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保辜制度起源较早,但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却是唐代的事。现存的《唐律疏议》中规定了保辜的类型、保辜适用的范围、保辜的期限、损伤程度的界定、伤害人处罚的规定等一系列问题。讨论唐代保辜制度对上述问题的规定,可以深入分析唐代保辜制度自身的特点,可以透视其立法基础,这对当前的学理研究和刑事立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保辜制度是我国古代一项极具特色的法律制度,在唐代臻于成熟。保辜制度的目的在于确定伤害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具有对受害人进行保护、对加害人赋予悔改机会以平稳修复社会关系的深层内涵,从某种意义上其与当代的刑事和解制度的目的有着一定的相通性,对于完善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具有积极意义。借鉴唐代保辜制度理念,可以从扩大适用范围、增加审查起诉阶段观察期、加大司法机关参与力度、实行执行阶段保证人制度等方面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3.
赵晶 《保定学院学报》2011,24(5):60-63,82
在征诸传统法文化以论证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正当性的研究中,存在一些对史料进行片面解读与过度诠释的情况:如未妥善解决中国古代的刑事与民事的区分问题,从而有混淆民事调解与刑事和解之嫌;又如过度诠释保辜制度,因为无论是从该制度见诸记载的最早文献出发,还是立足于作为传统法典代表的《唐律疏议》及吐鲁番出土文献所见的案例,皆无法推出保辜制度与刑事和解之间存在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4.
近来读到霍志军先生的《唐代御史制度与文人》,这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唐代御史与文学》的基础上后续研究的又一部成果。早在作者2007年赴陕西师范大学跟随著名唐代文学研究专家傅绍良先生攻读博士学位之时,其就有了一个更为长期、宏观的研究计划,因为"唐代御史与文学"本身就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厚的选题。  相似文献   

5.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兴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茶文化的兴盛是对历史上茶文化吸收和发展的结果。茶文化在唐代的最终形成,决定着唐代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饮茶风气的普遍、陆羽《茶经》的问世、大宗茶市的出现、茶税制度的建立、饮茶习俗的外传等都说明了唐代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6.
唐代谏议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它以较完善的体制,将谏议活动规范化,使之成为一种重要的行政手段。这些规范,大多存于《唐六典》、《唐会要》中。由于唐代诗人大多有谏官经历,其诗歌也涉及唐代谏议制度的规范问题,有些能填补史载之空缺,月给谏纸、谏囊献书、避人焚草等即是如此。它们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唐代谏官的参政议政活动,而且还为完整认识唐代谏议制度提供了直观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辉煌时期,也是监察制度发展完备时期。唐代为预防腐败,保证官员廉洁履职、恪尽职守,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备的监察体制,御史台即为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唐代地方也制定了相对完善的监察制度。唐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完善和变革创新,对唐代的反腐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监察制度自秦汉创立,在隋唐时期得到重大变革,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御史台制度。特别是唐代的御史台机构完整,所属台、殿和察三院分工明确,制度健全,职权扩大,对唐代的发展与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唐代御史台制度的发展历程出发,简述其机构设置和主要职能,并结合我国现行监察制度的实际去寻找一定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前人的有关论述论证了唐代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对《文选》诗歌的学习和借鉴 ,肯定了《文选》诗歌对唐诗繁荣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秦汉刑律将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区分为斗伤人、贼伤人、殴伤人,有清晰的入罪标准和保辜规定,在量刑时考虑到了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的亲属、尊卑、上下级关系:对卑幼、下级处罚重于普通人,对尊长、上级的处罚则轻于普通人.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论述体育教学美,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美的观念,美的思想和美的表现能力,塑造人体美和心灵美,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解释学的理路,对理学崛起过程中的问题意识进行了具体考察,依次分析了古文运动、经学复苏与理学奠基三个阶段思想先驱的致思趋向,从而认为超越追求与现实关怀如何统一的问题就是理学的问题意识,也是推动理学发展、演变乃至分化的基本坐标.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这一超越追求与现实关怀如何统一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把握理学并借以推陈出新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体育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1  
采用数理统计法,测定对比法,结合教学实践和相关理论依据,对天津大学学生体育教育效果现状进行分析.构建科学的体育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以学生体育效果评价的若干理论问题和个体评价标准为研究方向,对学习评价指标的设计,评价的目的与内容,评价的方式与评分方法以及结果进行初步的实践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艺术散文理论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主要表现在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为核心的艺术散文理论的确立。"独抒性灵"直接在人的心灵与艺术之间架起了桥梁,强调了散文表现思想感情、观照内宇宙世界的功用,它标志着明清艺术散文从本体的高度确立了表现的艺术本质,构筑起自己的基本理论;"不拘格套"以无形之形为己形,以无法之法为己法,它标志着明清艺术散文从本体的高度确立了以"散"为主的形式特征,构筑起自己的形式理论。理论是自觉的代表,是成熟的标志,明清艺术散文理论的自觉,充分显示出明清艺术散文所抵达的成熟之境。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常武地区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后的学校体育教学的效应情况进行探析,结果显示:校领导不仅重视体育教学并且对执行《教学大纲》态度正确,体育教师积极性得到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得到增加,体育教学场地设施得以改善。但在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存在着“应试现象”。  相似文献   

16.
单元是课程教学设计中最基本的一个层次,体育教师习惯于过去平均分配课时或者按照教学指导书或教研员指导的要求安排课时,这一习惯体现了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安排缺乏自主思考。在广大体育教师了解新课程、理解新课程、投入新课程改革和运用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的背景下,在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从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的角度,分析和探讨进行单元教学研究的意义,单元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体育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在实践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其目的是让体育教师明确认识到进行单元教学研究的意义,帮助体育教师寻找能够解决自身问题的合适的课程措施与教学策略,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适应转化的过程,诊断和发展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唐代社会上层,当部分人纷纷营建豪宅美第、奢侈浪费渐成风气的同时,却有一部分人反其道而行之,甘愿选择陋室而居,构成唐代特有的陋室文化现象.透过这个现象,我们不难发现,人在陋室,心系天下是部分唐人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生活境界;陋室又是部分唐人博取声名、完善自我的一个载体;同时它也是唐代法令制度的产物,是唐代中后期社会不稳定等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培 《职大学报》2005,3(3):108-110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保障制度极不完善的国家而言,解决好社会保障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社会保障基金积累模式的选择和社会保障基金入市等方面的问题,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前人对周代命氏方式众说纷纭,周代命氏方式应大体分为10类,包括以国、以邑、以字、以官、以名、以居、以谥、以爵、以身份、复氏诸种。并考订了各种命氏方式的产生根源和应用规则,对前人的某些误说进行了订正。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商丘师院体育系学生习武动机、态度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商丘师院体育系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复杂多样,层次清晰;学习武术的情绪高涨,但对武术的认识不足,存在片面性,缺乏足够的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