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是”诗眼”?“诗眼”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魏庆之《诗人玉屑》)。历代诗人在作诗填词时,都要反复锤炼,推敲字词的生动、形象、贴切、华丽。所以杜甫曾说“新诗改罢自长吟”。孟郊写道:“夜学晓不休,苦吟神鬼悉。”贾岛的“推敲”故事,更是成为诗人铸字炼句的佳话。 在教学诗同时,我们也应细心体味诗人炼字的用意所在,要结合诗词形象思维的艺术创作规律,咀嚼“诗眼”。有些字看上去倒也平常,但一经诗人洗炼的安排,就有特殊而深刻地表现力;有的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有的字创造了浓郁的意境;有的字点染了艳丽的色彩;有的字勾画了动人的形象;有的字具有重迭映衬或反复递进的关系;有的字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教师应抓住这些富有特殊表现力  相似文献   

2.
婚姻问题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诗经》中有大量的爱情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当时人们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生活。有的诗体现了对爱情率真、大胆地追求;有的诗体现了爱情的情意缠绵;有的诗体现了男女相思之  相似文献   

3.
《湘灵歌》是鲁迅先生三十年代借湘灵的鼓瑟,悼念革命烈士的哀诗。《归雁》是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钱起的咏雁诗。《湘灵歌》与《归雁》这两首诗有着密切的关系。先说我要发掘它们之间关系的原因:近年来对鲁迅《湘灵歌》的注释、研究、分析,意见很不一致。就这诗中的“胭脂痕”来说,有的认为是指革命先烈的鲜血;有的认为是革命根据地的象征,用来描写革命根据地的生动景象。再如“彤云”,有的说是“阴云”,不是好字眼;有的说是“红霞”是红色根据地热火朝天的壮丽景色,呈现一片火  相似文献   

4.
好诗都是有特色的诗。有的诗构思巧妙,让人回味再三;有的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而这首《征服者》,则以其思想深刻,让人击节赞叹。初读,知道这首诗也就是叙述了攀登珠峰的事,直接写到三种人,即死于征途的登山者,登上峰顶的人,脚夫夏尔巴人。再读,就感觉有味道了。  相似文献   

5.
<正>爱国诗是中华优秀古诗文中最热烈奔放的一朵奇葩,充分展现了历代诗人炽热的爱国情怀。在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诗中,有一定数量的爱国诗,这些爱国诗的内容极其丰富,有的直接抒发报国之志、爱国情怀;有的歌颂英雄人物、爱国将士;有的忧心国家命运,抒发亡国之痛;有的企盼收复失地,实现祖国统一。所有这些诗篇,都是诗人用血泪写成的,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精神最突出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诗、词是同源异流的两种诗歌体裁,两者间关系错综复杂,继承性和创造性同时存在。固然,由于它们的同源,使彼此面貌很相似;但它们毕竟又是异流的,细究起来,颇有差别。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们在反映现实、抒写情性等方面已各有各的特征,各有各的审美标准,分别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规律。我们看文学史上,有的作家仅工于诗而不工于词,有的作家却工于词而不工于诗,诗词并工者是极个别的。即使诗词兼工,其格调也不相同。笔  相似文献   

7.
正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唐·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有的诗像鲜榨橙汁,"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甜蜜适口,鲜亮清新,但喝过也就喝过了,只那一刹的滋味;有的诗像提拉米苏,"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温厚馥郁,层次丰富,有旖旎的幸福幻觉,但吃多了,也会觉得腻;有的诗  相似文献   

8.
<正>征服者姚风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半路死了好几个幸存的,登上了峰顶他们面对镜头,挥舞着旗帜让全世界都看到他们征服了世界第一峰只有被镜头省略的夏尔巴人默默地站在角落里他们是脚夫,算不上征服者只要付给两千美金他们可以帮助任何征服者征服珠穆朗玛峰好诗都是有特色的诗。有的诗构思巧妙,让人再三回味;有的诗有警句,让人击节赞叹。而这首《征服者》,则是以思想深刻见长。  相似文献   

9.
亲历实践     
据报载,国外有位教师为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诗”,不是先下定义,而是发给每人一张纸。同学们在这张纸上随意操作,以说明他们想像中的“诗”究竟是什么。果然,有的学生在纸上画了两颗鲜红的紧挨着的心,说,诗是诗人和读者心灵的沟通和碰撞;有的学生将纸折叠成螺旋状,说,诗是诗人情感的螺旋上升;有的学生将纸撕成碎片,再用碎纸片摆成一个“心”字,说,诗是从破碎的心中流淌出来的,是心血的结晶,是心灵的呼唤;有的学生将纸片点燃,说,诗是燃烧的火焰……看来,同学们对诗的理解多半是自己“做”懂的,而不是“听”懂的。反观当今的教学,仍然是讲风不…  相似文献   

10.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就有诗意,就有诗的内容,诗的意境,诗的韵律,诗的华美和诗的享受。数学教学当然也是教学。数学教学中的诗意,有的在教学过程前就呈现出来,有的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有的在教学后回味中体现出来,不过大多数教师是  相似文献   

11.
《王风·采葛》究竟是一首什么诗,它所表现的主题是什么?自古以来众说纷纭。有的认为这是一首揭露朝庭“政事不明”的政治讽刺诗;有的则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甚至认为是一首“淫奔之诗”;还有的认为这是一首“怀友之诗”,是一首歌颂友谊的比喻诗,等等。归纳众说,主要观点大致有三人类:  相似文献   

12.
从宋人沈括、胡仔、吴可、李壁、叶梦得等到清代贺裳、袁枚、薛雪等诸多诗家都言及过王安石改诗,今人钱钟书亦有论及。但这些论述多为点到式,言之未详。文章主要论述荆公改用唐人诗句为己有,探究其点化与窜改的内容、形式与性质。荆公改诗在原句与改句意义的承接关系上,有的反其意而用之,即较原诗意有反接或转折;有的顺承并强化原诗之意,使内涵深化与拓展。在仿用的方式上,主要有袭句、袭词或改字。在改用性质(程度)上,有点化、借用甚或剽窃。  相似文献   

13.
从宋人沈括、胡仔、吴可、李壁、叶梦得等到清代贺裳、袁枚、薛雪等诸多诗家都言及过王安石改诗,今人钱钟书亦有论及。但这些论述多为点到式,言之未详。文章主要论述荆公改用唐人诗句为己有,探究其点化与窜改的内容、形式与性质。荆公改诗在原句与改句意义的承接关系上,有的反其意而用之,即较原诗意有反接或转折;有的顺承并强化原诗之意,使内涵深化与拓展。在仿用的方式上,主要有袭句、袭词或改字。在改用性质(程度)上,有点化、借用甚或剽窃。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欣赏的东西,也许是人,也许是物。有的人欣赏一本书,但与其欣赏书,还不如去欣赏它的作者;有的人欣赏诗,但与其欣赏诗,还不如去欣赏诗人;有的人欣赏曲子,但与其欣赏曲子,还不如去欣赏作曲家;但同时与其欣赏创造者,不如去欣赏自己,因为自己给了他们欣赏。而我最欣赏的是伯乐,一个懂得认识千里马的伯乐。  相似文献   

15.
子大叔赋《褰裳》诗的寓意,历来学者由于对诗本义、春秋时期赋诗方式及赋诗背景的不同理解而存有争议。有学者认为子大叔赋诗寓意正是《毛诗序》之义,为思大国之正己;有的认为子大叔赋诗暗示威胁;还有学者认为子大叔赋诗是表达怨言。如果从赋诗当时晋、郑两国实力、赋诗人物之间的关系及赋诗的效果诸方面分析,《褰裳》诗的本义即"思大国正己"最为恰当。  相似文献   

16.
青春     
有一首诗最为动人,那是——青春。有一段人生最为美丽,那是——青春。有一道风景最为隽永,那是——青春。如果青春是一次旅行,那么痛苦,忧伤还有快乐,只不过是沿途的风景而已。有人上车,有人下车,就像有的事刚开始,有的却结束了;就像有的感情来了,有的却失去。  相似文献   

17.
卜凡军 《成才之路》2009,(21):97-98
杭州西湖,是镶嵌在我们伟大祖国东南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它以绮丽的风采和灿烂的文物胜迹驰名中外。历代诗人描绘西湖美景的诗篇美不胜收。有的诗总写湖光山色之美,有的诗分赞湖上景物之秀,有的诗借景抒发爱国之情,有的诗借景歌颂劳动和指责不平之事等等。今采撷几首有代表性的与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18.
[例文]诗可以怨(节录)钱钟书司马迁举了一系列“发愤”的著作,有的说理,有的记事,最后把《诗三百篇》笼统都归于“怨”,也作为一个例子。钟蝾①单就诗歌而论,对这个意思加以具体发挥。《诗品·序》里有一节话,我们一向没有好好留心。“嘉会寄诗以亲②,离群托诗以怨③。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  相似文献   

19.
一李白杜甫何足道,诗圣诗仙看今朝。社会主义诗意浓,工农齐动闹诗潮。谁说工人不懂诗,坏诗当然无人瞧;谁说工人不会写,请看诗浪万丈高! 这是武钢土方公司党委宣传部编的“大跃进之歌”创刊号的序诗。劳动人民和文化的关系问题,是五四以来在新文学上我们和资产阶级的各种文学流派争论的焦点,也就是两条路线斗争的关键。从章士钊起,到梁实秋、苏汶、胡风分子和右派分子,都企图垄断文化。有的说,文化是少数天才的产物,“非庶民土众之所共喻”;有的说,知识分子写的诗,农民看不懂,是他们水平低。这些说法,虽形形色  相似文献   

20.
[小鬼读诗] 对于一首诗,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有的与诗人本意大相径庭。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只要有道理、说得通,也不失为欣赏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