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次家访     
1989年,我初入山区教学,经历了一次难忘的家访。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家访     
“蒋妍,今天下午我和吕老师到你家去家访,好吗?”“今天?几点啊?”“下班后,五点左右吧,你家有大人吗?”“外公外婆在家的。”“那好,就说定了。”孩子没有吃惊,没有难为情,更没有不乐意,我不免有几分说不出来的感受:孩子听到家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家访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老刘的一个朋友的卡车开到我身边时,老刘才忽然想起带上我这个正在见习的“小师弟”一起去家访。下午四时,我和老刘坐着性能良好却颠簸得厉害的大卡车,沿着曲折的山路来到这个山区最出名的也是最偏僻的林区。那位家长看见我们就像他那个读书的女儿看见我们一样的不好意思,点头,示坐,接着悉悉嗦嗦地弄了点茶叶泡了两杯茶水。之后,他就不知去向了,单剩了个正在我们学校读书的女儿羞怯地笑着陪我们,不时地添上茶水。我冷板凳坐得难受的时候,一阵冷风裹着一个人进来,在阴暗的光线中我辨出是那位家长,两只手拎…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家访     
肖红 《家教指南》2003,(3):47-48
教育学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教育子女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马卡连柯说过:“谁在教育儿童?是家庭,还是学校?既是家庭,也是学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密切相关的。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既要有科任教师的支持,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家访是争取与家长配合的一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学校安排,班主任需要对本班部分学生定期家访。入疆半个月后,我和两位援疆教师利用周末,骑着自行车去9班学生迪力夏提·努尔麦提家家访。这也是我援疆后的第一次家访。迪力夏提的家距离县城10公里。刚出县城,四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就让我们三个长期生活在内地山城的人立马失去了方向感。我们站在路口,面对四通八达的公路彻底懵了,完全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  相似文献   

6.
三次家访     
正读初三时,寒假考试过后,本想可以过一个安稳的假期,但一个意外让我透心凉。本来,一向以语文成绩骄傲的我,居然只考了65分(总分100分),实在让人心寒啊。我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做好了到外地找活干的打算。  相似文献   

7.
三次家访     
小陈是我班上的一名男生,学习成绩挺好,但是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升入初二后的一天,他突然不辞而别辍学回家了。据学生们反映,他并没有向别人表示过自己不想上学的想法。只是最近,他心情看起来好像不太好,问他什么话也不说。作为班主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疏忽了这个过去一直认为很省心的孩子,我决定亲自到他家里去一趟,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8.
三次家访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能否成功地做好家访,关系到能否教育好学生,能否带好班集体。前不久,我在家访中遇到这样一件事:去年,我班来了个插班的女生。这个学生聪明,语言表达能力强,能投老师所好讲话。但是,她生活散漫,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全和同学打架,学习成绩很差。我几次找她交谈,不见效果,于是我决定家访,和家长一起对她进行教育。第一次我采用预约型家访,让这个女生提前一天告诉家里,第二天下午5点左右我去家访。这个学生迟疑了一下答应了。但当我如约而至时,她却在胡同口挡了驾。她告诉我,母亲没在家,家里没人…  相似文献   

9.
一次家访     
小光,是一个让我头疼的男孩。这学期他常常不能按时交作业,即使勉强"讨"来的作业,也是字迹潦草。最让我头疼的是,他不仅特别会偷懒,而且话很多,恶作剧不断。譬如,写作业时趁同学不注意拿同学的作业抄,抄完后还把别人的作业藏起来;在同学的衣服上乱涂乱写;抓一把废纸洒到同桌的位置上;经常迟到……种种"恶行",真是"罄竹难书"啊!开学第三周的一天早上,他又迟到了,这已经是他这个学期第三次迟到了。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狠狠地训了他一顿。下午上课时,他的座位空空的,他到哪里去了?是不是早上  相似文献   

10.
第九次家访     
已经开学一个多月了,王引还没到学校来报名。算起来,一个多月近五个星期中,我已到王引家去了八次。八次的家访,八次的交谈,八次的失败。今天,我决定再到王引家走一趟。  相似文献   

11.
“尹老师,尹老师……”身后传来同事小吴急切的话语,“你们班的小敏和她妈妈在校门口大吵一架后回家了!’,“小敏?不会吧!她文静懂事,是个孝顺的孩子啊!”  相似文献   

12.
新学期,我担任初三(8)班班主任兼物理课教师,学生刚到校,我在教室里点名,查点学生到校情况。点到兰海舟时,竞然从教室外面传来答到声.引起一阵哄堂大笑。紧接着教室门“当”地一声被撞开,闯进一个黑瘦矮小的男孩,身上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海腥味。他冲我伸了一下舌头,又挤了挤眼.然后嬉皮笑脸地看着我。职业的敏感告诉我:这是一个既调皮又聪明的孩子,是个可塑之材。  相似文献   

13.
又是节日,明信片像鸽子似的,带着学生们的祝愿和问候,栖息于我的案头,我也好像拥有一切,沉浸在一片甜蜜之中。蓦地,陈亮的一行潇洒的行书猛地把我从快乐中拉过来: “苏老师,您还记得那次我骂您,而您到我家不告状反而说我好话吗?我永远忘不了您这位好老师。”  相似文献   

14.
“作孽呀!”老奶奶一边擦着眼泪,一边给我倒茶。我忙站起身:“我不渴,您坐吧.我问问情况,一会还要赶回去上课。”  相似文献   

15.
“你看他那个傻样,上学有什么用,在家拉巴着饿不死就行。”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件事你不用管了,走吧!走吧!”说着把门给关了。我站在那里,什么也说不出来了。我不明白:家长怎么能歧视自己的孩子,又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元元是个低能儿,已经到了入园的年龄。开学的时候,我几次去他家,他父母都不肯送他来。有几天,我发现元元经常蹲在幼儿园门口,两手托着腮帮,眼睛望着园里,嘴角有时还会溢出微笑。也不知从哪儿来的冲动,促使我要去接近他、了解他,我走过去问他,是不是想来上学?他笑着,使劲地点头。我对他说:“明…  相似文献   

16.
去年,我新接手了一个教学班,该班级纪律松散,学习风气淡薄,班干部的威信也不高.为了尽快了解班级各方面的情况,摸清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走访了原班主任、科任老师,并花了大量时间对全班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及交谊情况做了细致的观察分析,发现班里有一个叫小丁的同学,在班级里肆意妄为、横行霸道,在同学中的影响十分恶劣.  相似文献   

17.
邹广华 《幼儿教育》2000,(12):38-38
这是一次事故之后的家访,一次变被动为主动、由坏事变好事的家访。户外活动时均均用石头把源源的手指砸破了。我立即送源源到医务室包扎了伤口,并让她吃了消炎药,还批评教育了均均。放学时,我向孩子的父母介绍了事情的经过,如实说了孩子的伤情,并向源源的父母表示了歉意。源源的父母虽然对老师的工作表示理解,但明显地表现出对均均的父母有意见。  相似文献   

18.
“皮大王”果然“名不虚传”。开学没几天,陆启华就把我这个新班主任气得火冒三丈,再也憋不住了。 一天放学,幼儿都回家了,我去了家访,首先来到启华家。启华的爸爸妈妈热情地接待我,他们一面让坐,一面递上了茶水,关切地问:“我家启华在幼儿园怎么样?” 我开始介绍情况了,没说上几句,启华骂人,打架,上课不专心,发犟劲的“恶迹”顿时浮现在眼前。我顾不得喝茶,越讲越激动,越讲越气愤,简直是在“告状”了。  相似文献   

19.
两年前,我刚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在一次家访中,我们班一个学生的妈妈在她的摊位前,先是没好气地应付了我几句,然后更在我走的时候说:"我看也真怪了,我们家孩子有的老师怎么就教得好,有的老师怎么就教不好。"当时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他们与教师是相互对立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