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验”是学生进入音乐的途径,任何一个音乐学习的阶段,都必须从音乐“体验”开始,以音乐“体验”结束。它表达了音乐教学的理念,彰显了音乐教学的价值,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形式。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做到“聆听”与“律动”结合、“思考”与“创编”结合、“情感”与“生活”结合,让学生在亲历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走进美妙的音乐世界。  相似文献   

2.
《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应概括为“至乐自然”。“至乐自然”是《庄子》评判音乐美的标准。美好的音乐有籁乐、至乐、天乐;不好的音乐有失性之乐、屈礼之乐、不适之乐。“至乐自然”反映了《庄子》对音乐本源的认识,音乐是“道、心、物”三位一体的产物。“至乐自然”规定了音乐“和”的功能。“至乐自然”肯定“有声”、“人为”之乐。“至乐自然”揭示了音乐审美的心理活动历程。庄子是道家音乐的伟大旗手。  相似文献   

3.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将“音乐鉴赏”课上成“音乐欣赏”课,从而失去了“音乐鉴赏”课程本身的重要价值。这与音乐教师对“音乐鉴赏”一词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有关,将“音乐鉴赏”简单地等同于了“音乐欣赏”。对这组词语的深刻辨析,有助于我们走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误区,真正发挥鉴赏教学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养成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莉 《基础教育研究》2020,(6):88-88,90
“原本性”音乐教学,能够使学生的音乐感知变得敏锐,能够发掘学生的音乐潜力,能够传承原初的音乐文化和精神。从节奏入手、从“声势”入手、从“游戏”入手,能丰盈学生的音乐感受,深化学生的音乐体验,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原本性”音乐教学,能让音乐课堂充溢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阐述构建小学魅力音乐课堂的策略,如“引入多样乐器体验,让学生感受音乐多元魅力”“联系音乐生活实践,让学生感受音乐超凡魅力”“关注音乐教育本质,让学生感受音乐情感魅力”“鼓励学生音乐创新,让学生感受音乐灵活魅力”等,让学生深入体会音乐世界的精彩与奥妙,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近代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理念传遍全世界,影响了几代人的音乐教育方式。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理解这个理念的精华,有人偏于机械理解,甚至还有可能误解,笔者基于奥尔夫“原本性音乐”的启示,结合他的元素性音乐,主动性音乐,浅谈音乐创作的原始情感和音乐“活”和“动”理念,一来以本人角度理解帮助读者加深对原本性音乐的理解度,二来企图阐述音乐的核心元素“活”与“动”在音乐活动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从事音乐教育这些年来,常听到这样的声音:“音乐欣赏怎么教?”,“为什么孩子们在欣赏音乐时表现出一付茫然的表情,要不然就是坐立不安,漫不经心?”音乐欣赏难道真的是如此令孩子们生厌?音乐欣赏课“有形”而“无神”,孩子们的心也离音乐越来越远。其实,同样都是“听”,“音乐欣赏”确实比“听音乐”需要更高层次的心理活动。如何“听”,听得“如何”,是音乐欣赏课的目标,所以音乐欣赏课需要引导孩子用心“听”,即用心去感知。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说的“杭育杭育派”所据便是《吕氏春秋》中记载的“葛天氏”音乐。“葛天氏”便是“葛伯氏”,“葛伯氏”在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葛天氏音乐传承悠远,河南地方音乐,特别是河南商丘地方音乐和“葛天氏”音乐有着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传统的音乐课程及其教学理念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也在逐步反思中国几十年来的音乐教学得失。《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文化传承”四大价值以及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提倡学科综合”等十大基本理念。要求音乐教学中一定要始终抓住音乐美这个珍贵的内核,选择美的音乐作品,并深刻地挖掘音乐作品本来的审美因素,构建表现音乐美的较高标准,贯彻音乐审美的基本原则,使音乐教学进程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师生共同感受体验、享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手风琴演奏不仅要表现音乐作品的“形”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音乐术语表现音乐的“神” ,化纸上的“情感符号”为“内心音乐” ,掌握音乐的“神韵” ,领会作品内涵 ,对音乐进行再创作。本文指出了音乐术语在手风琴演奏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了当前师范生在演奏中的具体问题 ,阐述了在手风琴演奏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正确运用音乐术语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其实施建议中提出“以音乐为本”。“以音乐为本”就是要突出音乐学科自身的特点,把握好音乐课中学科综合的“度”,把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尽可能地融入到实践之中。“以音乐为本”是实施音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2.
从音乐的发展与人类的需求来看,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是一对存在统一性的矛盾.“大众”音乐与“小众”音乐之间存在严重的产业利益问题,但两者并非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音乐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都验证了严肃音乐可以大众化,通俗音乐也登大雅之堂,面向大众和面向小众的音乐之间的互动和互补是音乐发展的本质内涵.音乐的娱乐属性及当今市场供求关系不断驱动演出市场的“大众”化追求;而音乐艺术的深刻内涵与特质、音乐受众的多元化结构,则要求音乐市场也要关注“小众”群体的艺术欣赏需求.培育音乐演出市场要用市场思维将音乐与现代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处理好“大众”与“小众”的关系,实现多重音乐间的互动,产生最佳的市场活动效益.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内涵,“音乐类”非遗的传承与终身教育不应割裂、断层,应在各自研究范畴中寻求彼此之间通联关系的互融互通。正如终身教育的教育目标一样,“音乐类”非遗传承的终身教育重在强调受教育者终身学习和探讨“音乐类”非遗的学识与能力。文章对终身教育与“音乐类”非遗的通联关系进行思考,对“音乐类”非遗传承的特点做进一步分析,审视“音乐类”非遗传承关系中终身教育的现实问题,探索终身教育背景“音乐类”非遗传承模式的具体路径,为终身教育背景下“音乐类”非遗的传承提供某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漫议吴佩芝到目前为止,在任何一本经典的音乐论著中,尚没有“高雅音乐”、“严肃音乐”、“通俗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确切定义。人们只是根据各自的体验和理解约定俗成地使用这些术语。道理是十分明显的,因为界定这些音乐的字眼“高雅”、“严肃...  相似文献   

15.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评说《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不能偏离这个核心。《老子》论道,涉及音乐的话虽然只有四旬,却体现了“道”是音乐的灵魂,音乐是“道”的音、声外现的思想。“大音希声”是《老子》音乐审美的至高境界;“音声相和”是《老子》音乐审美的标准;“五音令人耳聋”是《老子》的音乐批判的准则;“乐与饵,过客止”是《老子》的音乐审美追求。这四句话共同体现了“道为乐魂”的音乐美学思想。“道为乐魂”是《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音乐粉丝”产生的心理原因是追求自我认同,众多“粉丝”组成“粉丝”团体是追求归属感,音乐粉丝”对音乐创作和音乐消费市场都有深刻的影响,“粉丝”也有创造力,他们的作用影响着音乐生产与创作.  相似文献   

17.
好的音乐多了,喜欢音乐的人多了,但是“听不懂”音乐的人也多了。人们一方面喜欢音乐,一方面又为“听不懂”音乐而困惑。音乐究竟能不能“听懂”?音乐究竟“叙述”了些什么?这是音乐这门艺术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音乐材料的非自然性、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使得音乐艺术不像其它艺术那样客易“听懂”。人们试图通过文学的形式去诠释它,但是力不从心。既然音乐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就要尊重它;既然音乐是供人们欣赏的,我们就可以充分享用它;既然音乐“什么都没有说”,我们就不存在“听懂”与“听不懂”。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背景新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除了仍然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外,还特别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意识的培养,把高中音乐课的内容设置为“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等六大模块。既满足了学生对音乐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的需求,又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  相似文献   

19.
达尔克罗兹强调:“没有一种艺术比音乐更接近生命,可以说音乐就是生命本身”。而音乐中最有力的因素就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生命的脉搏”,也是音乐的基本“骨骼”。对少年儿童来说,节奏练习对增强他们的音乐理解力和音乐感受力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下面笔者就从动态的“生命的脉搏”去感受节奏和从静态的“音乐骨骼”去理解节奏两方面谈几点自己的教学体会,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陈斌 《文教资料》2005,(24):135-136
乍一看,音乐与语文结缘似乎不太可能,但细想来,音乐与文学之亲缘关系确已是渊源已久:从因音乐不同而分出“风”、“雅”、“颂”的《诗经》,到由音乐机构演化为诗体代称的“乐府”;从配乐歌唱的“曲子词”(词)到亦庄亦谐的“元曲散”……音乐与文学一直是相伴成长。因而将音乐与语文结缘也就顺理成章。音乐的生命力很强,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审美观正在形成,他们对于音乐的喜爱也是空前的,抓住这一点,我认为将音乐融于教学是切实可行的。如何把音乐的阳光洒进语文课堂,一直是我探索的方向。音乐导入:一种注入了音乐灵性的开场白。起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