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是个恋家的人. 恋国家,恋故乡,恋亲人,恋孩子,恋朋友,恋一切美好的东西,为了国,为了美,为了骨气能舍了自己.舒乙:  相似文献   

2.
恋(《作文成功之路》1999年11期)陕西彬县师范泾水文学社阮曼题评:恋,字面上解,有爱恋、依恋之意,如果只从一般意义上去写,那便难免流于一般化,同时,也极难用少少许表现多多许。本篇虽写恋,但并非写通常之恋,而是写天地之恋,日落之恋,令人惊异,一新耳目。由日落之景,想到天地之恋,想像飞腾,感悟如电,难能可贵。夕阳(常见之物,之景,无新奇可言)把最后的一吻(把“夕阳”与“吻”联系在一起,则需要想像的飞腾。“最后”,言并非一吻。)印在(印,贴切,恰到好处。表现出了“吻”的力度,“恋”的深度,和这种“恋”宣示的广度。)大山的额头(虽夸张但…  相似文献   

3.
金银句     
★恋容易冷却,爱非常顽强。——日本著名漫画家柴门文认为“恋爱”分为“恋”和“爱”两个阶段,刚开始的情投意合都是“恋”,恋是容易的,爱则要经过千锤百炼。  相似文献   

4.
花儿恋着太阳,乌儿恋着蓝天,而我却恋那不起眼的教坛年年、岁岁,  相似文献   

5.
西门庆如同无厌地追逐女人一样 ,也无厌地寻觅长相漂亮的男童供自己玩弄。他有着足 (鞋 )恋倾向 ,尤其看重红色 ,不妨称之为“红鞋恋”。他主要是通过鞭恋行为与裸恋行为 ,达到性唤起的目的。“三恋”畸变心理的形成 ,恐怕与当时整个社会风气有关  相似文献   

6.
幼儿的恋物行为源于缺乏安全感.结合案例,对幼儿恋物行为进行初步的介绍,分析了幼儿恋物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帮助孩子克服恋物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王安忆在1986年连续发表了《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写作手法独特,突破了她固有的创作模式,受到评论界的极大关注,该文通过对“三恋”的分析,认为“三恋”的创作是作者从心灵深处对人生的感悟,是用小说语言谱写的人怀乐章,而且“三恋”的整体创作带有一种较明显的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8.
课堂是教师职业的第一生命场。教师不"恋课",专业发展几乎是空谈。文章从学校教学管理的实践经验出发,首先对研究背景和核心概念做了阐述,重点从"三步上跃,培养爬坡式的恋课;三课操练,培养全息化的恋课;三陪三省,培养同进式的恋课"的实践层面阐述了操作路径及价值旨趣。"恋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绿色草根。  相似文献   

9.
王安忆在1986年连续发表了<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写作手法独特,突破了她固有的创作模式,受到评论界的极大关注,该文通过对"三恋"的分析,认为"三恋"的创作是作者从心灵深处对人生的感悟,是用小说语言谱写的人性乐章,而且"三恋"的整体创作带有一种较明显的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10.
“人妖之恋”是中国传统文学原型,它表现了男权社会中男性对于女性的一种既崇拜痴迷又恐惧忌讳的心理。海岩《玉观音》将传统的“人妖之恋”继承翻新,创造出现代版的“人妖之恋”。现代版的“妖女”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缉毒警察,她有正常女人的职业、人际关系、人生理想、情感、道德,有合乎情理的感情关系,所有传统“人妖之恋”的超验特点全部消除。海岩《玉观音》中的“人妖之恋”在写实的外衣下,将传统“人妖之恋”的丰富的社会、心理蕴涵表现得更加充分、深刻。海岩对传统“人妖之恋”文学原型的继承翻新,为我国通俗小说创作的继承创新提供了某种启发。  相似文献   

11.
枫叶之恋     
稚嫩的枫叶,恋着初春那含苞待放的花儿,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清风带来的讯息。深沉的枫叶,恋着初夏那亭亭玉立的花儿,轻轻地享受着,享受着共同成长的感动。热情的枫叶,恋着初秋那黯然神伤的花儿,悄悄地回忆着,回忆着曾经拥有的快乐。柔美的枫叶,恋着初冬那擦干眼泪的花儿,默默地陪伴着,陪伴着深深爱过的花儿,回归大地……枫叶之恋@王婧博$北师大平谷附中憩园文学社~~  相似文献   

12.
影片《庐山恋》《庐山恋2010》《恋恋庐山之山盟海誓》都是围绕庐山来表现爱情,但凸显的是完全不同的时代色彩。《庐山恋》以政治为主旋律,奏响了人情之美;《庐山恋2010》充分彰显了都市生活的时尚意味;而《恋恋庐山之山盟海誓》则是"小中求奇",山之静美与爱之悠远互相应和。三部庐山恋体现了江西电影创作审美取向的时代变迁。  相似文献   

13.
爱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色》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热点文本,本文试图从女性同性之恋的角度切入,分三个方面浅析《紫色》:首先,女性同性之恋——女性意识的觉醒;其次,女性同性之恋——对男权制的彻底粉碎;最后,女性同性之恋——同性和两性关系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4.
恋书情结     
儿子爱母亲是“恋母情结” ,女儿爱父亲是“恋父情结”。那么 ,读书人爱书 ,就是“恋书情结”了。“结” ,成为心理学名词 ,最先出于印度的佛教。佛学把难以摆脱的烦恼 ,系缚于心的欲念称为“结”。后来 ,人们引申其义 ,把挥之不去的执着的情愫都称为“结”或是“情结”。试想 ,如果儿子不爱自己的母亲 ,女儿不爱自己的父亲 ,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人间 ,还像个人间吗 ?同理 ,如果人们都只知道恋食、恋玩、恋财、恋性 ,而不知道恋书 ,那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世界 ,也会不像个世界 ,或者说 ,只能是一个充满愚昧和荒蛮的世界 !恋书 ,是一种很高尚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传奇>是唐代裴鉶的一部传奇类小说作品集,作品内容繁杂、篇目众多,但其中有一部分作品所占比重较大,那就是婚姻、恋爱类作品.这些篇目又可分成几类:人神恋、人鬼恋、异类恋、在神的帮助下的人人之恋.  相似文献   

16.
恋物(英:Sexual fetishism),即以某些特定的无生命物体或人体部位作为恋爱对象。名哲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更是将男性恋物归因于童年时期由焦虑造成的创伤。在现代来说,“恋物”突出表现为两方面:性兴奋和条件作用的关系。后的存在则比前要普遍得多,“恋物”本身只是一种对于物质的依赖和痴迷,从—个侧面暴露出现代人的脆弱和恐慌。“恋物”更多的是一种情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采用调查(走访)、壹阅文献资料等方式了解中小学生上网现象、“恋网”的原因以及调适“恋网”心理障碍的方法。结果显示,上网的中小学生95%以上的是在网上打游戏,另有5%左右是在网上聊天和看电影、网络小说。分析了导致中小学生形成“恋网”心理的七个方面原因,探讨了中小学生“恋网”心理的“五大”特征,提出了调适“恋网”心理障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恋乡思归,是中国文人的一种普遍情怀。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安土重迁的文化传统为文人们铸就了故土难离的恋乡情感模式。儒家教化又强化了人们眷恋亲故、依恋故土的情感指向。以儒道两家学说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哲学,又为文人们的恋乡情结提供了一种哲学模式。这些最终构筑了中国文人的恋乡情感心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常爽 《考试周刊》2007,(51):125-126
"恋女情结",本文指父亲对女儿无意识的爱与归属的感情。从文艺心理学的视角来看,高老头对女儿的过分爱恋与依附归因于他的"恋女情结","恋女情结"是造成高老头悲剧结局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男生寝室之恋恋212@阿蒙 @王增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