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海英 《考试周刊》2014,(11):57-57
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个性,并积极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学生开辟个性发展的广阔天地,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良好机会。这个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实施个性化教学,即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技术,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到适合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谈了体会。  相似文献   

2.
季小波 《考试周刊》2008,(24):36-37
个性化教学以追求学生的个性展现和全面发展为基础,将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展示个性、发展个性的实践场所.新课程标准关注学习主体的发展、倡导个性化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可以关注学生表现,发现学生个体差异;可以开发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可以通过创设和谐氛围、尊重学生主体、实施新型教法、改变评价观念等措施实现.  相似文献   

3.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落实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即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技术,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的学生有独特的个性。传统的教师专制型教学,很难适应学生。现代教学,致力于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样化教学,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特征出发,全方位发展学生,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这个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即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独特领域.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体育课堂逐渐变成了一个开放的课堂,但教学常规仍然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常规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是教学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课堂安全的基本保障.体育老师必须把课堂教学常规作为教学的内容,抓好课堂教学常规,体现学生个性,完善课堂教学纪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看 ,个性是指个体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独有的特殊品质 ,是在一定的生理与心理素质基础上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通过教育对象自身的认识与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体独有的身心结构及其表现。个性化教育的实施就是要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依据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 ,充分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在我们学校教育中 ,课堂教学是实施个性发展教育的主阵地。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呢 ?一、牢固树立课堂教学“人人观”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谐协调、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是…  相似文献   

8.
夏茂群 《中小学电教》2008,(12):102-102
<正>《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创造的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这个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即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技术,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那么,如何做到教学  相似文献   

9.
倡导和实施语文教育的个性化是解决缺乏个性的教学与学生个性矛盾的主要方法,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个人独特的教学个性,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关系、个人魅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开创语文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王智 《考试周刊》2013,(40):183-184
<正>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过程由机械性、单一的认知性和接受性的教学向互动性、多维性和综合性的教学特征转向。强调个性发展、注重个性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要,是学生主体性的具体体现。教师应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参与能力的增强,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只有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的基础上,"教"与"学"的活动才能发挥作用。美术学科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在个性与个性发展的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个性发展的美术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