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高考》2010,(5):50-50
顾维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相似文献   

2.
顾维钧是现代中国名的外交家,他主张自主外交、超党派外交和和平外交。分析顾维钧与中国现代外交,探讨个人、外交与国家命运的关系。外交官的事业,并不是建立在个人奋斗的基础上,而是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只有国家的强盛,才能根本改变外交状况。  相似文献   

3.
近代外交失败与民国职业外交家勃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立足于近代外交失败的主观因素,诸如外交人才的稀缺、外交知识的贫困、主权观念朦胧、外交政策缺乏连续性等,考察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历程,探讨民国职业外交家群体形成的因果关系,并对晚清和民国两代外交官作一概要评论,以便人们观察两者之间的素质差异。这些或许对当代外交官的培养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顾维钧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职业外交家和国际政治家,亦是人类追求和平与秩序,公理与正义的代表。其国联外交思想之发生,发展及其具体运作与现代国际政治的基本走势密切相关,但却难以因应三十年代中国国内特定的政治环境,故遭到时人乃至后人的强烈批评,本文将对之进行重新审视,以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估价。  相似文献   

5.
顾维钧作为民国著名的职业外交家和国际政治家,其一生参与了诸多中国及国际重要外交谈判,而现实主义则是其成功之要道,且因应了现代国际政治运作的取向.谈判作为外交最基本的方法,极彰显地展示了顾氏现实主义之外交思想.正是之故,本文以其为切口,作一探讨,以为当代外交家可资参照的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6.
顾维钧是民国时期外交界的领袖人物和享誉世界的职业外交家 ,中西两套截然不同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并存于一体 ,使他的思想、信仰、个性显得格外扑朔迷离 ,难以把握。本文将从其模糊的政治个性、固有的超党理念以及早期确立的“赖美为助”思想等层面 ,对其两次卷入国内复杂的政治纷争的因果关系进行解构 ,并以此揭示民国历代政府之政情  相似文献   

7.
作为当今世界超级大国的美国,其外交战略对国际社会有着重大的影响。而奥巴马政府所提倡的多边外交战略同样吸引了众多目光的聚焦。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奥巴马政府多边外交战略的调整将对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整个世界格局的变动。  相似文献   

8.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外交,并在这一重要舞台上不断取得成果,尤其是已过去的2006年,更被誉之为中国的“多边外交年“。本文重点论述了上海合作组织这一中国多边外交的成功模式,并认为随之成功发展,中国会越来越积极地发展多边外交,为保障地区安全与稳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历史告诉我们,在世界格局形成的过程中,多边外交是至关重要的。回想一下,威斯特法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体系都是多边外交的产物。在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中,也举行了多次多边会晤,有苏、美、英首脑的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晤。然而,20世纪末两极格局的解体不是通过战争方式而是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的,这就决定走向新格局的过渡时期时间会很长。而多边外交在走向新格局的过渡时期的作用会进一步上升。今天,我国主要领导人的外事活动中,多边外交占了很大一部分,就反映了这一趋向。  相似文献   

10.
"多边舞台"是中国外交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中国外交而言,中国外交理念的演进、中国国家身份的嬗变是战略性多边主义的研究重点;中国与区域及全球制度的关系,以及国际制度对国家的影响是制度性多边主义的研究重点.中国的多边外交历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60年中先后经历了复杂多边外交、有限多边外交、建设性多边外交等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11.
金砖国家机制是中国多边外交的新平台。在中国看来,金砖国家机制既是金砖国家之间加强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舞台,又是凝聚发展中国家、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新兴大国集团,还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力量和国际体系的积极建设者。金砖国家机制对中国的多边外交具有多重的战略价值,充分利用金砖国家机制对于丰富中国多边外交的理论和实践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中国需要准确把握金砖国家机制的发展趋向,推动金砖国家机制发挥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顾维钧是民国时期杰出的外交家,也是同时期世界上著名的外交家之一,他几乎参与了民国初期一切重要的外事活动。在他的外交活动中,他一直奉行"联美制日"的外交思想,力求最大限度地维护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保证中国的国家利益。他以国家利益至上,在外交舞台上既坚持原则又不乏灵活性与创造性的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很早就参加了多边外交活动 ,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 ,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改革开放后 ,特别是冷战结束后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多边外交活动 ,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多边外交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受现实外交议题和国际学术思潮变化的影响,民国外交人物研究出现了明显的转型。这种转型拓宽了研究视域,但也有偏离政治史核心的倾向,因而逐渐显得后劲不足。构建一种以政治史为核心的多层次、多维度立体式动态研究框架,将求实、求真、求善与致用结合起来,以跨越现有政治史研究的“峡谷”,或许是突破民国外交人物研究瓶颈的一...  相似文献   

15.
多边主义主要包括多边机制与多边外交两个层面,其形态表现为全球多边主义、地区多边主义、跨地区多边主义、同盟多边主义、大国多边主义以及货币多边主义、贸易多边主义等,现已运用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环境等各个领域.多边主义作为一种组织形式极高的制度自身具有独特的组织原则,如共同利益原则、广泛遵守原则、合法性原则、平等性原则等,并且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与价值也越来越突出,同时也存在着机能不良与功能不足的缺陷,已成为国际社会以及中外学术界和外交界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合作成为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多边外交相对于其他外交形式来说,具有多边性、公开性、包容性和平等性等特点,决定了多边外交在促进国际合作中具有巨大的优势;但是,由于受到当今国际现实的约束,多边外交局限性也是不可忽略的.多边外交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受到权力因素和国家利益、数量和主权国家能力的影响,因而多边外交相对于双边外交和秘密外交而言,效率低下,执行困难并且稳定性受到影响,具有集体行动的难题.这些对中国参与多边外交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多边外交成为中国外交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参与建立中非合作论坛。本文共分三部分:一、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的背景分析;二、中非合作在战略、政治、经贸三个层面上的意义;三、从中非合作论坛看中国的多边外交之特点。  相似文献   

18.
顾维钧在民国北洋、南京政府期间“联美制日”统战外交的核心是以美国为重点、同时也争取联合英、法和苏联及一切能够联合的力量、以达到维护国家主权、废除各国不平等条约和制约日本的目的,从而在修约运动中逐步争得了中国的权利和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之前 ,中国并无近代意义之外交。礼部和理藩院乃是以居中驭外之“天朝”或“上国”为理念 ,为接待藩邦、属国或外国贡使而设立 ,其本身是以“上国”与“夷狄”之间不平等关系作前提 ,体现了“天朝至上”的深层文化内涵。此种格局至道光咸丰年间为东来的西方人两次以炮舰所破毁。西方列强用炮舰向中华帝国表明 :他们不是贡使 ,他们是执行其国家之使命 ,通过外交途径订立不平等条约。中国传统对外关系自此而失衡 ,此项失衡则导致中国丧权失土 ,铸成百年之痛史。与此同时 ,西方近代外交知识的输入 ,促成中国近代外交意识之萌芽 ,逐渐超…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中国面临着经济发展的紧迫性和国家安全不确定性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以建立政治(军事)互信为理念,开展了与周边以及世界其他地区集团和国家的多边外交,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多边外交的区域国际制度平台.中国的多边外交正在给中国带来比较稳定的周边和国际环境,为中国的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