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根据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面对即将来临的21世纪,提出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即终生体育教育阶段,以及围绕终生体育思想讨论体育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中美德日四国体育教学思想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学校体育的比较,总结域外体育可以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的优点以及我国传统体育中存在的阻碍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的弊端,找出学生形成终生体育观的影响因素,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确立终生体育教育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高校体育对学生的体育思维与体育行为的重要影响.指出高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的重要一环,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关键,为此高校体育教育必须作相应的改革,为适应新世纪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高校体育教育必须作好对大学生进行终生体育教育工作,转变观念,改革高校体育教育思想、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生涯体育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生涯教育的概念引入,提出可结合两者之所长,将生涯体育教育融入我国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探讨生涯体育教学的实现方式,分析阻碍生涯体育在教学中应用的因素,提出在生涯体育教学实践中可供运用的诸多举措,包括:用生涯体育来转变传统体育观、转变教师教学中的绝对主体角色及运用生涯体育的理念合理配置体育课程等。研究表明学校的生涯体育教育在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协助个人体育能力终生发展、适应未来环境变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实现体育强国梦,学校体育教育必须和身心健康教育、与个人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必须和社会体育接轨融合。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终生发展;增强学生对延伸和拓展科学锻炼的实际功能的再认识,把科学体育锻炼作为相互融合的载体;建立一种以高校为中心辐射到家庭、社区的综合立体保障机制即学区体育模式,有效促进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达到资源共享、职责明确,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力。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体系改革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体系变化的历史沿革,明确指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体系的改革的必然性.并根据我国的政治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学校体育教育体系改革的7点设想:1.调整课程结构,重新组织教材;2.充分挖掘体育运动自身的教育功能;3.教育的主体地位由教师转向学生;4.进一步加强终生体育教育;5.建立“一体化”学校体育新体系;6.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7.将运动竞赛渗透于学校体育教育中去.  相似文献   

7.
实现体育强国梦,学校体育教育必须和身心健康教育、与个人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必须和社会体 育接轨融合。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终生发展;增强学生对延伸和拓展科学 锻炼的实际功能的再认识,把科学体育锻炼作为相互融合的载体;建立一种以高校为中心辐射到家庭、社 区的综合立体保障机制即学区体育模式,有效促进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达到资源 共享、职责明确,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力。  相似文献   

8.
大学体育是大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并形成终生体育的思想,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对促进高校体育工作更好地开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进步与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体育教育在全民终生体育教育中担当着至关重要的桥梁角色,但目前我们的大学体育教育严重忽视了大学生正确体育现的建立以及对终生体育概念的理解,大学体育仅仅是中小学体育课的简单延伸,大学高年级甚至取消了体育课。本讨论了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包括大学体育目的和任务的转变,教材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原有的体育课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体育意识”、“终生体育”等观念的形成。作者通过对“体育活动课程”进行理论探讨,以便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和体育活动课程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献检索、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专家论证等方法,对体育教学中创新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体育教学中采用创新教育方法,对提高学生终生体育现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体育教学应利用学校的一切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12.
从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现状进行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体能现状进行的相关调查显示 :目前 ,高校学生虽然经过小学六年、中学六年体育教育 ,但是 ,普遍体育知识贫乏 ;体育技术、技能和体能低下 ;体育意识淡薄。造成高校体育教育 ,尤其是体育课教学 ,重复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这一不正常状态。因此 ,体育“三基”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教学 ,尤其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的基础。中 (小 )学体育“三基”教育水平高低 ,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终生体育’的形成。而且对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提高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学生个性化培养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体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体育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依据学生自我价值展现其个性,发挥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实行开放式教育,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体育教学环境,并根据每一个学生各自的发展潜能,进行不同差异的教学指导,以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和体育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北京市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包括:体育师资、学生情况、贯彻教学大纲情况、经费场地器材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今后改革的建议.改革的关键是确定体育教学目标、科学地进行评价和提高体育教师素质三个问题.在体育教学目标上强调:体育与卫生保健相结合,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特别是要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为终生体育打好基础.在体育教学评价上,要更着重形成性评价,形成有机的评价体系.此外还要重视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从而不断总结经验,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教法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颂布和实施,学校体育教育的地位将更加重要,特别是当代终身教育理论的兴起及其派生的终生体育的出现,为现代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当前学校体育的培养目标及任务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分析中学体育教育现状,论述了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及其习惯养成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6.
根据体育发展的社会心理基础,未来体育发展的特点是:1、体育的社会功能增强;2、体育向身心和谐方向发展;3、健心健脑的新型的运动项目出现;4、体育的形式多样化;5、主动模仿、主动学习成为未来体育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未来学校体育的整体战略思想是:以身心和谐为前提,终生体育为方向,快乐体育为主体,进行健康教育,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体育生活化是体育行为融入人的生活世界而形成体育生活习惯及其过程,是全民健身和终生体育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从"场"理论视角,借助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场"的关系性解构,分析"场"中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排斥力与吸引力。提出加快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使高校体育回归学生生活世界;树立"场"思维意识,从关系角度统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各因子协同发展;纠正高校体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增强体育生活化吸引力;实事求是,突出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校本特色。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时代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培养跨世纪高质量、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这种新型人才不仅需要良好的智力、健康的体魄,而且需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中学体育教育作为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而且还能调节学生情绪,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中学体育教学应及时转变理念,以育体为重点,转变为育体和育心双管齐下,将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用以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实现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19.
快乐体育教学法运用于高校乒乓球课教学中,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为终生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调查 ,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为改进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贯彻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针 ,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