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心词典     
喜欢的原因母亲正在和儿子谈论他的女朋友。母亲问:"她为什么喜欢你?""那很简单,"儿子毫不谦虚地说,"她认为我英俊、风趣、聪明、能干……"  相似文献   

2.
戴继华 《语文知识》2014,(12):37-40
【课堂实录】 柳咏梅老师:一篇小小的《散步》,有很多美点值得我们欣赏,下面我们就来寻找《散步》美在哪里。 倪润博:“母亲摸着孙儿的小脑瓜……”这里可以看出“我”的母亲还是很爱“我”的儿子的。有两处可以看出,当“我”说走大路后,母亲却说还是走小路吧。她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孙子,还是要求走小路了。第二,她摸着孙子的小脑瓜说,这里用“摸”这个动作,表现出母亲对孙子的抚爱。所以,美在奶奶对孙儿的爱。  相似文献   

3.
故园的夜     
母亲总喜欢住在山里的老屋,因此我总要隔几个月回去看看她。准确地说,是“把自己拿回去让母亲看看”,因为母亲对儿子的思念.远远超过儿子对母亲的思念。上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我又把自己拿了回去.一是让母亲看看,再是借机睡几个好觉。城里嘈杂,欲念又多.根本不能睡好。而山  相似文献   

4.
母亲与外婆     
外婆去年春天过世,今天整整一年了。在过世前几个月,外婆已不能坐稳了,只静静地躺在床上。后来,连自己吃饭也已不行了,母亲就一匙一匙喂她,谁看了都不免心酸。我儿时,母亲也是这样喂我;母亲儿时,外婆也是这样喂过母亲。每次吃饭,外婆总用微哑的气息说:“唉——怎么还不死!”母亲就拭着泪,嗔怪地叫一声:“妈——!”母亲心里十分清楚,外婆正在一天天离我们远去,可是,她又不肯接受这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父亲死了,死得匆匆。母亲呼天呛地,悲恸欲绝。无奈何,我和几个姐妹只得答应她的要求,在丧事之后的某个星期天去庙里为父亲做一场佛事,才算安下了母亲那颗寻死觅活的心。一道艰涩的课题摆在我的面前:作为父亲唯一的孙子——我的儿子,必须  相似文献   

6.
译文:我教老师母亲问她年幼的儿子:"宝贝,今天老师教了你些什么?"儿子骄傲地说:"什么都没教,妈妈。她反倒问我一加二等于几,我告诉她等于三。"  相似文献   

7.
独特见解     
儿子刚满六岁,正是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的年龄。可喜的是他对于长辈的教诲并不是全盘接受,很多事情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有时甚至令我们诧异不已。 幼儿园老师讲成语故事“精卫填海”。末了的问题是:“你喜欢精卫吗?为什么?”儿子回家后沮丧地对我说:“我没有举手发言。因为我又喜欢,又不喜欢,拿不定主意。”我问为什么,儿子说:“喜欢是因为她坚定;不喜欢是因为干不成的事她还要去干。”我愣住了,他的思维还真够新潮的,缓过神来仍循循善诱:“你可以把你的犹豫告诉老师,听听教师的意见。”儿子沉默了,他知道我最讨厌他上课不敢发言。“这是我不好。可是,妈妈你说过‘塞  相似文献   

8.
妈妈曾经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她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学不会温柔。妈妈是地地遒道的南方人,却秉承了北方人的直爽与热情,做事情永远风风火火,一往无前。母亲走路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不管多热闹的节日,不管多拥挤的人群,我母亲都能左穿右穿一会儿便不见人影,而且从不回头。我跟着我母亲上街便常常费劲地寻找她挺得笔直的背影。我一直认为我小时候母亲带我上街居然没有把我丢掉是一个奇迹。我父亲却喜欢慢慢地把手放在身  相似文献   

9.
这位叫小倩的女孩由母亲陪同前来心理诊所时,她的母亲仍在喋喋不休地嗔怪她,还对我说,“这孩子最近失眠多梦,要吃两粒舒乐安定方能入睡,半夜常被她的惊叫声吵醒,原来是做了恶梦,出了一身冷汗。我叫她去看睡眠障碍门诊,她却要来看心理门诊,你说,这不是头痛医脚吗?”少女小倩朝外赶她,“妈,你快走吧,过两小时再来接我。”她母亲嗔道,“我听听有什么不可以?”我已预感到女孩的某些故事并不想让她妈妈知道,遂打圆场说,“我们使用的某些疗救失眠的方案必须一对一地进行,有外人在场效果会差很多。”等妈妈走了,小倩明显松一口气,静默大约5分钟后,她终于鼓足勇气讲述了她自己的故事。跟那个鬼才韩寒一样,我是体育特招生。  相似文献   

10.
这是发生在我的一位朋友身上的真实故事。这位朋友的母亲已年近七十,老人每个月都拿着自己的低保卡取款,满心欢喜地领回属于自己的低保钱,然后上街购物,买回儿子、儿媳和孙子喜欢吃的水果和蔬菜。其实,她取回的只有区区210元  相似文献   

11.
干孩子     
讲一个15年前的故事。“妈妈,我今天认了一个干妈妈!就是我们的张老师!”儿子一出学校门口就冲他母亲高兴地嚷。“你说什么呀?你那么淘气?她怎么会认你做干孩子?”母亲说。“认了!她确实认了我了!刚才我们在做作业,张老师表扬李红贤时这样说:‘我只有一个儿子,若有一个像李红贤这么聪明可爱的女儿,该多好啊!’于是班长周侨说:‘老师你这么喜欢她,不如认她为干女儿?’我们都笑了。老师又说:‘可是,我觉得你们每个人都很可爱,我要是认了56个干孩子,哪有那么多钱养啊?’我们笑得更厉害了。这时候黄华说:‘老师,你连黄国恒也要认吗?他成绩那么差…  相似文献   

12.
姨妈的一课     
我在读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收到纳迪娅姨妈的信。她说过几天会进城,希望我能带她去餐馆吃一顿午饭。纳迪娅是我母亲的姐姐,我们几兄妹小时候常由她照看。她要求严格,但从来不限制我们的活动。只要不给别人添麻烦或并对自己造成危险,她让我们做自已喜欢做的一切。因此,我们和她感情很深厚。  相似文献   

13.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就住在学校里了,那时候他只有7岁,从没离开过我们。儿子的班主任是个年轻的小姑娘,有一次,她告诉我,儿子常常会从后面突然抱住她。我对老师说,你可不可以经常抱抱他啊。后来,每到周末,儿子回家,就说他的老师真好。有位刚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写信问我,怎样才能使一年级的小朋友尽快喜欢自己呢?我就说抱抱孩子啊。后来,她很高兴地告诉我,她的学生都很喜欢她了。她说:“想不到拥抱有这么大的魔力。”是啊,教育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给孩子一个拥抱就可以了。而拥抱也很简单,展开双臂就可以了,只是,你要将心贴紧他!(选自《教学月刊·…  相似文献   

14.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就住在学校里了,那时候他只有7岁,从没离开过我们。儿子的班主任是个年轻的小姑娘,有一次,她告诉我,儿子常常会从后面突然抱住她。我对老师说,你可不可以经常抱抱他啊。后来,每到周末,儿子回家,就说他的老师真好。有位刚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写信问我,怎样才能使一年级的小朋友尽快喜欢自己呢?我就说抱抱孩子啊。后来,她很高兴地告诉我,她的学生都很喜欢她了。她说:“想不到拥抱有这么大的魔力。”是啊,教育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给孩子一个拥抱就可以了。而拥抱也很简单,展开双臂就可以了,只是,你要将心贴紧他!给孩子一个拥抱@叶…  相似文献   

15.
1996年2月14日,我苦苦追求了两年的琴儿终于答应了我的约会邀请,我们相约晚上7点在武汉大学门口见面,去参加那里的大学生情人节狂欢,然后去看一场电影,过一个浪漫而难忘的情人节。琴儿给我的这次机会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就连部门经理也一脸宽厚地说:“去吧,去吧,穿得干净点、帅气点,我这里就你最后一个光棍了,记住,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我等你的喜糖。”我已28岁,14岁时父亲病逝,我就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是一家大医院的护士,退休几年了。我大学毕业后,母亲就开始攒钱,说就这么一个儿子,一定要抱上孙子才能…  相似文献   

16.
几年前我在小学唸六年级,一个出身于地主家庭的同学作文时,刻画他的母亲形象写了这样一段话:“我的母亲是一个善良而忠厚的女人;她具有中国妇女那种特有勤俭朴实的美德。她从不吝惜自己的精力和钱财,总是耐心地抚育子女,热情地关怀别人……”后面还举了一个例子,说他的母亲怎样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救活一个穷苦的老太婆。老师评讲作文时,特地将这篇文章作为好的范例,绘声绘色地给我们朗读了好几  相似文献   

17.
读过一篇题为《纸篓与墙》的故事。两个母亲的儿子打小都喜欢画画。一位母亲给儿子准备了一面墙,凡是儿子画的画,她都把它贴在这面墙上,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就让他们欣赏她儿子的画,因此收获了许多的赞扬;另一位母亲给儿子准备了一个纸篓,她对儿子说,你画的所有的画都将被扔进这个纸篓里。第一位母亲的儿子10岁时成功地举办了一个画展;第二位母亲的儿子10岁时  相似文献   

18.
暑假去新疆游玩,到了目的地,我与儿子投宿在桑巴家的旅馆,桑巴很热情地招待我们。当得知儿子喜欢动物时,老人家就神秘地说:“我这里有一只非常大的骆驼,你喜欢吗?”儿子一听,高兴极了,拉了他的手,就要去看骆驼。  相似文献   

19.
儿子如书     
郭文斌 《新读写》2013,(7):28-30
一 睡觉前,儿子洗了脸,然后对着镜子用手挤脸上的青春痘。我说,你这样把你们班上女生心疼坏了吧。儿子说,那当然,一下课,全班所有女生都过来,凑在我的脸上看,一个个变成皮肤专家,纷纷献计献策,要多热情有多热情。这样说话,已经成了我们父子的习惯(一般情况下,我很少问儿子在班上考了第几名什么的)。我觉得这些十分开心,我喜欢这样和儿子聊天。我说,有没有你最喜欢的?儿子说,现在不考虑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谎言     
佚名 《家庭教育》2011,(1):91-91
孩提时,儿子张着小手对母亲说:“妈妈,我腿疼。”母亲急忙抱过儿子,问:“乖,哪儿疼?”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蹬了蹬小腿说:“噢,不疼了。”但刚把他放下,他就嚷:“又疼了。”母亲明白了:儿子原来是想让她抱。年轻的母亲抱着儿子,亲着他的小鼻头说:“坏宝,还骗妈妈呢。”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一脸得意地笑。这是孩子对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