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造纸术,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是公元2世纪初,即东汉和帝时期蔡伦发明的.然而,现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多次从地下发掘出了西汉时期的纸张,对蔡伦的造纸术发明权不断提出了挑战.迄今,流传了一千多年的蔡伦造纸说被出土的西汉纸实物证据所否定,把造纸术的发明年代提前到西汉初期. 相似文献
2.
尊敬的姚老师: 您好! 我是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一名研究生。仔细拜读喻权域先生发表在《新闻大学》1998年秋、冬季号上的《对新闻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简称喻文)及您、李位三和孙旭培等三位学界前辈的商榷文章后,感觉受益匪浅,获识不小。这种针对某个学术问题展开认真商榷、深入探讨的新形式,我也是极力赞同的。平时,与系里导师及同学交流时,大家不约而同认为,目前新闻学术研究的气氛不浓厚,处于 相似文献
3.
2002年第6期《新闻记者》杂志刊登了一篇署名“黄白”的文章 ,其题目是《党报走向市场的历程与反思》(下称《党报》)。展读之间 ,通篇充满对党报发展态势的忧患意识 ,颇令笔者感动。然而玩味再三 ,觉得文章的某些观点难以让人苟同。在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党报“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吗 ?仔细阅读《党报》一文 ,可以看到作者是从产业经营的角度来考察党报近二十年来的发展状况的。应该说这是一个十分有现实意义的选题。但是党报毕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产业 ,在其迈向市场的进程中 ,其固有的文化属性以及社会效益至上的传播取向无疑会对它的… 相似文献
4.
记不清是哪一年了,曾看到过这样一幅漫画,题目叫《银货两讫》,让我过目难忘。画面是顾客在货摊前的购物场面——顾客一方,正提着弹簧秤.在验证自己所买的物品是否短斤缺两,而商贩,也正高高举起刚到手的人民币,在阳光下横照竖察.看自己收来的是否假钞伪币。 相似文献
5.
关于“新闻自由”之说——对喻权域先生《看法》一文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权域先生的《对新闻学中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一文(下面简称“喻文”),广泛论述了我国新闻理论方面的诸多问题,表现了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关注。他在篇首强调理论研究的逻辑性,这是很对的。笔者这几年也深感概念不清、逻辑混乱已是当今新闻理论研究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只有下大力气加以纠正,才能使这门学科真正走上科学的轨道。 不过,笔者在认真拜读喻文以后,却又发现这篇文章本身就存在许多概念和逻辑问题,需要商榷。这里主要就喻文所说“‘新闻自由’之说不通”这一点,发表些看法,同朋友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现行《档案法》中的档案定义,是1996年修改后确定的,在法制日臻完善的当今来看,该定义凸显出很多弊端,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档案定义应与时俱进,体现出依法建档、管档、用档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文中档案定义的新见解,就是文件材料必须是在使用或者办理完毕后,再经过档案管理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规定的程序审核归档,方成为档案。 相似文献
7.
试论80年代以来我国叙词表的发展——兼评《军队档案常用主题词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国内三部有代表性的词表的评介为基础,回顾了80年代以来叙词表的发展概况;对《军队档案常用主题词表》作了详细剖析;总结了10余年来我国叙词表的发展成就,评述了《军队档案常用主题词表》在综合吸取以往经验基础上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档案形成在前,是文件的前身.文件则是档案的复制件"这一全新的学术观点提出几点异议.认为正确认识文件与档案的关系.文件与档案都应当采用广义的文件与档案概念:文件与档案都可以理解为记忆工具:档案的唯一性并不是说档案只有一份,就是文件的定稿. 相似文献
9.
管理权充其量是文化霸权发生的一种必要条件,但并非必然带来“文化霸权”“、信息殖民”以及“软征服”等结果。在全球互联网治理结构的变迁中,值得注意的是具有商业增殖欲望的商业性组织在全球传播中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2004年第4期《档案管理》在理论探讨栏目中刊登了王秋平同志的《也谈对档案凭证价值的认识》一文(以下简称王文)。该文通过两个实例对2004年第1期《档案管理》刊登的刘东斌同志所撰《档案利用和档案价值的反思》一文(以下简称刘文)中有关“档案凭证价值的认识”,提出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1.
12.
一石激起千层浪——本刊《利用档案引发的一场官司》一文引发的一场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刊上期发表了冯伯群《利用档案引发的一场官司——〈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出版以后》一文之后,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认为是近年来见诸档案报刊中不可多得的一篇好文章。作者以记者职业敏感性、学者文笔的严谨性详细披露了《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作者陆键东因利用档案引发这场官司的来龙去脉,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对这起官司深刻的理性思索。同时,文章通过这场官司也提出诸多值得档案界同行深入探讨的话题:如何认识《档案法》中关于档案公布的所有权?如何界定档案开放利用与公布的关系?如何界定在利用档案中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等等。提出了一个既是档案立法部门不容忽视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在档案工作实践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前不久,本刊为此特邀在京法学界、档案界、新闻界的几位著名专家、资深记者一起座谈,同时也约请几位外省市的档案界同仁笔谈,共同就这一话题听听他们的真知灼见。正当本文发稿之际,我们与在广州市文化局工作的陆键东取得了联系。当得知我们在讨论这场官司带来的思考时,他十分感动。没想到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档案界、法学界、新闻界的朋友们仍然关注这起官司,并表示有机会他也想谈谈这场官司败诉后的思考,诉诉自己的“苦衷”。 相似文献
13.
去年读到《“中国宪兵”,六百人击退两万日军》一文,其内容颇具刺激性,也颇不可思议,它与抗战档案史料中有关1937年南京保卫战的记载大有出入,严重失实。这篇文章先后刊登于多家刊物,又被多家报纸及网络反复转载。作者署名“谢海云”或“文史”,姑以“文史”先生称之。由于文章炒得很热闹,很红火,以至平日爱玩电脑游戏、 相似文献
14.
熊仕顺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10)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的这句话在全世界广为流传。2010年10底,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的《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是针对我国国产纪录片发展而提出的一项专门文化政策,明确了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方向。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正式开播,这是中国首个国家级专业纪录片频道。纪录片的春天来了,这是纪录 相似文献
15.
前一段时间的“告记者热”过去之后,也许是由于不愿再尝对簿公堂之苦,再加上对正面宣传方针或多或少存在有一些片面理解,以致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报纸的批评报道明显地有所减少。可新闻舆论的公开监督是防止腐败及避免社会生活中消极因素导致激化的必不可少措施之一。正因为是这样,《陕西日报》仍坚持不懈地履行党报承担的舆论监督职责,经常发表批评报道。从总体上看,在这张报纸上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认真地宣传党在现阶段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与此同时,却又经常发表从国家工作人员工作作风到伪劣产品等涉猎范围十分广泛的批评报道,并且多是放在一版右下角以围框形式刊出,以期引起领导机关和广大读者的重视。这种既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而又敢于开展批评的作法。远远不像某些人耽心的那样是在给党抹黑或否定了大好形势。恰恰相反,而是推动领导机关和广大群众去正视前进道路上出现的 相似文献
16.
闵大洪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6)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第四期上刊登了余碧君、古敬深两位同志合写的《迎接广播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从阿虹的故事看广播与因特网融合的特殊功效》。文章以当代大传播的视野对广播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的新趋势给予了关注,并详尽分析了这一趋势的意义和特点,无疑是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但是,文中以阿虹的故事作为广播与因特网相融合的一个范例,本人实不能苟同。文中写道:“阿虹这个以虚拟开始、以真情结局的故事,使我们广播工作者意外地获得了广播与因特网融合所带来的一份惊喜”。实际上,虹的故事是一场骗局,由于广播工作者和网站工… 相似文献
17.
由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编辑的大型文集《解放前的中国农村》,已由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了。这部文集对于中国革命史、政治学、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学等许多领域的理论研究,都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2006年第七期《新上海档案》载李文鹏“开展口述档案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一文(下称李文),该文在“工作中应该正确处理好这样几个关系”之四“发表与存档的关系”中,提出“我们搞口述档案,不能以发表为目的,但要以能够公开发表为质量要求。”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特撰文与作者商榷,并求教于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9.
2006年第七期《新上海档案》载李文鹏"开展口述档案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一文(下称李文),该文在"工作中应该正确处理好这样几个关系"之四"发表与存档的关系"中,提出"我们搞口述档案,不能以发表为目的,但要以能够公开发表为质量要求。"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特撰文与作者商榷,并求教于广大读者。笔者以为"口述档案,既不能以发表为目的,更不能以公开发表为质量要求。"理由是:其一,李文关于口述档案不能以发表为目的,却要以能够公开发表为质量要求的提法,不符合通常意义下的目的与要求的辩证逻辑关系。这种前后不一的矛盾表述,首先让人感到费解,因为目的和要求是紧密联系的,要求是为目的服务的。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必然相应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既然口述档案不以公开发表为目的,也就没必要用公开发表的标准进行要求。其次则 相似文献
20.
《信仰的味道》2012年11月27日在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栏目发表后,好评如潮,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此文并做出重要批示。我们约请文章作者就此文的创作情况和体会与读者进行交流,呼唤文风的改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