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天琚 《收藏界》2014,(11):53-59
到目前为止,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生产三彩陶瓷器的唐代窑址在四川、河南、河北、陕西、江西、浙江、安徽、湖南、广东都有发现。考古学界把四川唐、宋时期,邛窑生产的三彩器叫做"邛三彩",所以,就有了"北有唐三彩,南有邛三彩"之说。四川三彩器有瓷胎,也有陶胎,唐代瓷胎较多,宋代陶胎较多。四川三彩陶瓷器是用铜、铁、锰、钴等色料在釉上和釉下绘画或点染,色料交错和间隔施用,以高温或低温一次或多次烧制成型后,成品形成独特的黄、绿、褐、蓝等数种颜色流动交融、交相辉映、斑驳淋漓的彩色釉面,既有原色、也有复色。  相似文献   

2.
《收藏界》2014,(4):16-35
唐三彩是三彩艺术的精华,它实际上是对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由于它烧制于唐代,所烧作品多用黄、绿、白三种颜色,因而后人称之为唐三彩。实际上,它所用的色彩还包括蓝、赭、紫、黑等。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8,(5)
正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是迄今全国唯一以收藏、展示、研究唐代三彩和唐代彩绘陶俑为主旨的专题性非国有博物馆。2011年经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文物局。陕西省民政厅批准成立,同年5月免费开放。馆址位于西安市南二环东段559号。展厅及库房面积1000平方米,藏品共计2000余件。主要为唐三彩和唐代彩绘陶俑。  相似文献   

4.
梅则文  廖永民 《收藏》2010,(12):29-32
唐代是我国陶瓷业空前发展的繁荣时期,厚葬之风催生了在随葬陶俑上题字的盛行。 题字俑一般为中小型素烧俑或绘彩俑,三彩器也有发现,不过很少。有可能是三彩器表面光滑,字迹易脱落的原因。文字多题写在陶俑背部无彩之处,也有的题在俑的内壁、颈部.足部、裙下摆处的,没有固定的格式。  相似文献   

5.
关林  郭永淇  杨军凯  辛龙 《收藏界》2012,(5):107-110
2011年2月25-28日,为配合西安市西效杨家围墙城中村改造,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此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基中一座唐代古墓出土了大量精美、完整的瓷器,另外还有一件三彩器,色彩鲜艳,较为珍贵。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7,(11)
正近年来,铜川市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基本建设进行的考古工作中,清理了一批唐代三彩器和白瓷。这批器物虽体量较小,但对研究古陶瓷,尤其唐代"黄堡窑""邢窑"仍有不小参考意义。现择其要者简介如下。黄堡窑——三彩唐三彩仕女俑:2011年铜川新区未来城小区出土(图1)。通高7.5厘米。头梳高髻,发髻两边下垂。头微右偏,圆脸,面相模糊。身着交领宽袖长衣,左臂弯曲,手隐于袖中,置于左胸部,右臂自然下垂,  相似文献   

7.
马广彦 《收藏》2008,(10):35-37
大唐社会对外开放程度很高,罗马人、波斯人、黑人及中亚许多穆斯林民族(当时通称为“胡人”)纷纷落户长安。他们的宗教信仰、文化艺术和生活习俗也被带到中国,融入到汉文化之中。在唐代的许多历史遗存中都可以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大融合、大渗透。在陶瓷器制作领域,这种影响也十分明显,河南巩县窑与陕西耀州窑生产的瓷器、三彩陶器和瓷胎三彩器中,都有西亚风格的喙口壶制品。  相似文献   

8.
《收藏界》2007,(9)
邛窑是四川青瓷窑系的代表,在历史上以烧制高温彩绘瓷和邛窑三彩而著称。然而,目前多数研究者和民间收藏者常常将其彩绘瓷和三彩器混为一谈,有"邛三彩"、"绘三彩"等称谓。事实上,邛窑彩绘瓷和邛窑三彩是两类不同的产品。邛窑三彩,又称"邛三彩",有关这一名称的来源和命名,前后经历了半个多  相似文献   

9.
王卫丹 《收藏》2011,(9):64-71
以往对三彩器的讨论主要侧重于唐三彩和辽三彩,宋金元三彩枕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把宋金元三彩枕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本文从考古材料出发,结合博物馆藏品,对宋金元三彩枕的分类与地域分布作了比较全面的揭示。  相似文献   

10.
张佳宏 《收藏界》2013,(7):128-131
我国北方著名的青瓷窑口位于陕西省耀县的黄堡镇,古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始于唐代,盛于五代、宋代、金代、衰于元代。耀州窑所生产的古陶瓷品种较多,有黑釉、红釉、白釉、绞胎釉、三彩釉、青釉等,工艺有绘画、印花、刻花、划花、剔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