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阳跃 《考试周刊》2011,(37):60-60
本文对陈景润及哥德巴赫猜想做了简明介绍。  相似文献   

2.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调来的一名很有学问的数学老师讲课.  相似文献   

3.
请观察:6=3 3,8=3 5,10=3 7=5 5,12=5 7,14=3 11=7 7,16=3 13=5 11,18=5 13=7 11,20=3 17=7 13,22=3 19=5 17=11 11,24=5 19=7 17=11 13,……  相似文献   

4.
请观察6=3+3,8一3+5,12一5+7,14一3十1118一5+13一7十11,22一3+19=5十17一24一5+19一7+17=你从中看到了什么?10一3+7=一7+7,1620=3+17二5十5,=3十13=5+11,一7+13,11+11,11+13,历史上,数学家们对这些等式所揭示的规律,已经在世界数学界研究了250多年! 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知识界,包括大、中、小学学生在内,大都听到过“哥德巴赫猜想”.这是我国青年数学家陈景润创造性的研究给我们带来的古老问题的新鲜的信息. 哥德巴赫(1690一1764)是德国数学家.在1742年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归纳猜想:“大于5的任何整数是3个素数之和.”(素数也称质数)大…  相似文献   

5.
1“哥德巴赫猜想”问题1742年,德国数学家切爱斯坦·哥德巴赫(ChristianG0chach1690-1764)在和好友、瑞士大数学家莱郎哈德·欧拉(Euir1707-1783)的通信中,提出两个关于整数和素数之间关系的推测:(A)每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亲数之和;(B)每一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素数之和。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通常我们把猜想(A)称为“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把猜想(B)称为“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欧拉虽然没有能够证明这两个猜想,但对它们的正确性是深信不疑的,他在1742年6月对日…  相似文献   

6.
《科学启蒙》2009,(Z2):42-43
人物档案:陈景润(1933—1996),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国著名数学家,主要研究解析数论,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这一成果国际上被誉为"陈氏定理"。著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  相似文献   

7.
陈景润曾说──"哥德巴赫猜想"本世纪无法解开陈景润生前曾托记者转告广大数学爱好者:不要冒然去搞那个"哥德巴赫猜想"。他说,大概只有具备数学专业研究生以上水平,才有可能明白,那是当今无法摘取甚至无法接近的数学王冠上的明珠。而且至少在本世纪此项研究已无法...  相似文献   

8.
9.
布朗提出并证明的命题(9、9)不是哥德巴赫猜想原题,只是一个近似猜想原题的设想,所证结果都是不肯定的。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华罗庚等数学大师就判定筛法不可能证明到命题(1,1)。我们用综合代数法分析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原题,所得结果完全符合原题要求。  相似文献   

10.
也许是因为徐迟的那篇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报告文学,也许是因为历史的因缘凑合,哥德巴赫猜想居然成了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一个名词。这个词代表了一段传奇,代表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也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光荣与梦想。直到今天,仍然有难以计数的人们,大学老师、中学老师,甚至工人、农民,为哥德巴赫猜想着魔。我们无法准确地评价延续20多年的“哥德巴赫猜想现象”。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视角上,都可以生发出自己的思考。而下面的文章,则纯粹从学术的角度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历史,也是一篇很好的科普文章。希望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哥德巴赫猜想,当然,我们也把此文献给逝去的潘承洞先生——他的名字已经镌刻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年表上。  相似文献   

11.
12.
1、2、3、4、5、…这些自然数是我们最熟悉的,同时也是使用最多的数。但是,它有许许多多神秘的性质,到现在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在“数论”这门学科中,同样充满了无数没有解决的问题和各式各样的猜想。几千年来,特别是  相似文献   

13.
徐迟 《新读写》2008,(11):10-11
要懂得哥德巴赫猜想是怎么一回事?只需把早先在小学三年级里就学到过的数学再来温习—下。那些12345,个十百千万的数字,叫做正整数。那些可以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剩下的那些数,叫做奇数。还有一种数,如2,3,5,7,11,13等等,只能被1和它本数,而不能被别的整数整除的,叫做素数。除了1和它本数以外,还能被别的整数整除的,这种数如4,6,8,9,10,12等等就叫做合数。  相似文献   

14.
不论用多大的数检验都会发现:大于4的偶数都能写成两个奇素数(质数)之和,大于7的奇数都能写成三个奇素数之和。如:8=5+3,102=97+5,9=3+3+3,99=89+7+3等。  相似文献   

15.
6=3 3,8=5 3,10=5 5,12=5 7,28=5 23,100=11 89.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质数(除2以外的质数)之和.这个有趣的现象被200年前的哥德巴赫发现了.哥德巴赫本来是普鲁士驻俄罗斯的一位公使,是个职业外交官,他的爱好却是钻研数学.哥德巴赫和著名数学家欧拉经常通信,讨论数学问题,这种通信联系长达15年之久.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欧拉,说他想发表一个猜想: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奇质数之和.同年6月20日,欧拉回信说:“每一个大偶数都是两个奇质数之和,虽然我还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完全正确的.”后来,哥德巴赫又…  相似文献   

16.
哥德巴赫猜想是由普鲁士历史学家兼数学家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提出的一个貌似简单的数学难题。他在1742年写给著名数学家列奥哈德·欧勒的信中,潦草地涂写出了这一命题。其陈述为: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达为两个素数之和(素数是指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如7和13)。例如,18=7 11,其中7和11都是素数。这一命题的公式表达为N=P1 P2。人们认为这一猜想是正确的,然而关键的一点在于没有人能够确切地证明它适合于任何数字。哥德巴赫写道:“每一个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我认为这是一个确凿无疑的定理,尽管我没有能力证明它。”我国数学家…  相似文献   

17.
数学史上的猜想有很多.其中哥德巴赫猜想因为命题简单(只要有初中数学知识就能看懂)而为全世界所熟知。  相似文献   

18.
数学史上的猜想很多,其中的"哥德巴赫猜想"因为命题简单(只要有初中数学知识就能看懂)而为全世界所熟知.  相似文献   

19.
20.
怀念陈景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景润(1933-1996),福建闽侯人,中国现代杰出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景润的名字是和哥德巴赫猜想紧密地连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