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学生的感染力与吸引力,可以从应用内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三个方面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中的应用,使其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相似文献   

2.
史剑辉 《池州师专学报》2010,(4):105-106,135
文章从考察影像传播起源出发,界定影像传播形态分析影像传播特性,进而对DV影像传播从:作为影像传播工具的DV,作为大众影像话语权的DV,作为大众影像文化的DV等三个方面,对其特性及表现形态进行了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3.
课程目标应为宣扬儿童文化的首要载体。但在现实中,儿童文化在幼儿园课程目标中却被忽略了,这主要表现在:儿童游戏文化的缺失、儿童个体文化的缺失、儿童共同体文化的缺失三个方面。通过透视这三个方面在幼儿团课程目标中的缺失,我们呼唤儿童文化回归课程,希望唤醒幼儿因课程自身的文化意识,让儿童文化选择是幼儿园课程目标文化重建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作为当今世界前沿的美学理论,生态美学在哲学基础、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方面有着巨大的理论优势。当代建筑美学可以吸收生态美学的理论优势,挖掘自身生态维度,不断拓宽、深化自己的研究,从而更好地理解、体验建筑美。这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即从有机整体视野、文化生态与审美参与三个角度拓展建筑美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朱朝霞 《广西教育》2010,(27):33-35
课程文化是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理念与课程价值观,高职教育课程文化作为课程文化的一种,具有与其他类型的文化不同的特性。本文认为,要建立起高职教育课程文化,可以从发挥潜在课程的积极作用、组建团队、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合、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课程系统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推进着,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却表现出阻抗行为。探索教师阻抗的类型,并从改革理念、实施改革及教师自身三个层面探析教师阻抗课程改革行为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选择研究对于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促进个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本研究以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选择为对象,对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探讨,对校本课程开发中文化选择研究的教育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基础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从现实中审视其存在的三方面困境:文化权利制约文化选择;校本课程本体功能缺失;评价影响校本课程开发中文化选择的可能性和方向性。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题,而课程则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核心和文化传递的载体。本文将从文化视角反思我国新课程改革——称之为课程文化。在课程改革实施中从行态学审视分类:分别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文化方面反思,在此基础上分析出教育实践中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化建设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其建设的成功与否和开放大学教育目标能否得以实现休戚相关。本文分析归纳了课程文化的内涵,结合《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从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三方面探讨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对职业教育隐型课程进行文化解读,重点要关注三个方面内容:职业教育隐型课程中的学校文化;职业教育隐型课程中的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大众文化与职业教育隐型课程的功能。而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意义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个体发展过程中需求多样化的体现;教师实现个体价值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课程作为“文化代码”、课程作为“文化资本”、课程作为“文化霸权”三方面分析了课程的文化锁定机制及其文化性缺失的后果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题,而课程则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核心和文化传递的载体。本文将从文化视角反思我国新课程改革——称之为课程文化。在课程改革实施中从行态学审视分类:分别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文化方面反思,在此基础上分析出教育实践中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文化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课程本身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课程开发也可以理解为文化的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因其开发主体、价值取向和文化基础而表现出与普通教育课程开发不同的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它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发展,而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正是一条符合现代课程文化观的发展路径.从课程文化的角度看,自学考试与高职教育可以在教育对象、课程、教材三个方面取长补短,不断促进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文化转型是社会转型与变革的先导,新时期中国的文化转型离不开一定的现实基础。基于此,文章首先从不同文化的共时存在、对传统文化的借鉴以及后现代思潮影响三个方面考察了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的现实基础,而后立足中国文化现状,从范式更新、理念生成以及功能拓展等角度系统阐释了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的具体指向,进而从实现人自身现代化和构建现代化的文化体系两个方面对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的价值指向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6.
文化性的缺失——论课程的文化锁定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课程作为“文化代码”、课程作为“文化资本”、课程作为“文化霸权”三方面分析了课程的文化锁定机制及其文化性缺失的后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中国文化课程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文化课程具有知识点繁多、信息量大、历史跨度长等特性,使用传统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课程建设,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运用BB平台建设该课程,可以实现远程学习、交流互动。运用BB平台进行中国文化课程建设,应该注重教学、交流、评价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多元文化教育的深入发展,培育学生文化共生观成为课程目标。学生在学校的教育影响下形成对多元文化的认识、理解、关怀、包容,并在这一基础上引导自身行为的态度倾向与价值判断。以文化共生为教育的价值取向有其理论基础,并且课程培育学生文化共生观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学校培育学生文化共生观的策略应该围绕着课程改革、教师素养和学生自觉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祖单 《英语教师》2023,(1):115-117+122
从教学模式中的“三重三轻”现象入手,剖析现阶段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从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强化课堂内外文化知识渗透及合理融入中国元素三个方面提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策略。指出文化意识的培养具有提升学生的语言兴趣,打开其学习思路,锻炼其文化思辨能力等重要作用,应成为高中英语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地方文化是园本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教师的地方文化素养是制约园本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地方文化素养主要包括地方文化知识、地方文化自觉、地方文化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在以地方文化为依托的园本课程建设中,教师的地方文化素养可以促进教师对园本课程价值的认同、对园本课程内容的理解及对园本课程效果的评价。幼儿园应重视对教师地方文化素养的培养,如可以通过园所文化建设为此种素养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通过加强课程内容建设提升教师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通过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引导其深刻认识自身赖以生存的文化境遇,不断提高教师的本土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