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学生的科学素养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什么是“科学素养”?有人认为:科学知识就是科学素养,有了科学知识也就具备了科学素养:这种认识是很片面的,一个人有了某些科学知识如果不会应用这些知识,不知道科学就是“实事求是”,不懂得科学是不断探索、更新、应用知识的过程,不具备科学探索的能力,不善于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就不能说他具备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物理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素养是建立在人的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基础上的一种高层次修养,它主要包括科学意识、科学的关系观和系统观、科学能力和科学品质等。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是当前世界各国科技人员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除了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进行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外,更重要的是进行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评价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目的是发展人的创造性,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课程,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高新技术的时代,接受科技教育,提高每个人的科技素养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应积极探索,为之努力的问题。中学历史课本中科技史部分在化史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教好这一内容.弄清科技与国力的关系,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增强科技意识,提高科学素质,树立科学的人精神,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动机、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同智力因素一样,是决定学习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喜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而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我采用动画、活动、故事、游戏、操作、猜谜等多种方法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提供活动的材料,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自觉地去探索,去发现。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先让两名学生…  相似文献   

7.
李毅 《宁夏教育》2004,(7):96-97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要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有机结合”。那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增强能力,而且还能热爱数学、把学习数学作为生活的需要呢?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力、鼓励学生创新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自然》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它是儿童阶段有计划、主动去接触、认识自然现象的启蒙课程,是培养和发展科学素养的源头。如何有效地保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科学素养已成为教育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我就结合多年小学自然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粗浅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1.
’99广西中考有这样一道试题 :解方程 :x+2x-1- x-1x+2= 32。从考生答卷来看 ,普遍采用了换元法求解。无容置疑 ,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讲此类题型时锁定了这种方法。连一些考生得不到完整的解答 ,也死抱换元法不放。其实此题还有两种简洁的解法 ,一是乘方法 ,即方程两边平方再去分母 ,即可化为整式方程 ;二是均值替换法 ,即令 x+2x-1= 34+t,x-1x+2=t- 34,再由(34+t)(t- 34)=1进一步求解。尤其乘方法为解有关根式问题的重要解题答略 ,但学生由于受换元法的束缚 ,考试时照题型死套 ,这样…  相似文献   

12.
13.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前苏联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主要手段。创新思维可概括为以下特征:①积极的求异性;  相似文献   

14.
童一童 《小学生》2010,(1):31-32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教和学的灵魂,课堂教学活动是实施创新学习的主渠道,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创新学习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6.
17.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当前数学教师积极探讨的研究课题。下面针对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以及数学教学与整个学校创新教育工作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塑造学生创造性的人格是当前数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笔者结合对新大纲的学习、思考和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1 设计开放探索性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目前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已成为共识 ,学生的创新灵感往往是由遇到问题需要解决而引发的 .传统的封闭题条件完备、答案唯一、有固定的套路 ,学生通过模仿就可以掌握 ,这从一定的程度上禁锢了学生思维 ,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灵感 .而…  相似文献   

19.
1、确定以“培养创新思维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目标。(1)教师在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时,要有培养创新思维的主导意识。教育观念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因此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教师的教育观点必须转变:从“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转变为“以培养创新思维为核心”的观念;从“以教师本位”的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从“权威教学”的观念转变为“共同探索”的观念;从“传统模式”的观念转变为“开放性教学”的观念。教师有了培养创新思维的主导意识,就能自觉地围绕“培养创新思维”这个核心研究确定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当前,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其重点在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今天所用的新教材,在编排上有了很大的改革——减少了知识点,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其目的也在干培养学生的探究方法和创新意识。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天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个教学舞台,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设置和实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