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师送我們回家”是初小語文第二冊第二部分“学?眴卧锏牡诹n,内容主要是说老师关怀小朋友,小朋友們敬爱老师。通过教学,除了要小朋友学会课本上的生字生詞外,还要求儿童多練习朗读,从朗读中体会課文的思想感情,并結合貫彻小学生守則第11条,教育学生敬爱老师。根据課文要求及我班儿童的具体情况,我准备用四个課时教完这一課。第一課时,要求儿童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并認識送下午、雨、路、滑、远六个字詞。(几字在第一冊已教过) 教学开始,我准备从本校放学的情形談起。問小朋友:每天放学的时候誰送你們回家?在小朋友回答  相似文献   

2.
小学語文課,教时少,教学时間紧,教师惟恐学生不理解课文內容,对作品的分析是很重視的,但是放松了詞汇教学,因此在学生考試中、作文里造句毛病多,尤其是解釋詞語感到很困难。我們发現了教学上的这一偏向,加强了詞汇教学,有如下几点作法和体会。一、要全面恰当:在小学語文課教学中,不但要求教师把詞汇教学貫串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去,而且要全面而恰当的講解詞語,使新詞为学生正确掌握运用。在詞汇教学时,最容易犯的錯誤是講简單了,学生不懂,造句吋用詞不当。例如“姓鮑的孩子”一課  相似文献   

3.
識字是閱讀的基础。教兒童識字是小学語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小学低年級的閱讀教学,应以識字为重点,但中、高年級也应加强識字教学。識字教学不能孤立地进行,字詞的出現或講解,必須紧紧与教材、与日常生活結合起来,这样兒童才容易接受了解。加强兒童对字詞的練習,运用的訓練很重要;这样他們学的字詞才巩固,才能灵活运用,从而提高閱讀和表达能力。根据兒童的語言基礎,不同的詞,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出現和講解进行詞汇教学是为了帮助兒童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而通过課文內容,又可以帮助兒童更好地理解詞汇的意义。因此,对那些阻碍兒童理解課文的詞,最好在課前講話中提出来講解,象很多的专用名詞,如瑞金、延安等,就用这个方法。另一方面,每一課中生字、生詞的多少是不一样的,如果把生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看图識字的教法,我試教了十年制小学語文課本第一册第71頁看图識字的教材《农民一双手》。这課教材是用一节課(35分钟)教完的。一共九个生字,六个生詞,学生一般都能认識。再用一节課进行复习,初步达到巩固。试教之后,有一点体会:看图能帮助識字,但是必須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发揮图的作用。为了发揮图的作用,我利用大幅挂图(与課本上的图相同)和課本上的图来帮助学生臥識生詞、生字。进行的步驟是: 第一步:出示挂图,簡单讲解图意,口头引出生詞。經过教学,赴学生見图能說出生詞,例如:看見耕地的图,能说出“耕地”这个詞。第二步:先在挂图旁板节生詞,利用图帮助学生識記;再閱讀課本,利用課本上的图来帮助識記。  相似文献   

5.
初小語文第一册今年仍采用1961年第七版。教材的稳定,为我們鉆研教材、改进教学創造了有利条件。本册教材从29頁开始編排汉字,可分为两个部分。从1至22課都是詞或詞组,也有少量句子,可分为四个单元,大致每单元有5課,每单元后面都有练习。从23課到40課是閱讀教材,分为五个单元,单元后同样有练习。  相似文献   

6.
过去我们教曆史,只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不教学生閱讀課文;学生上曆史課時,在课堂上坐着,呆呆地听教师的講述,也不去閱讀課文。結果,一課書講完了,学生只記得片断的曆史故事,对歷史教材囫囵吞棗,对生字新詞更模模糊糊,有的根本認不得,有的認識了不会寫不会講,这种夹生现象嚴重地影响了曆史教学的質量。为了改進曆史教学,提高教學質量,我在学校行政具体帮助下,上学期曾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努力,獾得了初步的經驗,现在報道如下,請同志們批評。 (一)在什么時候解釋曆史上的生字新詞?  相似文献   

7.
我們配合課堂教学,开展了以下的課外活动。“俄語輔导員”:这是教研組主办的一个学习园地。在这个园地上,老师們針对各年级俄語教学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典型問題,如“动詞(?)的意义和用法”等,写成簡短明确,既有理論分析也有实际例句的文章,对学生进行指导。“每日一語”:在同学們时常来往的地方設一黑板。每天公布一个詞或一句日常生活用語,便利同学学习。“俄語小剧”和“俄語歌咏”:利用同学学过的詞语編写戏剧对話,挑选俄語朗讀能力較好的学生,在課堂上排演。这可以激发同学学习俄語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上学期以来,我們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了字詞句和篇章結构的教学,要求达到字字落实,句句弄通,篇篇理解;对讲、讀、写、练等方面予以足够的重視,并紧密結合起来。 (一)讲透字詞句和篇章結构过去,我組很多語文教师讲授課文,都采用“三步走”的方法:先交代一下时代背景,接着分析課文大意,最后归納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对“怎样才算教好一篇課文”是有爭論的。有的认为只要讲清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就够了;有的认为必須“扫除文字障碍”和“发掘語言因素”。經过业务学习,并通过教师們  相似文献   

9.
1955——56学年度,我試教了初中一年級汉語、文学新課本。在参加全国語文教学会議期間和暑假期間,我又较仔細地学習了“初中汉語教学大綱(草案)”和“初中文学教学大綱(草案)”。在实踐和学習当中,我深深为汉語文学分科教学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感到兴奋;并且深深感到文学、汉語教学大綱(草案)規定的教材比原来的語文課本具有極大的优越性。然而我也感到它们还存在着不少缺点。这里,我仅就“初中汉語教学大綱(草案)”中所規定的教材分量及教学进度提出我个人的看法,我認为,这样規定有落后于学生知識水平的地方。首先,我不同意初中一年級学生用九个課时講汉語緒論編。因为,第一,緒論編有許多內容都比小学学过的知識还要淺显。例如,緒論里講到詞类时,只提出了名詞、动詞和形容詞;講到句子成分时,只提出了主語和謂語。事实上,学生在小学时学到的有关知識远远超过这些。此外“什么是詞”“什么是語調  相似文献   

10.
學校教育的基本方式是上課,認真的把課敎好,是小學敎師的主要任務。要把課敎好,首先要有充分的準備。 準備功課的第一點就是要精通課本。學校教育的內容是集中體現在各科所用的課本,這是我們教育兒童的主要工具。精通課本不但是要懂得字、詞的意義(雖然這也很重要),而其重點是在於要使兒童通過課文,學習到各科系統的知識和掌握着語文與計算所用的工具。忽視字詞意義的講解固然是錯誤的,若僅在字詞意義上打圈子也是不對的。據筆者所知,目前各地小學課堂教學上一個基本弱點,就在局限於字詞意義和枝節問題上的解釋,對課文的主題、知識本身的理解反而倒忽略掉了。教師為着使學生記得自己講解的字詞,先去查字典、詞典,根據字典的解釋,就在黑板上寫了一大篇的注解,學生就拼命的抄寫,然後死記不忘。有的教師生怕學生抄錯了,還要一本本的番閱改正;學生課外作業很多,教師成天忙着批改;至於是否真正能融會貫通,那是很少過問的。由於對課文內容缺乏充分的研究,教學的結果往往造成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見樹木而不見森林。  相似文献   

11.
我在教学工作中經常考虑两个問題:一个是学生实际,一个是教材实际。譬如我在讲讀《西瓜弟兄》(十年制語文課本第五册第六課)这課书时,首先根据学生課上課下的练习和作业中所发現的問題,分析了学生的知識缺欠:如字詞不巩固,一二年級識的字有些回生,某些同音字、形近字等易錯易混;在造句时常常出錯,句子的概念不够明确;作文重点不突出,不切题,語句囉嗦等。然后认真鈷研教材。我先通讀課文五遍。对于这課书的主要內容以及字、詞、句、篇章結构作了初步分析,又看了教材参考书。明确《西瓜弟兄》这篇課文是通过叙述解放战爭时期种瓜的兄弟俩的不同遭遇,說明国民党反动派  相似文献   

12.
一、根据成人速成識字法的精神,改进識字教学。如教第一节課,我根据兒童生活实际和由淺到深的原則,仿照成人速成識字課本編成教材:玩(具)(俱)乐部,(工)人团(结) 我(们)哥(哥)(功)课,清(洁),校(门),唱(歌),……在教学时,我首先用图画提出生字詞,在看图中就講了字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六○年三月十五日,我們在一年級試驗班(六岁儿童)中开始英語教学。一、两年来的教学情况 I.第一阶段(第一学期):听說阶段在这一阶段內,我們在課內只教学生說話,訓絲他們听和說的能力,不教讀和写。六岁的儿童对于学习說英語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我們把詞汇分为若干类,每星期按类教一个小单元。如关于动物类,教学生讀horse(馬)、tiger(老虎)、cow(牛)、duck(鴨子)、pig(猪)等。这一学期,学生共学单詞110个(包括只要求听懂的1/4詞汇)、句型五种。在課內多数学生可以听懂老师用英語发出的一些要求:如“起立”,“坐下”,“坐正”,“到这里来”等。他們能回答“这是什么?”“这是××嗎?”“你叫什么名字?”等提問。  相似文献   

14.
一談起詞汇教学,就使人联想起为分析作品扫清障碍。不錯,講解生字生詞,在小学語文教学中,的确有为分析課文扫清障碍的作用。但是,如果把詞汇教学的意义仅仅理解为扫除障碍,那就不完全了。我們都知道小学語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發展兒童的語言——提高兒童理解語言的能力和运用語言的能力。詞汇教学就有丰富兒童詞汇的意义。兒童掌握的詞汇丰富了,对提高理解語言和运用語言的以能力也就很有帮助。同时,概念是用詞来表示的,兒童掌握的詞愈丰富愈精确,也就意味着兒童掌握的概念的丰富和精确;而这对兒童認識能力的發展又有极大的好处。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学中,談到加强基础知識的教育,就不能不研究詞汇教学。  相似文献   

15.
四月底,我們黄浦公社會召开单班复式教学座谈会,对单班复式教学的备課問題,进行了研究。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单班复式教学的备課,除了要符合单式班一般的要求外,特别要掌握复式教学的特点,做到“纵横兼顾”,既要注意“纵”的安排,使教学内容有系统性;又要注意“横”的搭配,使各个年級的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在时间上能够相互适应。怎样做到“纵横兼顾”呢?大家的意见是这样的: 首先在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的,划分教时和确定每个教时的教学內容和要求。例如备語文課,在熟悉課文后,用“——”画出全部生詞,对要求运用的詞語,加上“﹋”的着重号;用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的基本任务和步驟 语言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要教会学生实际运用語言,对学汉語的留学生而言則是要教会实际应用汉語。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須从基本詞彙和語法兩方面着手。这一点虽为大家所公認,但从某些教材的編写上看,却仍存在着不重視語法和詞彙的分析的現象。例如1954年五十年代出版社出版的吳索福編著的“中国語入門”一书就是如此。另一种情形是在講授課文时过于偏重思想內容的开发和篇章結構的分析,忽視了詞彙和語法。关于这一点,苏联的齐斯嘉柯夫教授在“論非俄罗斯学校的俄語教学”一文中說得很明确:“俄語教师的  相似文献   

17.
我曾听过几位語文教师同志的課。他們讲的都是古典文学,如《鸿門宴》、《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毁》、《辛弃疾詞》等篇。听了以后,获益不小,但是也感到有問題需要研究。从这几位教师对上述課文的讲授来看,多数是侧重于一般的讲述,如課文的情节結构,表現手法,主題思想等等。如果是古典传記,更是側重于課文中人物的分析和故事的讲述,如《鴻門宴》一課中刘邦和項羽等人的形象和性格,《廉頗藺相如列傳》一课中廉、藺二人的形象和性格,作者又是如何刻划这些人物的,等等,大讲而特讲。教师在堂上讲的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試教了十年制学校初中課本(試用本)英語第一册第27課“At the Library”,共用四課时讲完。关于如何教会話課文,通过这次試教得到这样一点体会。我感到,根据会話課文的特点,在課堂上必須扣紧問句和答句,教会学生怎样发問,怎样回答,以帮助学生学习运用日常会话。同时,我感到用听译的方法,根据課文內容进行一问一答的练习,效果比較好。譬如我在教这一课的时候,在教完单詞后讲解課文前,說明本課是大家到图书館借书时所必須掌握的几句会话,然后通过听譯,引起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惟,把长句簡化,先教容易上口的短句。如: 我问:你們到图书館去的时候图书館管理員常問你們什么話? 学生答:你要借什么书? 我說:对,现在大家先听我讲一句英語,看誰知道汉语是什么意思——Can I help you?  相似文献   

19.
答解題問     
問:在介紹蘇聯的教学方法中,有的說蘇聯教学法是課文的“分段教學”,有的說是按課(一堂課)分节,到底那種對?到底蘇聯的教學法是怎樣的? (淮陰陶叔鐈問) 答:在蘇聯的教学方法中,根本没有“分段教學”這個名詞。有些人把蘇聯教學法說成“三段教學法”或“四段教學法”,大都是以舊觀點來看新問題,是不妥當的、錯誤  相似文献   

20.
历史課本第一册第13課,課題是“爱国詩人屈原”。教这一課要求儿童掌握教材要点,弄懂这一个历史人物的概略事迹是此較容易的;难的地方是如何透过屈原的事迹,来使儿童体会屈原当时的心情,激起儿童对詩人崇敬的情感,从而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課課文是写得生动的,能够表达基本思想的詞句也是較多的,因而我決定采用以讲讀法为主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