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是世界上没有诸葛亮该多好......”这个问题久久困扰着天下第二聪明的周瑜。周瑜便与老好人鲁肃商量:“有什么办法能将诸葛亮哄到东吴,然后把他扣留起来。”鲁肃说:“除非你死了,诸葛亮就会来吊唁,他是很有人情味的。”“什么?”周瑜气得头发竖了起来。不过,当那些头发慢慢平静下来,周瑜拿定了主意:“好吧,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就死一回吧。”“什么?”这次轮到鲁肃目瞪口呆了。周瑜关起门来折腾了三天三夜。第四天周瑜开了门,把鲁肃叫进去悄悄吩咐:“你可照我计策行事......”鲁肃立刻爬上高台发布消息:“周都督昏迷不醒,重金聘请天下…  相似文献   

2.
周瑜老是不能忍受诸葛亮比他聪明。诸葛亮发明了天上飞的飞鸡,地上跑的牛托和马托,还有防瞌睡椅什么的。周瑜想:“让我来发明一样诸葛亮没发明过的东西……”他想啊想,脑子动得太多就容易缺氧,他头晕眼花了。“得找些补品,不补不行。”他一边对自己说,一边出门去。大路上,周瑜看见主公孙权的傻儿子拖着鼻涕拍着手,念着歌谣:一去二三里,四处有人家。五六七棵树,八九十枝花。周瑜大吃一惊:“这小子从来没数到过五,今天太出奇了!”傻小子孙亮告诉周瑜:“刚才一个大叔,给我吃了一粒好苦的糖。”顺着孙亮指的方向,周瑜急忙追赶。望着那仙风道骨的…  相似文献   

3.
课堂上,在讨论《草船借箭》中诸葛亮请鲁肃来帮他做事的原因时,一位学生说:“因为诸葛亮觉得鲁肃是个老实忠厚的人,所以才请他帮忙。”这时,另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觉得鲁肃不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他尽忠于诸葛亮,必然背叛周瑜。况且,周瑜这么信任他、重用他,他吃里扒外,怎能说忠厚老实呢?”一些学生对他的观点表示赞同:“周瑜对鲁肃很好,鲁肃怎能这样对待周瑜?我想不通。”“诸葛亮请鲁肃这样的人做事,看来诸葛亮的  相似文献   

4.
幸运包子     
鲁肃今天上班迟到了。他想悄悄混进文官武将的行列,却被大都督周瑜发现了。“子敬,出来!”鲁肃只得尴尬(gān gà)地出列。他嘴里咀嚼着什么,手里还拿着一个没来得及咀嚼的食品。周瑜说:“子敬,我很生气!你知道我为什么生气吗?”鲁肃惭愧地说:“我应该早一点起床,早一点吃早点。”周瑜说:“早点早点,就是提醒你早点吃它!——不过我今天生气主要不是为了你迟到的事。”“那为了什么呢?”“你明明知道我对诸葛亮反感,因此对他发明的馒头也反感,你为什么偏偏要在我面前吃馒头呢?”鲁肃辩解道:“我没有吃馒头!”周瑜说:“你手里圆圆的那个,不是…  相似文献   

5.
我曾听过两位老师执教《草船借箭》,在总结课文时,均设计了一个问题。 第一位老师问:“《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说明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周瑜是个怎样的人?”课堂里仅有几位学生举手,所答也  相似文献   

6.
课文以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作为故事的起因,围绕一个“借”字展开故事情节,写了借箭的原因、准备、经过及结果。因此,导读本课应紧扣“借”字。在读写训练中,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胆量和有胆略。一、扣“借”字揭题,整体感知明确题意是利用草船去借箭,中心词是“借”,文章内容都是围绕“借”字来写的。读课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谁借箭?向谁借?为什么要借箭?怎样借箭?结果怎样? 二、循“借”字识中心,深化理解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诸葛亮使用妙计,借箭成功了,周瑜对此是什么态度?划出并讨论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  相似文献   

7.
《草船借箭》的故事是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枝箭,以此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就必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认识周瑜和诸葛亮性格、语言各具特点这一截然不同的关系上,这是全文的一个难点,但也是关键。要剖析这一难点,就必须完成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领悟。  相似文献   

8.
如果我有170的智商,就去开一家超级电脑公司,把比尔·盖茨的生意抢来,坐一坐世界500强No1.的宝座,一个字——“爽”啊! ——冰红茶如果我的智商170,我就要发明一台时空机,到三国时期单挑诸葛亮,到唐朝与李白比才华……(他们的智商有我高吗?当然没有,那就甘败下风吧!) ——陆行中学静怡  相似文献   

9.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故事以周瑜一声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作结束句,这句话既是周瑜自愧不如诸葛亮的表白,也是全文对诸葛亮足智多谋,才能惊人的画龙点睛之笔。引导学生抓住“神机妙算”这条主线,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弄清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教好这篇课文的关键。一、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已经能从故事情节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周瑜要诸葛亮赶造十万支箭是事情的起因;诸葛亮巧妙地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是事情的经过;借箭成功是事情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以果导因,剖析诸葛亮借箭前后巧妙安排的原因,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1.熟知气象地理,运筹帷幄。文章开篇就揭示了周瑜同诸葛亮的矛盾。周瑜为了陷害诸葛亮,苦心设计了一个圈套,要诸葛亮十天造出十万支箭来。按照当时的工艺水平,这件事是很难办到的,况且周瑜还  相似文献   

10.
话说当年周瑜心里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命令他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即可。第三天四更时分,诸葛亮便驾二十只船驶向曹营,向曹军“借箭”。周瑜听了诸葛亮的借箭过程,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诸葛亮真的那么神吗?假如诸葛亮“借箭”的时候,曹操用的是火箭,诸葛亮还会那么神机妙算吗?火箭会把草船和草把子烧掉,那诸葛亮会怎么办呢?难道他会法术,还是他有别的锦囊妙计呢?我估计诸葛亮没办法了。  相似文献   

11.
我要发明一样诸葛亮没发明过的东西!周瑜老是不能忍受诸葛亮比他聪明。谁这样乱放箭?想要刺杀我吗!对不起,我把箭射偏了。且慢,也许我可以发明一种使敌人叛变的箭?我信任你,你把它射到蜀兵屁股上。遵命!但小兵的眼神太差,怕射不中,只好去同张飞商量。张将军,请把裤子脱下来,让我完成任务。轻轻地扎一下,不疼的。那不是张飞吗?让他叛变过来,我可立了大功了!吴国和蜀国的边界……张飞把小兵抓去见军师。这是我们的军事机密,脑袋掉了也不能告诉你!你为什么要用箭扎他?诸葛先生,我告诉你,这是周瑜那家伙发明的叛变箭……小兵叛变了!诸葛亮用叛变…  相似文献   

12.
《草船借箭》是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二册课文之一 ,对此历史故事的教学 ,可以说深知熟透。为打破框框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采用“自学——质疑——解疑”的方法使学生读而思 ,思而疑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授课中 ,学生在自学本文后 ,开始质疑 ,一位学生提出 :“诸葛亮明知周瑜暗藏杀机 ,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 ,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 ?”面对学生的发问 ,我欣喜之中笑而不答 ,只是说道 :“这就是诸葛亮用人的高妙之处 ,请你们仔细从课文中寻找答案。”于是 ,同学们在读文之后 ,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 :“这是鲁肃与诸葛亮的私人交情很…  相似文献   

13.
《草船借箭》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故事 ,也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其中有四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即 :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在教学时 ,我以人物为主线 ,先让学生弄清“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主要人物 ?”然后弄清人物之间的联系 ;再说说几个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他们作出简单的评价。在评价时 ,我发现学生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的妒贤忌能及曹操的谨慎多疑看法基本一致 ,但对于鲁肃的评价却出现了争议。鲁肃何许人也 ?甲生说 :鲁肃身为吴国将领不与周瑜齐心协力 ,却与诸葛亮暗…  相似文献   

14.
讲读课文《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改写的。写的是周瑜妒贤忌能,假借商议军事有意为难和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智高一筹,巧妙地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取得了胜利,使周瑜不得不叹服。如何紧扣周瑜的“忌”,诸葛亮的“能”进行教学? 一、运用语感,导入情境。课文第一段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造十万支箭为难诸葛亮。他们在军营中的每一句对话,都深藏着各自的复杂心理活动,反映了周瑜的“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我先进行表情朗读,再现每一句话的丰富含意,让学生有所感,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军营斗智”的画面。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从语意中揣摩  相似文献   

15.
在诸葛亮那时候,天文学的设备还很简陋,他只好爬上山顶,卷起一本书当望远镜,还得把另一只眼睛闭起来,就这样观测星空。但诸葛亮还是常有收获的,只要听到山顶上嚷一声“太棒了”,张飞就知道军师又有新发现。这次张飞闻声赶来时,诸葛亮告诉他:“据我的预测,三天后会出现大型流星雨……”这消息很快传到吴国,鲁肃报告周瑜:“诸葛亮说,魏、蜀、吴都能看到流星。”但周瑜暗想:“但愿一个流星也没有,我就可以嘲笑诸葛亮了。”消息也传到魏国,蒋干来见曹操道:“诸葛亮说,到时候会有一些陨石落下来。”曹操吃了一惊:“最好都落到吴国或者蜀国。”“…  相似文献   

16.
小学高年级课文《草船借箭》是一篇传统课文,其中第二自然段节选如下: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来商议军事。他对诸葛亮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10万枝。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这篇课文,笔者先后执教过不止10次。奇怪的是,每次学生朗读到“想请先生负责赶造10万枝”时,总要情不自禁地加上一个“箭”字,变成“想请先生负责赶造10万枝箭”。为此,我采取过许多办法,有时在读前“打预防针”,有时用范读加以强调,…  相似文献   

17.
“小粗心,你起来了吗?”小粗心睡在床上,手上的话筒里传出小好问的声音。“干吗啊?好不容易一个星期天,奥秘精灵又不在,发明训练营也不用上课,你有什么事吗?”小粗心抱怨说,“奥秘精灵回来了,她打电话给我说要我们去科技馆和她会合,有好玩的东西看。”小好问说。“什么?好玩的东西?我马上就来。”说完,小粗心一溜烟地起来,匆忙地穿衣、洗漱后,跑出了家门。来到科技馆门口,大家都已经在那儿了,奥秘精灵见人都到齐了,便带领大家走进了科技馆。来到大厅,小粗心看见厅里挂着一个横幅“学生科技发明作品展”,原来奥秘精灵是带他们来参观小发明的…  相似文献   

18.
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怀的是周瑜,大概多数人都不会怀疑。但仍有个别学者认为其中“羽扇纶巾,谈笑间,狂虏灰飞烟灭”这几句是对诸葛亮而发的,因为“羽扇纶巾”是诸葛亮的衣著。把这几句撇开周瑜转向诸葛亮,严重地破坏了词中所怀人物形象的完整性,苏东坡决不会这样写,因此这几句说的必然是周瑜。赤壁之战孙刘一方指挥战争的主角是周瑜,不是诸葛亮,这是历史的事实。词本身也直接点明了所怀对象。上片说“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下片开头就说“遥想公瑾当年”,所以怀的只是周瑜是不成问题的。  相似文献   

19.
~~“奔驰”跑车、一堆礼品再次出现在诸葛亮的茅屋前。管家再次向他们跑来,说:“三位先生请!诸葛先生正在等着三位。”刘备终于见着了诸葛亮,并成功地说服诸葛亮先生出山帮助他实施他的远大计划……诸葛亮这次要和周瑜合作,与曹操交战。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嫉妒,想陷害他。没让周瑜费多少功夫,诸葛亮就踏入周瑜设好的陷阱。周瑜很高兴,一边唱着周杰伦的《双截棍》(可是变调变得厉害),一边琢磨怎样害诸葛亮。而这时,诸葛亮正煞费心思地在考虑借箭时用哪支船队(大家一定纳闷为什么要借箭吧?我来告诉你,有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上期回顾一场流星雨后,魏、蜀、吴三国纷纷降下了陨石。五种陨石各有不同的功能,好不神奇。特别是土陨石,连蒋干的臭袜子也能在上面长出袜子树来,这可真是神了……鲁肃回到吴国向周瑜汇报。周瑜想:“种什么就能长什么,看来蜀国的陨石更有用。能种出袜子,一定也能种出金子、银子……”周瑜吩咐鲁肃:“你再去一趟蜀国,用我们的两颗陨石换他们的那一颗!”鲁肃跑到蜀国换陨石。诸葛亮说:“对不起,我们不换,我们不是傻子。”鲁肃碰了钉子,只好向后转,但诸葛亮叫住鲁肃:“不过,你跑来跑去的太费鞋,我帮你种点鞋子吧。”鲁肃就脱下一只鞋子让诸葛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