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略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经济全球化既使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也为我们发展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充分发挥和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因素,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相似文献   

2.
当前,多元化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也给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面临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为了应对多元化的冲击,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效果,高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方法、丰富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积极探索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李海 《教育评论》2012,(4):9-11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多元化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使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面临新的困境。探索多元化社会环境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策略、方法,有助于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张家维 《江苏高教》2022,(8):114-119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使命。随着国内外形势深刻变革,价值观念传播途径多元化,西方价值观对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诸多新变化、新挑战。基于此,必须把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当作一项铸魂工程和战略工程,着力提升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科学化水平,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育人,用正确的世界观引导人,用科学的价值观塑造人,把大学生塑造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定信仰者、努力守护者、科学传播者和努力践行者。巩固和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主导地位,确保高校始终成为立德树人的坚强阵地。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脚点,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是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保障.当前,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面临多元文化盛行的冲击、大众文化迅速崛起的挑战、新兴媒体舆论监管缺失和高校工作协同性不够等方面的困境,阻碍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的发挥.因此,高校...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体系构建,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办学方针政策的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效能的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丰富,对马克思主义者相关理论和重要论述的继承和发展。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遵循和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针对制约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突出问题旗帜鲜明地采取有效措施,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体系新格局,牢牢占领高校意识形态阵地。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建构和巩固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极其重要的问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应当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方法、实践和环境创新,与时俱进,增强效果,坚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不动摇,切实把高校建设成为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高校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社会转型期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与挑战,指出高校艺术教育实现意识形态功能的主要目标与重要意义。为了继续体现其意识形态功能,高校艺术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是:坚持关注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坚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坚守艺术教育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高等院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传播与推广、教育与规范、承续与创新的独特作用,而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新时期高校的认同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被边缘化、被误读化、被教条化等问题。解决认同问题的出路在于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时代变革。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地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创新性;要注重教育者的“真信”和理论教育内容的“真可信”;要避免急功近利;要寻求生产力的革命性发展的坚实动力支持,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彰显其实践的鲜明特性。  相似文献   

10.
黄如松 《江苏高教》2012,(4):128-129
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渗透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内在诉求。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利益格局分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影响下,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一些困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正确发挥网络的舆论导向功能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1.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研究科学发展观与该文中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自然观和世界历史思想的渊源,不仅对于加深理解该文唯物史观原理与社会发展规律、更好的定位其时代意义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校"两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作用不容置疑.但近年来,高校的"两课"教学和研究却不尽人意,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要摆脱这一状况,促进"两课"教学与研究的繁荣和发展,探讨影响"两课"教学实效的原因与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科学、哲学、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内部三重性质的关系:科学是力求价值中立的对客观存在的研究,哲学是对人存在意义的探求,意识形态是具有特定价值倾向性、并维护自我肯定性立场的社会意识形式。科学为哲学和意识形态提供知识基础,意识形态为科学和哲学确定价值前提和价值规范,哲学则不满足于上述两种确定的理论话语,而要在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和张力中对理论加以反思和批判,开显人类自我创造的新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这三重性质是辩证统一的,但如今它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受到充分重视,而其哲学性相对受重视不足,哲学的反思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故而应当成为我们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大部分学生对这类课有厌烦的心理,这种现象非常影响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程度。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教学效果,近几年来我校社科部加强了对“两课”的教学改革。《毛泽东思想概论》是马克思主义公共理论课中的一门,我部在这门课的教学改革中力度较大,教学改革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实践、考试方式等方面。笔者这几年主要负责这门课程的教学,通过对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总结和教学改革效果的分析,可看出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是新中国国家意识形态构建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学习》杂志为例,解读这支队伍的构成,分析其蕴含的群体性特征:一般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长期工作在党的意识形态领域,具有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坚力量。这支队伍在国家意识形态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权威解读者,国家意识形态构建工程中的"指导员",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与灌输的大众教员。  相似文献   

16.
在对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开放背景下,遍及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相互渗透,彻底打破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封闭、单一、沉闷的传统局面。面对这一格局,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与未来发展必须主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理论与实践上,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正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融合与斗争,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能力,并有效占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普遍面临着困境,把中国哲学思想引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教学,对于解决这一问题,以及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现实价值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从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现状来看,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树立全员育人观念,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阵地作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认知、认同。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观念体系,高校加强构建意识形态教育体系意义重大。面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文章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提高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政治辨识力和抵制力;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不断提高意识形态教育能力;加强队伍建设,为牢牢把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高校师生;增强阵地意识,不断提高传媒多元化语境下宣传舆论的主导能力;加强传播主体的示范性建设,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责无旁贷等六个方面就加强构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体系的重要路径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0.
打造一批具有样板效应的课程思政示范课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和重要举措。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价值意蕴着手,探索化妆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形象设计”课程实施策略,不断总结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建立起“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的双主体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方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双主体教学模式显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