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俞立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历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华东师范大学校长。2012年4月起,担任上海纽约大学第一任校长。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55号,这是上海纽约大学的新校园。伴随着整个校区的启用,如今这栋15层高的大楼成了上海纽约大学学生们学习的地方。竖着"上海纽约大学"的牌子,这所"垂直大学"俨然成了陆家嘴地区的另一新地标,作为中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大学,上海纽约大学从筹建之初就备受瞩目,作为该校首任校长的俞立中更是成了焦点人物。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德国大学校长在与大学外部的关系中,其权力被政府架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在与大学内部的关系中,只是大学的符号而已,并与学术人员相互独立。近二三十年来,德国政府对大学资金分配方式的转变和社会力量的增强等对德国原有高等教育及其管理协调模式造成一定的冲击,这为加强大学校长的领导权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同时,教授主导的各种委员会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让渡给大学校长,德国政府通过立法赋予大学校长一定的行政管理权力,德国大学校长的领导权也由此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相似文献   

3.
周作宇在11月18日的《科学时报》上发表文章指出,学校一代又一代成员的性格积淀成大学的性格。这是校长必须重视的宝贵资源,同时也可能是需要清醒识别的重负。校长治校过程同时也是和这个具有特定性格的组织的恋爱过程。有的一见钟情,有的若即若离,有的魂不守舍。有的时候是校长给大学注入了活力,有的时候是大学刺激了校长的激情。在感情和理智的二  相似文献   

4.
“以生为本”是大学办学的第一理念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办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不仅支配着校长的办学行为,对教师、员工、学生都具有目标引导和行为激励等功能。一个称职的现代大学校长、必须有一套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大学办学规律、适应本校校情的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系统中,“以生为本”应该是第一理念。一、“以生为本”的丰富内涵首先,要把学生看成学校生存之本。大学是因大学生而设,办大学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没有大学生,无需大学教师,无需各种设备与设施,无需各种管理和服务,大学也就失去了存在  相似文献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包括完善校长选拔任用办法;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等。围绕现代大学制度,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其中"校长职业化"是关注度最高的议题。作为大学校长,我赞同"校长职业化"。但"校长职业化"并不意味着不让校长  相似文献   

6.
正中美高水平大学校长圆桌会议期间,来自中美两国的20多位大学校长围绕"当代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当代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和"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三个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在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锦穆尔主持的以"当代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为主题的会议中,与会中美校长们结合各自大学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对中美大学各自的责任和相互之间的互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讨论当代大学与政府的关系的必要性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锦穆尔:"当代大学与政府的关系"这个话题实际上非常有  相似文献   

7.
正"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无法回避的一道艰深命题。破解这道难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而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融通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高中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大学是学生专业发展方向确立的关键期,前者是后者的基础。高中与大学如何能更好融通,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呢?"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清华论坛上,北京教育学会高中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刘长铭抛出议题。"清华论坛"是北京市教育学会高中教育研究分会"走进大学"的首场活动。论坛上,清华大学校长、教授和北京市知名高中校的校长们,围绕高中与大学如何联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各抒己见,提出了一些融通之道。  相似文献   

8.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与"倡导教育家办学"、"大学去行政化"、"加快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进程"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我们需要研究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的内涵及特质,探讨大学校长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进而成为"教育家校长"。对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所做的个案分析有助于深化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国外开放大学首任校长的远程教育思想,探讨了开放大学在创办初期,在争取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民主管理的艰辛历程中,首任校长们所扮演的独特角色.尽管开放大学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然而对远程教育机构领导者远程教育思想的探讨,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汇》2012,(5):9-9
清华大学新任校长陈吉宁在就职演说时表示,大学的根本不在“大”,而在“学”,办大学要以“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术为基”、“学风为要”。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课程如何改革?高中教育如何实现与大学教育的顺利衔接?这是高中校长和大学校长们共同关注的话题。2004年4月25日,河南省高招改革与中学校长研讨会在河南大学举行,全省120多所重点中学的校长同河南大学的书记、校长面对面,就高招改革以及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北京大学举行世纪庆典的一系列学术活动中,以“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为主题的“大学校长论坛”尤为引人注目。近百所国内外著名大学的校长或校长代表出席了会议。从21世纪大学的使命与作用、21世纪大学的教与学、21世纪大学与社会的关系、21世纪大学的管理与经费等4个方面,对会议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在北京大学举行世纪庆典的一系列学术活动中,以“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为主题的“大学校长论坛”尤为引人注目。近百所国内外著名大学的校长或校长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文从21世纪大学的使命与作用、21世纪大学的教与学、21世纪大学与社会的关系、21世纪大学的管理与经费等4个方面,对会议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怎样才能当好一个大学的校长?这是一个颇有意义的问题。固然能否办好一所大学,是学校外部和内部各种主客观因素综合影响所决定的,不完全取决于校长。但是在内外各种条件已定的情况下,要相对有效地办好大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能否按照客观规律抓住办学要点。校长要抓住什么要点,才能符合客观规律,办好大学,这是一个至今尚未被充分认识,而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的科研课题。这里,只是把近期内对此学习思考所得的一点领悟,提出来供大家讨论研究。一、大学校长应努力提高自身四个方面的基本素养高等学校是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的基地;又是知识分子相对集中,对政  相似文献   

15.
大学历史使命的达成和本质功能的释放同其用人以治事的方式和制度密切相关。大学欲真正"去行政化",用人制度改革则必不可少。我国大学"去行政化"的用人制度改革,不能简单地指向大学的行政级别,而应采取职业校长制、聘用制度下的教育职员制和"双轨"型的教师聘任制三种制度有机结合的技术框架,对大学用人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6.
走进大学校长论坛 ,校长们获得了一种神圣。他们将用自己的语言说话。大学身上有许多耀眼的光环 ,大学身上有许多光荣而令人敬慕的历史与大师 ,而二十一世纪大学将确立坐标 ,重新起步。跨入一个需要把知识与智慧立为治国之本的世纪 ,脑力劳动者将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主导与核心。社会必将用紧逼的目光审视大学。大学 ,你贡献什么 ?春天刚到 ,在大型企业昆钢 ,云南高校的“大学校长论坛”开始走出前台。  相似文献   

17.
说到大学之大,让人想起半个多世纪前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认为,"大学之大在于学生之大和学术之大"。当然,还有从其他不同视角来描述大学之大的,如"大学之大在于胸怀之大"、"大学之大在于包容"等等。笔者认为,大学之大也应体现在"课程之大"上。  相似文献   

18.
高美 《云南教育》2014,(11):48-48
米歇尔访华,北大校长伸出橄榄枝,邀请奥巴马的两个女儿长大后来北大留学。目前,两位“第一千金”还没到上大学的年纪,这让特勤局省了不少D。看看那些曾经的“第一千金”和“第一公子”们,他们的大学生活给特工们和室友们添了多少乱。  相似文献   

19.
作为大学的首席执行官与最高学术领袖,校长无疑在英国一流大学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罗素大学集团"校长群体的实证研究发现:该集团2019年时任校长的普遍"肖像"是:男性,60岁左右,英国国籍,在国内一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任前职业为大学校长或副校长,晋升路径为教师→院系领导→副校长→校长,是某一领域的杰出学者,具有院士头衔或荣誉勋章。"罗素大学集团"校长群体的动态特征是:身份来源日趋多元,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具有明显的"筹款导向"。结合我国现实状况,一流大学应在校长选拔过程中体现多元化与包容性,注重大学校长的国际化,并适当增加经管型人才的数量。  相似文献   

20.
研究高等教育的人都知道,许多为人们所传颂的大学理念,是由名声卓著、任期较长的大学校长所提出而得到理论界所认同、传播的.这是因为理论、信念是由实践所产生,经思维凝炼而成.作为任期较长的大学校长,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有可能凝炼为有价值的理论、信念,并通过自己一以贯之的实践予以检验.当然,这只是“可能”,并非“必然”.许多校长们,只是凭经验办事,其思维活动停滞在经验层面上;更多的校长们,只按文件指示的条条办事,或干脆由行政部门和秘书们出主意办事.能够在实践经验基础上力图向理论提升并凝练为理念的毕竟是少数,在中国当前更是难能可贵.读了这本《大学运筹沉思录》,我认为黄冈师院的前校长、今书记程水源教授应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