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学的民族性是人性的根本体现,也是抗拒文学(文化)一体化,实现多样化的重要方式。民族、乡村、外省是文化真正的载体,文学需要加强民族(国家)叙事、乡村叙事、次缘城市(外省)叙事。文学的民族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学本体的民族性,二是文学理论(批评)、评价体系的民族性。强调民族性并非全盘否定世界性,民族性在于凸显个性,世界性是为了突出共性;强调民族性在于保持独立性,重视世界性是为了增强开放性,而当下更需要关注文学的民族性。文学民族性和世界性在理论和实践上是能够实现统一的。  相似文献   

2.
在走向现代化的新时期,要使古典文学进入当代人的文学知识体系,进而转化为当代人的文学实践活动,古典文学研究就离不开当代文化的洗礼和民族主体意识的参与。笔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古典文学研究同当代文化的关系,进而探寻古典文学与现实人生的契合点,由此将古典文学研究引向现实社会,以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3.
当下中国的文化关系与处境 ,就其复杂性而言几乎是空前的。我们遭遇了更多不曾经验的新的文化现象和景观 ,我们在惊讶、兴奋的同时 ,也常常陷于困惑和矛盾之中。如何评价、把握当下诸多的文化关系并理解当下的文化处境 ,不仅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同时它也是一个“关己”的问题。或许我们只有尽可能地描绘出当下的文化地图 ,才有可能清楚我们自己所处的文化位置  相似文献   

4.
现在人们都在关心经济全球化会给世界文化格局,会给民族文化带来什么样的挑战与影响。事实上在五、六年前,有的学人已在预言乃至迎接文化的全球化了。在他们那里,“文化全球化”实际上就是西方化,就是销融民族性。即使我认为这种喜迓之心未免过早,未免冒进,但我还是佩服他们的敏锐,只是我对他们的“世界主义”的学理并不敢认同罢了。我们确实需要注意并研究经济全球化影响文化的问题,这种影响必然会发生,是不可抗拒的,是不以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也确实需要好好地来探讨一下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的建构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开放而非保守的更非“防卫性”的课题,所以它必然与研究经济全球化在文化上发生这样那样影响的问题有所关联。这两种探讨看似“对立”,却有深刻的联系。外来影响与传统继承的深刻联系也是不以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这样或类似这样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宏观课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的古典文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从“五四”开始的现代的古典文学研究,是对古代研究遗产的继承、革新、深化和扩展。1950年以后,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繁荣和发展的时期,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课题,是有步骤地全面清理文学遗产,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和手段,主要解决3个方面的问题:(1)认识古代各种文学现象的本来面貌和本质内涵;(2)运用现代科学文化和现代新观念,实事求是地给予科学的评价;(3)总结艺术创作和文学发展的规律,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具有丰富的当下性和现代性的意义阐释,它为现代社会注入人文气质,为促进古典人文精神的现代转化和传播提供可能性;为和谐社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依据;有利于传统民族精神的传承、民族文学的发展以及促进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融合,从而更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正是这独特的现代意义,促使古典文学研究不断发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7.
民族性与世界性、本土化与全球化、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建构一种多元的、多向度的、互动取向的开放性文学批评理论有着相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既有着很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要正确处理好道德建设的世界性与民族性、自主与开放、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辩证关系,积极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9.
大陆新时期现实主义学创作,从主体意识到本表现都出现多样化并构成复杂状态。从现实主义基本审美原则出发,考察新时期现实主义主义学主要有三种精神类型:理想性现实主义,批判性现实主义,个人化现实主义。分析不同类型的精神特征和本表现,可以认为现代现实主义客观世界的描述已不追求“形似”而重在透视生活本质的“神似”。这在新时期现实主义学中也有明显体现。  相似文献   

10.
11.
在全球化时代 ,当代文学的教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理解由从政治视角转向文化视角 ;在把中国当代文学看作全球化文化中一部分 ,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的具体问题时 ,要把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些问题的阐释与世界文学相联系 ,充分地阐释出他们所具有的世界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华文文学作品进入初中语文教材,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华文文学课文的教学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对其审美价值取向必须加以把握。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把握作家的身份和个性,拓宽相关的知识面,将教学研究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作家的创作实践体现出一种佛家文化精神.这种佛家文化精神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复兴并成功与"现代意识”融为一体,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这一现象既显示了佛家文化精神的永恒生命力,又使中国的新文学富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4.
"文学经典意识"是人们关于文学经典及如何创作出文学经典的认识。在中国古典诗学中,文学经典意识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它与文学观念的自觉、艺术精神的独立与否是相伴相行的。文学经典意识的最早形态应是文化经典意识,接着是汉以来的经学式的文学经典意识,再发展到以纯粹文学观念为基础的文学经典意识。文学观念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所具有的"文学经典意识"的内涵也有不同,这又深刻影响了中国古典诗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欣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离不开吟诵,要在吟诵的基础上了解,在培养欣赏力的同时培养判断力。欣赏也是想象、感受和理解的过程,更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是朱自清对古典文学欣赏理论的系统总结。这一欣赏理论,不仅内涵丰富,而且还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共同进步,各民族的交往融合是以统一为前提的,因此,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相似文献   

17.
培养"通才"是国家民族现代化的需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面临新的困境和追寻新的价值取向;因而,要改变过去教学的灌输性和空洞化,必须使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成为审美的、历史的和人生的。  相似文献   

18.
从文学传播角度看,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繁荣,外来文学信息的输入是基本条件,翻译者对文学信息的处理是根本动力,广大受众的文化需求是丰厚基础,传播媒介的积极作用是基本保证.文学传播过程诸要素的互相配合,促成了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1976-1999年)的文学重读既重建了现代文学的合法性地位,也引发了现代文学的合法性危机。不管是重建还是瓦解现代文学的合法性,文学重读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去政治化”的倾向。在全球化和民族现代性的冲突中,文学批评应有自觉的政治意识以维护现代文学的合法性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文化元素蕴含着浓浓的人文情怀,而现代广告的形式又是如此的丰富多样,因此,如何将中国古典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到现代商业广告之中去,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论题。本文从平面广告、影视广告、户外广告等多方面入手,分别阐释了中国古典文化元素与现代广告的巧妙融合。同时,文章还归纳了中国古典文化元素与现代广告结合的技法,以及指出了中国古典文化元素与现代广告结合的发展方向,旨在建立中国民族品牌以及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实现其经济价值,更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