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语感训练摭谈刘俐俐南昌市西湖区教研室叶老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敏锐、正确、丰富的感受力,它包括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其表现特点主要为正误感、优劣感、形象感。这也是语感训练的主要内容。怎样训...  相似文献   

2.
语感训练要抓「点」湖北松滋市农牧教研组覃章俊语言具有韵律感、贯通感、分寸感、形象感、情意感等特点,故语感训练要不失时机地把握这些“点”。之一,抓住语言的韵律点品味佳作的语言必然具有动人的旋律,这种旋律是由声调的高低强弱、音顿的整齐匀称和语气的轻重缓急...  相似文献   

3.
语感训练要抓点○覃章俊(湖北省松滋市农牧教研组语言具有韵律感、贯通感、分寸感、形象感、情意感等特点,故语感训练要不失时机地把握这些“点”。之一,抓住语言的韵律点品味佳作的语言必然具有动人的旋律,这种旋律是由声调的高低强弱、音顿的整齐匀称和语气的轻重缓...  相似文献   

4.
叶老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本文想就阅读教学中进行语感训练谈一点看法。语感就是对某一种语言现象能准确生动灵敏的感受和评判。它又包括形象感、分寸感、语义感、语音感、畅达感等几个方面。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感训练,应该掌握三个原则和三种方法。阅读教学中语感训练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 ,语言文字的训练 ,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培养语感能力。敏锐的语感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 ,比如 ,语言的分寸感、形象感、情味感、畅达感等。教学中 ,如何从这四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一、品词析句 ,体会语言的分寸感。语言的分寸感 ,即对语言运用准确的一种敏感。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抓住关键性的例句 ,引导学生品评分析 ,来帮助学生把握语言的分寸感。如教学巴金的《海上日出》文中描写“云厚时海上日出的景象”的句子 ,抓住句中的“镀”、“透”、“染”三个动词 ,引导学生分析三个动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6.
语感训练对于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围绕语感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形象感等基本内容,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展开语感训练。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叶、吕二老的话都说明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性。所谓语感,就是指人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能力,它是人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心理能力、心理直觉。从内容上看,它包括的语意正误的感觉、语言形象的感受、情感色彩的感受等。人具备了一定的语感能力,就能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迅速、准确地感知领悟语言,得心应手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因此,在…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学家朱作仁说过 :“抓住语感的培养 ,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那么 ,语文教学中如何科学地进行语感训练呢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形象再现。对小学生来讲 ,语感主要包括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而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础。形象感即形象再现 ,它是指阅读时脑海里形成的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语言文字是有概括力的 ,只有把语言概念所代表的具体事物在脑子里重现出来 ,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 ,才有可能触景生情 ,浮想联翩 ,才能对语言文字有具体的感受 ,产生语言形象感。因此 ,阅读…  相似文献   

9.
<正>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分寸感的训练”,在讲究语言的准确性方面增强了自觉性,这是一个很大的收获。现在我们再来作另一项语感训练——畅达感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
重视语感     
一、语感的含义叶圣陶先生说:“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什么是语感呢?我们同意这样一种说法:“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  相似文献   

11.
丁霞 《山东教育》2006,(6):33-33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向学生强调语感的重要性,那么,究竟什么是语感,如何训练语感呢?语感,实际上就是指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叶圣陶语)。郭沫若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2.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感司和语言运用中获得的一种对语言的理性的直觉能,略语中感的产生来自大量的言语实践,语感训练应遵循实践性原则,听说读定的言语实践是培养英语语咸怕一条正确途径,在外语教学中要正确认识传授知识与培养语感之间的,掌握好传授语言知识的“度”,将语感训练和传授语言知识结合起来,借助语言知识进行语感训练,进而提高学生在口头上的书面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前语感训练的一个明显倾向是厚“读感”薄“写感”,违背了学习语言的规律。语言实践的完整过程是“语言———内容———语言”,这个过程把形成语感的感性直觉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了,即“语言———内容”是解决“表达了什么”;“内容———语言”是解决“怎样表达”...  相似文献   

14.
曾晓洁 《广西教育》2006,(7B):60-60
“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的表现形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它依靠直觉思维而不依赖分析思维。其实质是,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直觉中沉淀着思考。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在整个语文能力结构中,处于一个基础的核心地位。首先,语感是言语活动的必备前提条件。我们进行任何一种言语(包括语文学习)活动,都必须以一定的语感能力为基础,否则根本无法参与任何一种言语活动。其次,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能力的高低。因为信息交流直接凭借的是语感,离开语感就谈不上信息交流了。因此,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所以,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正>四、情味感的训练在我们进行的语感训练中,分寸感与畅达感的训练是基本的,但情味感的训练也不可忽视。因为情味感的训练,是能够使同学们的语言生动起来的一项重要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正>国家教委1990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规定:从初中阶段就必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这一规定使人们的视角愈来愈集中到语感能力的养成教育。我们认为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进行语句转换训练,是语感能力培育的极好途径。  相似文献   

17.
"语感是一种语文素养,是从长期的规范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有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联想等复杂的心理因素,它既包含直觉的"意会",也包括语言阐释的"言传".所谓语感训练,包括形象感、意蕴感、情味感、正误感、语气感、节奏感、美丑感、层次感等方面的训练,语感依存于听、说、读、写活动中,它能帮助我们通过语言的直观形式迅速理解语义、传达信息.  相似文献   

18.
作文三级训练的第一、二步是观察、思考,第三步是表达训练。表达训练包括语感训练和章法训练,语感训练指训练语言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形象感。章法训练指训练角度的选择、剪裁的设计、层次的安排、衔接的处理。训练方式是写随笔。  相似文献   

19.
李红 《中学教育》2005,(9):37-37
语感是人对语言字直觉整体的感.受,或是由语言字引起的复杂心理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一种建立在个人感性积累基础上,能直接快速把握语言字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语言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字。”吕叔湘先生也曾主张:“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语课程标准》也高度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这体现了对语学习本质规律的尊重。怎样在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20.
语感的培育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早已提出而又仍感新鲜的课题。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早就指出,“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但是直到目前,语感的重要性虽每见挂在语文教师的口头上,而对它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并不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