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女勇士》是美国华裔作家Maxine Hong Kingston(汤亭亭)的成名作。汤亭亭通过改写中国神话,颠覆了美国主流文化中的华裔女性刻板形象,重构了华裔女性女勇士的新形象。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角度重新解读《女勇士》,以期更好地挖掘作品的主题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分析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在《女勇士》和《中国佬》中对文化符号的运用,阐释了其作品中的文化符号并不代表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而是被赋予了指涉华裔群体在美国社会中的族裔身份和揭示与华裔密切相关的美国历史和社会背景的真实面貌的双重内涵。  相似文献   

3.
吴卞 《零陵学院学报》2014,(1):39-40,43
美国女作家凯瑟琳·安妮·波特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在创作手法上,她善于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失窃》是波特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之一,创作特色明显。文章试图通过分析《失窃》中女主人公钱包出现的几个画面场景,探索象征这一手法在《失窃》中的运用,旨在围绕小说《失窃》中钱包出现的场景,分析钱包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4.
1995年到2010年,美华新移民小说中离婚女性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美国梦里》、《美国爱情》、《美国情人》到《白日飘行》,女主人公离婚逐渐获得了合理性,可看做新移民女性对男权保守的"进阶突围",但婚姻道德始终是小说中的重要主题。1996年张慈在美国出版的小说《浪迹美国》通过谢思羽反叛婚姻道德的方式消解男权,显示出美华新移民小说中少见的激进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5.
《女勇士》是美国当代华裔女作家汤婷婷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被盛赞为振兴美国华裔文学的开山力作。作为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它标志着华裔文学在美国主流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开始。在《女勇士》中,作者对古老的中国神话、传说及历史进行改写,并用异域的文化土壤对其进行建构;有意利用文化“误读”策略,将中国民间家喻户晓的女英雄花木兰故事中的人物、情节进行跨文化的移植和变形,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与传统花木兰原型似像非像、努力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当代女性形象,以符合美国价值观。本文拟从比较文学变异学视野来透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花木兰形象在美国语境中的变异表现,探讨花木兰形象变异的文化根源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6.
《女勇士》是美国当代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在《女勇士》中,作者对古老的中国神话、传说及历史进行改写,并用异域的文化土壤对其进行建构;有意利用文化“误读”策略,将中国民间家喻户晓的女英雄花木兰故事中的人物、情节进行跨文化的移植和变形,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与传统花木兰原型截然不同的努力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当代女性形象。文章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花木兰形象在美国文化中变异的表现、变异的必然及其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龚旻  高丽涛  王佩雪 《海外英语》2013,(23):262-264
为了对亚裔美国文学的主题变迁做一文本支撑研究,该文通过对《华女阿五》、《女勇士》、《谁是爱尔兰人?》和《快要窒息》的文本进行分析,梳理了亚裔美国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表现自我的自传和短篇小说阶段、在文化冲突中建构少数族裔的自我身份阶段和疏离中多元的主体性及少数族裔中的少数者的发声阶段,以期加深对亚裔美国文学主题研究的深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说明虚构和想象作为自传艺术表达的必要手段,解读华裔女作家汤亭亭自传《女勇士》中的幻想及其功能。《女勇士》革新了传统自传书写的思维模式、写作技巧,融合了历史和虚构、现实与梦幻,表现出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作者在美国亲身经历与想象中华人生活终将从最初的不协调到新文化身份上的和谐音符。  相似文献   

9.
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贵妇画像》从出版就一直广泛受到文学界的讨论和关注,相关的专家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这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伊莎贝尔。基于此,尝试通过一个全新视角,即跨文化视角,来对其进行分析,首先阐述女主人公伊莎贝尔自身个性导致悲剧命运的必然发生,其次研究了《贵妇画像》中的文化解读和女性的话语权,进而在作品中获得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1962年,美国女学者蕾切尔·卡森出版《寂静的春天》之后,唤醒了全世界对生态环保问题的密切关注。五十多年后,同样是作为美国人的女科普作家伊丽莎白·科尔伯特,推出了同等重量级的《大灭绝时代》。伊丽莎白·科尔伯特在写作中一直致力于生态环境问题,长期为《纽约客》杂志撰稿,曾于2006年出版《灾异手记:人  相似文献   

11.
《飘》是当今深受欢迎的美国小说之一,其中蕴涵了浓厚的女性意识。女主人公思嘉对男权社会的反叛及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作用都是女性意识的体现。这种浓厚的女性意识赋予了《飘》强劲的生命力,让其从未随风而逝。  相似文献   

12.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作品《飘》一经问世,整个美国,甚至整个世界为之轰动。我阅读的版本是1939年傅东华首译的《飘》。回忆16岁那年初读《飘》,我正在江苏省淮阴师范学校读书。像着了迷一样,连读上、中、下三册,被女主人公郝思嘉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于1976年发表了《女勇士》而一举获得成功,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更是被克林顿赞誉为"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是美国华裔文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尽管文学评论、批判家用不同的批评的方法、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相关的评论文章也有如汗牛充栋,但对于《女勇士》的阐述和研究还没有达到完整完全的程度。文章试图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来分析文章中的女性形象,特别是文章中大家耳熟能详的花木兰形象,从新历史主义视野下看这部作品的对当时社会和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色墙纸》是美国女权主义运动先驱兼女作家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于1892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主要从小说《黄色墙纸》中的"休息疗法"入手,探析小说中女性精神疾病(如疯癫、歇斯底里、神经衰弱症等)的来源与诊疗方案,以此揭示出十九世纪美国医疗体系对女性的残暴与无情,并深刻地批判了这一时期美国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剥削与压迫。  相似文献   

15.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喜福会》,讲述了第一代美国移民中性格、命运各异的四位中国女性以及她们生长在美国的女儿的生活经历。小说由一片鹅毛引出,而综观整部小说,鹅毛是连结母女关系的一根重要纽带,一个意味深长的线索,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鹅毛在中西两种文化中的内涵,从情感和文化两方面阐述其在《喜福会》中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汤亭亭是20世纪末美国华裔文学繁荣发展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女作家,她的三部作品《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确立了她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她的文学作品既根植于中国文学,又深受美国文学的影响,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相似文献   

17.
长篇小说《飘》是美国女作家马格丽特·米切尔创作反映美国南北战争的小说。女主人公斯嘉丽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从而显示了历史发展与人物性格转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对《欲望号街车》和《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的女主人公布兰齐和麦琪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前者将命运寄托于男性,最终走向毁灭;后者坚强独立,成为主宰命运的强者。两位女主人公的个性差异反映了作者田纳西.威廉斯妇女观的嬗变。这种嬗变与其早年的家庭环境和美国20世纪50-60年代的妇女运动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美国印第安女作家莱斯利·马蒙·西尔克的重要短篇小说《黄女人》中的传统文化意象。西尔克在创作中吸收了本民族文化的精华,重新建构了印第安传统文化中的母神、河神和大地等意象,使作品具备了印第安文化的独特性和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4,(A2):18-19
美国知名作家丹·布朗的作品《达·芬奇密码》自出版发行以来,曾经以750万册的成绩打破美国小说销售的记录。本文分析了女主人公索菲·奈芙的成长过程,并探究了罗伯特·兰登在索菲·奈芙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引路人的作用。在小说《达·芬奇密码》的结尾,索菲·奈芙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并勇敢地接受了祖父雅克·索尼埃给予自己的保护郇山隐修会秘密文献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