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通假字古汉语的书面语言中,常用同音或近音的字(借字)替代另一个字(本字)使用,这种现象叫“古汉字通假”。通假字中,“本字”与“借字”纯属语音上的联系。绝无意义上的牵连。例如“小惠未偏,民弗从也。”(《曹刿论战》)偏同“遍”,意为“普遍”。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  相似文献   

2.
假借是通过音同音近替代而产生字义的孳乳,一“字”而生数“义”,本义和假借义都依附在同一个汉字上;通假则是放着现成的正字不用而借用音同音近的别字,其本质特征是依声借字。假借字在表意文字中引入了表音的因素,节省了文字数量,但影响了汉字的因形解义,增加了理解的难度;而通假字则纯粹是先秦两汉人不规范用字造成的,它掩盖汉字形体与意义的联系,易造成书面混乱,影响文字交际功能。但其求简性和引导文字以音会意的历史功用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学中提出了古汉语通假字的问题,这里就谈谈古字通假的一般特点及其通假用字的规律,以供参考.一所谓古字通假,是指在古书中出现的用同音或近音字替代本字使用的一种现象.“通假”是某字通用、借用为另一字的意思,所以“通假”也叫作“通借”.被借用的那个字叫作通假字,把所借用的意义叫作通假义,如: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郧阳”之名出现距今不足600年,它未曾作过市名;“郧县”并不年轻,其名问世早于“郧阳”200年;“郧县”得名“郧关”,“郧阳”之名由“郧乡”、“郧县”而来;“郧”字并不很生僻,将郧县更名“郧阳县”既有历史意义,亦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古音通假”是古人用字的一种灵活方法。在阅读文言文时,常遇到这种现象:句中隐去了该出现的字形,出现的却是与它的意义毫不相干的同音或音近(指古音系统)的字,这就是“通假”现象。隐去的字,叫“本字”;出现的代表字,叫“借字”;借字本身的最初意义,叫“本义”;在句中所代表的意义,叫“假借义”。如《楚辞·国  相似文献   

6.
文字通假,在文言文中是常见的现象。通假,就是借用音同、音近的字来替代本字。例如:借用跳蚤的“蚤”字来替代早晨的“早”,其中被借用的“蚤”叫做通假字,被替代的“早”字叫做本字。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很多,如:厉通砺、被通披、涂通途、距通拒、旁通傍等。在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字声旁一般分为同音声旁和非同音声旁。非同音声旁因与其含旁字不同音而被各路专家判为“都不表音”,并失去表音功能。文章分类描写了非同音声旁在含旁字中的表音实际,通过统计研究,认为非同音声旁并非“都不表音”,经过处理,其中至少有142个非同音声旁所带的749个相同读音的含旁字,能按声旁音读准字音。  相似文献   

8.
写诗讲求押韵,这是古今共守的原则。但是“时有更革,音有转移”,语音在时间的长河中会出现新的分化,也会出现新的融合,古代同音的,后来可能不同音;古代不同音的,后来可能同音。因而古诗的韵脚字也会出现古代押韵,后人读来不押韵的情况。为了便于吟哦讽诵,上口顺耳,便有人临时改变韵脚字的读音,注上协韵。此叶音法一出,后人竞相效尤,以至今日古诗词读本中韵脚字的注音很不规范。笔者检索了最近出版的几家有注音的中小学古典诗词读本,注音时多有用叶音法。现在对几家读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生必背优秀古诗》,简称《必》;青岛出版社《小…  相似文献   

9.
在益阳话中入声仅仅是一个独立的调类,不具备中古入声“促”和“塞音尾”的特点,但它把中古入声完整地保留下来。中古去声字在益阳话中清声母读阳平,浊声母读去声,但有许多去声字向入声转移,如清去字“课”与入声“壳”、“阔”同音,浊去字“助”与入声“族”、“促”同音。这种古去声字向入声转变、迁移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去声变入”。本文首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发现在益阳话中有75.5%的古去声字倾向入声。然后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原理分析,认为这是益阳话受长沙话、普通话长期影响渗透的结果。最后指出这一现象对益阳话声调系统的影响:它不仅使益阳话的入声发生性质变化,而且会促使其消失。  相似文献   

10.
《辞海》2416页给通假字下了个定义:“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也就是说,古人在行文的时候,有时随手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甲字来代替应写的乙字。如《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早晨的“早”却写成了“蚤”。之所以写成“蚤”,只是因为二者声音相同。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古人写了别字。何谓“同源字”?王力先生下的定义是:“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叫做同源字。”它的特点是:“常常是以某一概念为中心,而以语音的细微差别(或同音),表示相近或相关的几个概念。”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对“旧读”和“古音”的认识和理解比较模糊,并导致了用汉语拼音拼注“旧读”的错误做法和“古音可读”的错误观点,因而有.必要从“旧读”的来源、字(辞)书对“旧读”的处理以及古音的拟音的实质等方面来分析“旧读”和“古音”,并从语音规范的角度探索出对待“旧读”和“古音”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2.
清代钱绎《方言笺疏》中的“古同声”是用来沟通两个或两个以上被训词意义关系的声训法。“古同声”具体表述形式大同小异,但其涵义基本一致。大多数“古同声”具有比较近的语音关系。这说明钱氏运用“因声求义”这一理论武器进行训诂实践,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 ,人们对“旧读”和“古音”的认识和理解比较模糊 ,并导致了用汉语拼音拼注“旧读”的错误做法和“古音可读”的错误观点 ,因而有必要从“旧读”的来源、字 (辞 )书对“旧读”的处理以及古音的拟音的实质等方面来分析“旧读”和“古音” ,并从语音规范的角度探索出对待“旧读”和“古音”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4.
“巫”、“武”与“舞”同源试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的特点是形音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量研究已经证实,早期汉语中语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其意义上也多有联系,可能由同一语源滋生。文章从语音着手,结合字形分析和古代文献的用例情况,试着论证了“舞”、“巫”与“武”是一组语源上同源的同源词,同时这种联系也再次证明了词汇系统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宜州官话是宜州市的主体方言,有20个声母,39个韵母,5个声调。主要特点是,非组有读[h]和晓组有读[f]的,精知庄章四组合流按今韵母洪细分配,见组可以跟齐齿、撮口两呼相拼,并有腭化迹象,四呼分明,有[m?]韵尾,桓韵舒声读[o],深臻曾梗摄合流读前鼻音。同音字汇收单字4400余个。  相似文献   

16.
用古代的韵文材料研究古代语音,是汉语语音史研究一种重要手段,我国古代丰富的韵文资料为这一研究提供了可能。戏曲作为一种口头传唱文学保存的语音信息更加丰富、可靠,本文选取了明代邳县的一位南曲作家作品,通过对其作品用韵情况的分析和研究,对比《中原音韵》、现代方音,说明该地点在明代的实际语音情况,为近代汉语史研究提供一条线索。  相似文献   

17.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里提到了音转。从中可以看出段玉裁关于古韵研究的方法。音转是随时间的改变字所属的韵部发生改变,而合韵是相邻韵部的字可以通押的现象,音变是相对正音而言,是同—韵部不同韵之间的由于发音方法的不同而区别的。  相似文献   

18.
宾阳客家话在当地称为新民话.语音跟梅州话相同的是: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和塞擦音时基本读送气音;假开三与假开二的主要元音相同,都是[a];没有撮口呼;声调6类,平入分阴阳,上去不分阴阳;少部分全浊上声今读阴平.跟梅州话不同的是:精组少数字读舌尖中音[tth];心母和部分邪母、生母字读边擦音[f];精见晓匣诸母读塞擦音或塞音的送气音;流开一读[£i];较多的全浊去声字今读上声。  相似文献   

19.
在江永音韵学"三书"中考察审音,可更加清楚地看到审音在古韵分部中的突出地位。在全书皆审音的《四声切韵表》中看江永的古韵分部,可以分出平声(赅上去)十三部,入声八部,各部内容更为详尽。详考江永的审音,可知审音与考古互补。经审音而得的入声韵是独立的分部,但没有形成综合性的"阴—阳—入"三分相配的音转系统。  相似文献   

20.
《上博简八》中存在大量的通假字,这些文字的借用现象是研究上古语音的可靠材料。文章对《上博简八》中的143对通假字从语音关系上进行了探讨,归纳出古音通假建立在音同音近的基础上并且以音同为最佳,通假中韵同的数量大大高于声同的数量等结论;最后讨论了余母复杂的通假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