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同行交流,总听到这样的抱怨:语文比之数学,可谓生动形象;语文比之外语,可谓轻车熟路,可是学生就是不愿意享受它。听了类似的议论,笔者心中不禁这样想:我们真的让学生享受语文了吗?因此,要让学生开开心心学语文,首先要让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一本“开心辞典”,要不断地召唤着、激励着探究者,从而使语文课堂变成巨大的“磁力场”。然而语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只有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根主线,改进教学方法,讲求教学艺术,探讨教学变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才能提高质量和效率。   一、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可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不少语文教师主宰了整个课堂,牵着学生硬往自己设置的圈套里钻,“主体”变成了“客体”,“主导”变成了“主宰”。不是老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而是学生的“学”服从于老师的“教”。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现有的能力发展水平、学习方法、认知心理、学习习惯,都可以置之度…  相似文献   

3.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使学生不堪重负。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找出教材中的学习兴趣点,将语文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以自身情感使学生受到感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其“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4.
“应试教育”影响下的语文教学,造成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教学变成枯燥的技艺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要改变这种现状,应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整体风格;重视朗读:挖掘文章情感,陶冶学生情操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 ,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 ,我们的语文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归纳起来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 ,将充满人性之类 ,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杨东平语 )今天 ,在创新教育改革中 ,语文教学应如何克服这些问题 ,我认为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轻”、“重”关系。第一 ,重学法 ,轻教法。老师不是至高无上的圣人 ,而是学生的先学者。课堂上 ,应以年长的学者身份和学生共同学习。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 ,教师不能只是知识的灌输者 ,学生也不是接受知识的简单容器。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  相似文献   

6.
杨应学 《陕西教育》2011,(12):43-43
“语文难学”是农村小学生共有的感受.“语文难教”又是困扰不少语文教师的大难题.“语文谁都会教”更让语文教师尴尬。那么如何改变这些看法,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变成一门艺术.使学生在愉快之中乐学、会学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际越来越觉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培养学生乐学、会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却把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性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甚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突出人文性。  相似文献   

8.
旧的教学模式还在充斥着高职语文课堂,最具趣味性、人文性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构建注重人文素质的高职语文课程是“人文日新”的高职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语文教育本身的需要。树立注重人文的高职语文课程理念,突出注重人丈的高职语文教学目标,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9.
与同行交流,总听到这样的抱怨:语文比之数学,可谓生动形象;语文比之外语,可谓轻车熟路,可是学生就是不愿意享受它。听了类似的议论,笔者心中不禁这样想:我们真的让学生享受语文了吗?因此,要让学生开开心心学语文,首先要让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一本“开心辞典”,要不断地召唤着、激励着探究者,从而使语文课堂变成巨大的“磁力场”。然而语文教学尽管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但是难以抵挡现代影视传媒对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以至语文对学生的“亲和力”日渐衰退。因此,光靠单薄的文本和传统的“问答式”教学模式来维系任重道远的语文教学显然是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杨东平曾经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情、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语文应是知识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文学区别于其它意识形态最根本的东西在于其审美性。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同老教材的区别之一,在于新教材增加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其目的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走出片面的知识技能的教学模式,而凸现其审美性,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找回那失落的精神家园。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种教学关系甚至曾被视为天经地义、不可移易的教育教学规律。客观地说,先教后学并非毫无道理,但它留下了一系列它自身无法根治的痼疾:“教”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考虑到农村封闭住读学校的情况和学生情况,开展“少教多学”的研究实践,探索语文教学“少教多学”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已经走进我们语文课堂六、七年了.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语文教学课确实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师生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换。一篇篇精美的文章不再仅仅是考试的道具,更是滋润学生心灵的清泉。但由于一些教师对于新课程标准肤浅甚至错误的理解,致使语文课没有“语文味”,变成了“大杂烩”,变成了“四不像”。此时,务必会引起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反思,更加明确语文教学的新目标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语文作业设计,将充满人性美、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了枯燥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新课程教育理念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创新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基于这种理念,教师就应该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尤其在设计作业练习时,教师除了注意目的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原则外,还要注重多样性、实践性、创造性和趣味性,力争在形式、题材、要求等方面“开放搞活”,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兴趣、巩固其知识、提高其能力的目的,使每个学生都快乐地学习。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已经走进我们语文课堂六、七年了.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语文教学课确实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师生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换。一篇篇精美的文章不再仅仅是考试的道具,更是滋润学生心灵的清泉。但由于一些教师对于新课程标准肤浅甚至错误的理解,致使语文课没有“语文味”,变成了“大杂烩”,变成了“四不像”。此时,务必会引起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反思,更加明确语文教学的新目标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学语文是需要感情的。麻木的人只会学死板的语文,当然也学不好语文。语文教学更要讲一个“趣”字,一个“情”字,一个“活”字。我们常常高喊让学生去感悟、去感知、去体验,但我们往往少了些耐心,少了点童心。  相似文献   

16.
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笔者惊喜地发现,不少教师已经一改“唯语文”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解决综合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但同时也不乏忽视“语文”本色、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变成了“文艺表演”、“绘画比赛”以及其他学科活动的现象,其中的“语文味”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花絮、点缀而已。细思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味”究竟该如何体现?确实是横亘在我们这些语文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操之过慎,会“唯语文”;操之过松,会出现“泛语文”甚至非语文。在此,笔者想借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点浅薄的看法。一、以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对语文学科的影响令人忧虑。本应充满人性美,最具人文内涵,最具情趣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为一种机械的应试训练。浩如烟海的各类训练资料,刁钻古怪的各种考试试卷,单调琐碎的各式“八股”文章不仅压得学生们喘不过气来,广大语文教师也疲于应付,叫苦不迭。由小学至初中,由高一至高三,学生接触、训练的各类语文资料何止车载斗量,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究竟有多大提高呢?我们看重的是所谓的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的提高,重视知识的记忆,解题的技巧,加重语法、修辞、逻辑等“理…  相似文献   

18.
不可否认,语文教学历经多年的改革,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当前的语文教学仍然问题严重,一言以蔽之,是人文精神的流失。语文教学将最具人性之美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进而发展成为一种僵化的应试教育,致使语文教学失去了它应有的生机和活力。表现在学生身上则极端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这种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语文教学要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解决现行语文教学枯燥乏味的问题,具体落实好12个字:浓化情趣,激发兴趣,享受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必须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钻研。要达到这种境界,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做文章。一是变授为导,开启思路。  相似文献   

20.
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忽略甚至剥夺了语文之“美”,使它变成了枯燥乏味的说教,条分缕析的讲解,繁琐无谓的训练,虚假矫情的写作,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想象力退化,感悟力浅薄,爱好趣味低俗,语文素养下降。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正本清源,返璞归真,实现语文课上“美”的回归,用“美”拨动学生的心弦。一、想象感悟:品味美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语文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想象和感悟,将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