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偶,是中国文学语言中的一朵奇葩。它是用结构相似或相同的语句成双作对地组合在一起,用来表达两个相反、相似或相关意义的修辞方式。对偶的基本特点是语言要素的均势对等,其形成动因和机制是认知心理学上的“对称性原则”。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散文集,《尚书》历来号称难读,韩愈曾有“估屈聱牙”之说,谭家健在《先秦散文纲要》中用“大都比较质直”,  相似文献   

2.
对偶是汉民族独特的修辞方式,学人们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对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从对偶与中国古典诗文的关系、对偶与汉语及语言学的关系、对偶辞格特点及与汉文化的关系三方面梳理和阐释近10年对偶研究的现状和收获,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期为对偶研究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姜濛  云红 《科教导刊》2020,(1):25-27
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是贯穿中医典籍的重要概念,不仅体现在阴阳、寒热、虚实、表里等中医理念,也体现在其语言所运用的对偶修辞特色。本文通过对比《伤寒论》两种不同译本中对偶修辞格的英译,分析探讨了适用对偶修辞的英译方法。研究发现,为了保留对偶修辞格句式匀称、工整的表达效果,英译时可以选择同样整体、流畅的句型,适用的英译方法包括:(1)保留对偶辞格;(2)用连词衔接;(3)并列串对。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对偶辞格三大特征——对称性、装饰性和完形性为框架,分析《菜根谭》中文的语言对称、装饰、完形之美,并采用译文与原文对比方法,探讨蒋坚松《菜根谭》英译中对偶句式在对称性、装饰性以及完形性方面的再现情况及其对对偶辞格英译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对偶辞格三大特征——对称性、装饰性和完形性为框架,分析《菜根谭》中文的语言对称、装饰、完形之美,并采用译文与原文对比方法,探讨蒋坚松《菜根谭》英译中对偶句式在对称性、装饰性以及完形性方面的再现情况及其对对偶辞格英译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谟"体是生成于诸侯朝聘天子之礼的.<皋陶谟>是春秋时人面对当时诸侯朝聘天子之礼的崩坏,而欲建构新的政治组织结构,托之于上古的舜与大禹、皋陶的一次朝聘之礼,以君臣问对的方式对西周诸侯朝聘天子之义的当下诠释,体现出了周公礼乐为治的精神和原则.  相似文献   

7.
《三国演义》是一部运用汉字修辞方式很有特色的古典名著,它运用了拆字、并字、增笔、联边、借形等五种汉字修辞方式;《三国演义》中的汉字修辞具有鲜明的特点:所使用的汉字修辞方式比其他古典名著更为丰富,具有含蓄、形象具体、强调突出等多样化的修辞效果,还有塑造人物性格,艺术地推动情节发展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8.
借助相关数据之比较、众多种类之列举,具体剖析《左传》对偶运用的艺术特色,以期为其语言风格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比喻是一种历史最悠久,运用最普遍的修辞方式.因其具有清新自然、生动形象、新颖奇特的特点.因而历来为人们所喜爱.钱钟书先生对她更是情有独钟.《围城》中的比喻融聚智慧、饱含哲理、活泼生动、幽默风趣.作者把内心深处的深刻感受、人生体验和对时世的态度不露痕迹地用比喻外化成文学语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钱钟书式的比喻".《围城》这部作品历来都脍炙人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里面的比喻生动形象、巧夺天工,极大地满足了读者们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0.
总结礼仪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尝试让修辞认知重构礼仪课教学课堂的基本框架,探索提炼出礼仪课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可参照性。  相似文献   

11.
修辞策略是修辞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包括交际活动、交际目的、适应、修辞手段、谋略设计五个要素,文章仅对引起极大社会轰动的小品《不差钱》之修辞手段的巧妙运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作为以记言为主的"言经",<尚书>的主体部分为夏商周三代君王的政治演说.其中<周书>部分,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具有成熟修辞技巧与手段的记言作品,堪称"文言之始,记言之祖",展示了周初说理散文的艺术成就.而这种成就的取得,与周初礼乐活动及礼乐活动的早期形式一一原始宗教祭祀活动的影响密不可分.我们利用语源学的研究方法,借鉴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早期宗教祭祀活动是<尚书>修辞的直接源头,决定了<尚书>修辞的基本特征,影响到<尚书>文体特征的形成,进而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离骚》的逐句分析,对该诗所涉及的错综、迭映、转类、反诘、对比、异语、联边、借代、叠字和感叹等十种修辞方式及其作用进行了探讨。这对于进一步理解《离骚》卓越的艺术成就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荀子是先秦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一书是先秦儒家思想集中的表述.在<荀子>书中,不仅其思想彰显智慧的光芒,其语言艺术更是与思想相得益彰.具体到修辞艺术而言,其独具特色的比喻艺术,自然浑成的对偶和整句与散句相结合的技法,于今很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作为湘西系列小说的典型代表,《边城》表达了沈从文对理想人生形式的情感诉求,同时开创了别具一格的诗化抒情小说的文体形式,从整体上呈现出清新柔婉的美学风貌。本文试从沈从文的人生观和美学观两角度入手对文本进行广义修辞学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王永莉 《文教资料》2014,(13):11-12
对偶是中国传统美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诗词向来被视为复杂对偶的典范。其实除了诗词以外,在小说和戏曲中对偶美学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以小说《金瓶梅》的场景设计为研究对象,从文体对偶和情境对偶看作者是如何践行对偶原则及对偶的出色运用使小说的行文结构和情节推进变得更曲折有致、波澜壮阔的。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是著名的语言大师.他擅长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塑造形象、刻画人物.本文通过分析鲁迅小说《药》中所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以此来展示鲁迅先生高超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8.
科学有效的方法是一门学科发展兴盛的必要条件.清代古韵研究之所以走上科学化、系统化的道路,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取决于清代古音学家总结的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现结合今文<尚书>用韵研究的具体应用,系统介绍古韵研究的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夸张修辞是一种典型的修辞认知,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大量的夸张修辞,尤其是数量夸张,在畅发诗人的主观情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大量译例,本文总结了古典诗词中夸张修辞的两种主要翻译策略,即再现和弱化删减,其中前者包括移植再现和改造再现。再现策略属于从修辞认知到修辞认知的转换,译文的文学性与原文基本相当,弱化删减则属于从修辞认知到概念认知的转换,译文文学性有所降低。考虑到译文本身的文学性,提倡设法再现原文的夸张修辞,以保证译文本身是一个生机灌注的整体。  相似文献   

20.
"尚情"原则是《世说新语》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修辞精神原则,它贯穿全篇始终,指导着文章的创作思维与表现的模式。文章分析了该原则的两个内涵:"辞以情发、情寓辞深"和"深而不诡、修而有节";总结了它所蕴含的三种精神,即"情深无邪"、"情深无限"、"情深无忌"。期望探讨此题,借以推动中古时期的汉语修辞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