入大一统封建王朝政刑法度的嚆矢,亦是儒“礼”发生流变的一大关节;秦汉之后的儒礼源流概分为三途:制度礼仪、行为礼仪、礼学经典;各自源流形貌及其体现的儒礼精神不尽一致;作此历史“个案”观察分析,有功于认识儒“礼”现代性文化资源的范畴或层面,庶几厘清有关儒“礼”讨论中某些笼而统之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