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简·爱的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爱作为十九世纪的新女性形象,征服了万千读者。本文试从简·爱身上野性与人性的矛盾统一来论述简的爱。简身上的野性根源于人性又共鸣于人性。“爱”完善了简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没有爱,教育的阳光就无法照射进学生的心灵。有了教师这种爱的力量,才能强烈地影响学生,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诚心诚意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和谐,问题和矛盾便迎刃而解。实践证明,教育的全部智慧就是爱。  相似文献   

3.
<正>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所谓同一性就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而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严”与“爱”是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对矛盾。二者既互相依存又互相排斥。“严”是“爱”的表现,“爱”是“严”的前提、基础,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动力。爱之深、求之严,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爱相济。  相似文献   

4.
《简·爱》和《呼啸山庄》两部作品都探索了自然之爱、文明之爱与社会之间的依存关系,以批判现 实主义的手法揭示了自然之爱与文明之爱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通过凯瑟琳的悲剧和简·爱的幸福结局阐释了 自然之爱虽然独具精神魅力,现实生活中,文明之爱终将获胜。  相似文献   

5.
爱的利润     
心灵的距离取决于爱心的温度。--题记
  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是爱,我用一颗真诚的爱心使两名发生矛盾的学生各得其所:一个找到自信,由弱小变得优秀;另一个被感化,成为老师的助手。我用爱经营得到了教书育人的最高利润。  相似文献   

6.
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一般说来,教师爱好学生容易,爱潜能生比较难.潜能生普遍存在着三大矛盾:有自尊和自尊心得不到尊重的矛盾;好胜和得不到取胜机会的矛盾;上进心和知难而退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克服偏见,给潜能生应有位置,给潜能生更多的关怀和进步的梯子,把更多的爱洒向潜能生  相似文献   

7.
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南方面临社会的全面变革。在变迁的社会中格里尔生家族的后代爱米丽与杰弗生镇上的居民陷入各自的矛盾与困惑中。本文从福克纳的思想和时代背景出发,论述了《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一文中各个角色的矛盾,揭示了这些矛盾的本质和原因  相似文献   

8.
杜保青 《职业技术》2006,(12):241-241
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一般说来,教师爱好学生容易,爱潜能生比较难。潜能生普遍存在着三大矛盾:有自尊和自尊心得不到尊重的矛盾;好胜和得不到取胜机会的矛盾;上进心和知难而退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克服偏见,给潜能生应有位置,给潜能生更多的关怀和  相似文献   

9.
爱的教育其实最基本的教育,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我们要取舍得当之下发扬民族文化,这样避免误解以及矛盾。因此爱的威力需要挖掘和提倡,本文浅析了藏民族的爱的教育方式和观点。  相似文献   

10.
父母钟爱孩子,孩子需要父母的爱,爱是父母和孩子身心的需要。怎样去爱孩子,给孩子以怎样的爱,才是爱在点子上?这是很多年轻父母最关心的问题,然而又是难以在有限的篇幅里讲清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具体事情,  相似文献   

11.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爱米丽的怪异行为,历来都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尝试应用Oaklander对尼采价值观(上帝死了)的解读去探索爱米丽小姐的悲剧命运,寻找她怪异生活的本源。通过分析她的客观价值、客观价值被打破之后做出的自由选择及做了自由选择后产生的困惑和矛盾,得出爱米丽怪异的生活是因她打破了一切束缚自己的客观价值之后产生的矛盾心理导致的,即由上帝死后的困惑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直把“爱满天下”作为自己的一生奉行的格言,而斐斯泰洛齐也曾指出:教育的主要原则也是爱,爱是教育的灵魂。那么爱学生,怎么爱,这成了当今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一方面是对理想状态的憧憬和呼唤,一方面是操作方式的捉襟见肘,在现实和理想的矛盾纠结中,教师之爱如何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艰难之旅?  相似文献   

13.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浸透着爱·摩·福斯特二元对立的矛盾思想,一方面他肯定社会力量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他又怀疑和否定,并期望突破规训、享受超然独立的自由生活。本文试从"规训"和"自由"两个层面来分析福斯特的二元悖论思想,从而领悟福斯特矛盾的创作理念及其独特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让爱永恒     
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神奇的力量。爱,如春雨,播洒在每个人的心间,催生着希望。世上有万般情感,但倘若逐流溯源,源头必定是爱1912年,“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触冰将沉,由于救生设备有限,有人提出让老人、小孩和妇女先上救生艇。这是怜惜、保护弱者之爱。一艘救生艇最后抱上去两个小孩子已经满载,不能再带走他们的妈妈了。看着即将永别的亲生骨肉,她绝望地痛哭起来:“我是他们的妈妈呀!”这是出于母XIANG爱。这时一位女士毅然走回了“泰坦尼克”号,换孩子的妈妈上了救生艇,只留下一句话:“孩子不能没有妈妈。”世界在那一刻静默。多么平凡…  相似文献   

15.
《纪念爱米丽的玫瑰花》中爱米丽的悲剧是由她身上的“窈窕淑女”观念和传统妇道观及其它因素所致。小说不仅描写了爱米丽的悲剧,而且反映了福克纳表现在小说中的矛盾和困惑。  相似文献   

16.
爱是永恒的主题,爱能使人产生力量,爱能化解一切矛盾。爱学生,不仅是作为教师的基本的职业道德,而且还能保持师生良好的关系。不爱学生,也会得不到学生的爱,这样的恶性循环,如何能够取得教育的成功!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首先是亲其师,之后才是信其道。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一个不爱学生的教师,是很难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是很难进行知识的传授的。这样造成的后果,是教师很难把教学  相似文献   

17.
爱与不爱     
1爱的时候,彼此深情付出。不爱的时候,彼此深切懂得。进一步是爱,退一步也是爱。如此,才不枉深沉地痛过,不负深刻地爱过。2一个人,能沉溺地爱,也能痛快地不爱,才是具备了完整的爱的能力。不是所有的爱都能到最后。爱到不能爱,爱到不必爱,也会是爱的一种结局。能在深爱中清醒地放手,才能在不爱中理智地为彼此松绑。  相似文献   

18.
蜜蜂想得到花蕊里的蜜糖,就必须消耗自己短暂有限的生命。一个教师要想得到孩子们的爱,就必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师生心灵沟通的首要条件就是给孩子以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一旦当孩子感悟到老师真诚地爱他时,就会激起他幼小心灵深处的火花,把老师视为最可信赖的人,毫无保留地将心灵的大门向老师敞开。如果说教育是触及心灵的交流,那要  相似文献   

19.
爱是给予,爱是分享。 2008年的5&#183;12大地震,让我们付出了很多的代价,但是学会了什么呢?就是学会了分担痛苦和分享爱的快乐。一场苦难让人觉得爱不是索取,而是给予。当他能给别人爱的时候,他就长大了。其实我们今天都在说,人人都是喜欢被爱的,人人都是渴望被人爱的。但是,爱是给予,爱是分享,当我们能去爱别人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有了力量。  相似文献   

20.
反抗与眷恋离弃与不舍--评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玫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福克纳著名的短篇小说,主人公爱米丽同时具有传统的维护者、囚徒、受益人和反抗者多个身份。文章拟从分析这些矛盾对立的身份入手,揭示处于历史十字路口的南方人矛盾的精神世界,探索这种矛盾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