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文人对民歌之"情"的阐释,体现出明显的从"泛情论"向"情爱论"的转向,而这一转向又是与其整体抒情观相联系的。概言之,李东阳、李梦阳能认识到民歌之"情"的价值,但将其阐释为广义之情,并存在着贵古贱今的偏见;李开先宣扬"今古同情",肯定当代民歌之"情",并点明其内涵为"男女相与之情";袁宏道则指出民歌之"情"实乃情欲,推崇其放任自恣的表达方式。从明代文人对民歌之"情"阐释的变化上,我们也能够对文学思想受社会思潮之影响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爱情诗可以说是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爱情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南北朝乐府民歌中都有所表现,在中国古代爱情文学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社会生活、政治经济以及风俗习惯的影响,南北朝乐府民歌中的爱情诗存在明显的不同;但是又因为南北朝文化学术的交流、融合,南北朝乐府民歌中的爱情诗也并不是壁垒分明的有南北之分。用两句话来概括就是“一份相思两地情”,“两地明月一份情”。  相似文献   

3.
大跃进民歌当年盛况空前,对之评价奇高。今天虽成为文学史反思的一个热点,但一般都是从政治视角而下的文学判词。本文从大跃进民歌中的爱情诗、文学的想象力、夸张手法的运用几个方面,说明它是因感情的缺位而导致了诗性的迷失,并从“诗缘情”的诗歌美学特征上与大跃进民歌作出一种艺术的告别。  相似文献   

4.
南朝乐府民歌内容多为男女恋情的描写,大胆而又露骨地刻画了女性的情与态,其情调艳丽柔弱、哀怨缠绵而又热烈浪漫,富有艳情的特征。南朝乐府民歌继承了楚文化的浪漫特质,植根于江南繁富之地。南朝富有艳情特质的时代风尚,直接刺激了情歌艳诗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艳情诗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南朝乐府民歌内容多为男女恋情的描写,大胆而又露骨地刻画了女性的情与态,其情调艳丽柔弱、哀怨缠绵而又热烈浪漫,富有艳情的特征。南朝乐府民歌继承了楚文化的浪漫特质,植根于江南繁富之地。南朝富有艳情特质的时代风尚,直接刺激了情歌艳诗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艳情诗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刘勰认为,文学是体道言情的道之文采——“情文”;文学活动就是以情体道的过程,赋予文学以意义;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在于情与辞经纬相交而产生的文字和语言之外的外溢美——“情采”。情与辞相交形成的“情”、“采”互动是文学性生成的基本运动模式。  相似文献   

7.
因为美生命才延续——浅析陕北民歌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称民歌为“酸曲儿”,反映男女情感性爱的占大多数,深藏着最浓重的人生情调,最强烈的悲怆之美,因为情,因为爱,陕北人没有迷失自己,在民歌里体现出一种健康正常向上的人类情爱。  相似文献   

8.
~~插一乐曲介绍 :保安族现有一万二千余人 ,主要聚居在甘肃省石积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从事农业生产。所唱民歌有“少年”和宴席曲等类。“少年”的曲调称为“令” ,保安族特有的曲调叫“保安令”。《黑头发梳成银线》即是一首“保安令” ,歌词描述了亲人之间真挚的思念之情。这首钢琴曲高音部的前11小节是原民歌的曲调 ,由两个不规整的乐句构成 ,调式上是强调“羽”“角”音的商调式。在曲调的起伏中可以感受到思念之情的各种情绪变化 ,第二乐句开始(第6小节第二拍起)是情绪的奔发和高点 ,最后四小节三个下行的旋律音型要弹得…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以美学的角度从三个方面对林黛玉“情情”之美加以阐释,即“情情”的自然之美、极致之美和悲剧之美。“情情”的自然之美,阐释了林黛玉“情情”具有禀赋的特质,是“情中之情”;“情情”的极致之美是“情情”在与现实发生冲突时,表现出至真至诚的深情之美,是“情外之情”}在“情情”的悲剧之美中,借助西方的悲剧理论展现出“情情”的升华和超越现实的崇高生命力,是“情上之情”。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的:1·通过对民歌《茉莉花》的赏析,使学生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歌中“小调”这一体裁的音乐特点、以及形成、发展等等,从而进一步懂得弘扬祖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意义。2·通过两首《茉莉花》的对比赏析,从优美的旋律和朴实、含蓄的歌词中使学生感受民歌的艺术美以及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歌的热爱之情。3·通过“唱唱”这一教学手段(将江苏两首风格相近的《茉莉花》合起来唱)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以及对歌曲艺术的感受和表现能力。二、教材分析:江苏《茉莉花》是一首产生于明末清初,流传于东…  相似文献   

11.
抒情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歌是感情的产物,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感情是诗歌的生命。这种情是真情、纯情、至情、激情和人民之情。白居易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白居易认为,诗歌的产生是感于事而发于情的。没有感情的诗不是诗;感情不充沛,矫揉造  相似文献   

12.
“意”寓于“情”,“情”生于“意”。语文教学对文本中情感内容的理解不能简单化、片面化、孤立化。情感相互纠葛、冲突、制约,产生对立、因果、相关等关系,形成独特的文学张力和审美,就是“情感制衡”。研析文本中情感之内涵、联系、逻辑等“制衡关系”,带领学生感受文本因“情”的不同关联而产生的文学魅力和美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的北方少数民族民歌混杂在所谓的“北朝民歌”中,应从中大致区分出哪些是真正的北方少数民族民歌。这些北方少数民族民歌揭示出了他们基本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尚武、质朴为主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对北方刚健之风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而这种刚健之风又是唐诗繁荣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民歌是民族文化的艺术瑰宝.是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如今。作为民族文化艺术瑰宝的中华民歌,却缺乏滋养其蓬勃发展的土壤和氛围,大量反映历史故事、人物和人民生活的民歌正逐渐被人民所淡忘并失传。笔者通过将民歌与流行歌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对民歌的好奇和兴趣:让他们感受我国绚丽多彩的民歌歌词、曲调之美,从而培养学生对民歌的热爱之情.让民族文化在民歌学习中永久传承。  相似文献   

15.
携情而行     
如果生命是一部华美的乐章,情就是其中和谐的旋律;如果生活是一段漫长的旅途,情就是旅途中优美的风景。请莫叹人生苦短,跋涉人生途中,我们仅需携情而行。杜甫携忧国忧民之情而行。纵仕途难达,青云不登,但他依旧因此情被世人抬到无可企及的高度,尊为“诗圣”。太白携浪漫无羁之情而行。纵抱负不展,却依旧因此情傲辱权臣,以此情笑傲世间,而放白鹿于青涯,漫行美酒盈樽于月下,成飘飘之仙而云游于天姥、芙蓉。东坡携豪放之情而行。纵历“乌台诗案”而宦海沉浮,他依旧因此情淡而视之,以旷达之胸“回归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人生风雨…  相似文献   

16.
“兴”是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总结出来的民歌创作手法,对我国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极大。历代文论家对“兴”的不断研究和阐释,成绩虽大,但却众说纷纭,至今仍然纠缠不清。黄侃曾感慨地说:“用比者历久而不伤晦昧,用兴者说绝而立致辨争。”又说:“夫其取义差在毫厘,会情在乎幽隐,自非受之师说,焉得以意推寻。”之所以产生种种分歧,可能与不明了“兴”的形成原因有关。本文试图对“兴”的形成做一些溯本追源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古代诗论中“缘情”与“言志”是两种源远流长、影响颇大的创作主张。《诗大序》中所说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尚书》中提出的“诗言志”,乃是这两种主张的滥觞。但在魏晋以前“缘情”说与“言志”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甚至可以把二者看成同一内容的不同说法。这内容主要是儒家的思想观念。因此,这里指的“情”并非文学创作中的情感。魏晋以后,随着文学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文学特性的认识也愈加深入,于是陆机提出的“诗缘情而绮靡”的“缘情”说正式产生。这里的“情”才是“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干芳春”的悲喜哀乐之情。尤其是在刘勰提出“人禀七  相似文献   

18.
《小雅》之诗兼具民歌与文人诗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其修辞方面,《采薇》一诗堪称典型,该诗以情写景而景中有情,以景托情而情中有景,达到了情融于物、景融于情的艺术效果.该诗赋兴合一的手法以及多种修辞方式的综合运用是达到这种艺术效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诗歌产生最早而且极为发达的国家.自公元前六世纪的《诗经》起,而后《楚辞》、两汉魏晋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民歌,大体上为一条现实主义创作路线所贯穿,可谓源远流长.在这一诗歌历史长河中,卷帙浩繁,名家如林.其中不少篇章佳句,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过目成诵,读后难忘.其原因安在?笔者不揣冒昧,试作初探.众所周知:“诗言志”,“诗缘情”,即诗歌是述志之作,是作者受社会现实影响而产生的激情的流露.而表现这种“志”和“激情”的诗篇,如果蕴藏了一定的社会历史的属性,表达或吻合了人民某些愿望和要求,它就会不胫而走,深入人心,其艺术生命力经久不衰,且放射出耀目的光华.对其流传的原因,下边分为八点,看来有些割裂,也欠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五更”类民歌是依照古人对“五更”的传统划分而形成的一类时序体民歌。它始于南朝,经唐至五代,到明清时期都有记载。山西“五更”类民歌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群众喜爱,广泛流传于全省各地,且称谓多样。它们在继承“五更”类民歌固有的定格联章的结构基础上,一方面沿袭明清俗曲“银纽丝”“叠断桥”“梳妆台”等曲牌之曲调形成新的风格;一方面融入了山西各地的曲词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