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清代佐官制度存在的特殊性、层次性以及权力不均衡对州县司法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清代州县佐贰官在勘验、缉捕、审断、执行等方面拥有不同程度的司法权。清代法律对州县佐贰官的司法权严加限定,但在实际治理中又采取调和策略,导致州县内部结构产生了“复合初审”的特殊效果,而基层更是存在大量边缘司法现象,这些使得州县司法呈现出一种“法亦有法”的状态。州县内部存在的民事与刑事审判区分,体现了按照事权管理进行司法管理的原则,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在行政权与司法权合一的背景下,他们实际上只是区域内特殊的集权者,与现代法制的分权理念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2.
明代县级行政机构是政治制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以往对于县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主官知县,而对于佐贰官这一群体的研究却少有涉及.但这一群体在县级行政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山东为例,从佐贰官的设置、职能、出身、升迁等几个方面来展示这一群体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3.
加强初任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是确保其能够胜任教学岗位的必要条件,也是职前教师教育与职后教师发展顺利衔接的关键.日本在教师入职衔接上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尤其是如何保证初任教师教育实践力发展上的经验,有其独到之处,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构建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关系是当前教师教育中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离问题的重要举措。然而,目前的伙伴关系构建多囿于二元对立思维,难以产生应有的协同和联动效应。第三空间理论可以消解二元对立,用一种融合思维将二者以削弱等级化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建构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和变革性的第三空间,可以从关系、话语和实践层面对伙伴关系进行重构,促进职前教师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在构建职前教师教育第三空间的实践中,要以大学教师教育者、职前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为主体,主动跨越组织边界,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并精心选拔和培育专业的边界跨越者,不断提升职前教师教育的协同性和联动性,实现职前教师教育的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5.
贬谪的遭遇使"苏门四学士"词的创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作词的目的从"遣兴娱宾"转为"排遣情怀";其次,词作"调外有题序"的特征显示了"四学士"对作词"自遣"这一意识的强化;最后,"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扩大了词的表现内容.总之,贬谪后的"苏门四学士"词沿着苏轼开拓的道路从作词目的、艺术手法等方面进一步地推动了词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安徽地区行政区划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安徽的行政区划在明朝时期初具雏形,在清朝时正式设立。明朝时期安徽全境首次被纳入一个行政区划,凤阳府的设置和督抚辖区的划分,使得安徽省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清朝康熙六年(1667)苏皖分省,安徽省在历史上始出现,经过雍正年间对省以下州府县的调整,安徽省的政区机构大致确定。经历了明清五百余年,从无到有再到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行政系统,安徽地区行政区划的这些变化背后蕴含着许多社会和政治问题,了解这些变化的原因,对当今安徽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行政资源配置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千山作为辽东名胜,明清时期的帝王官员和文人墨客多有游历。本文从康熙帝游历千山、明清时期流人在千山的游历、明代官员出使朝鲜途中在千山的游历、甲午战争中清军将领与千山、王尔烈、缪润绂对千山的品题等五个方面评述了明清时期的帝王官员和文人墨客在千山的游历情况。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分税制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随着宪政运动的兴起,分税制思想在中国产生并获得发展。这一时期,分税制思想由清末国地两税订立的先后问题和划分标准的初步讨论等,发展到民初系统化的划分标准和炽热化的田赋归属问题。清末民初是分税制思想的提出和发展时期,并非分税制的实施时期。  相似文献   

9.
基于相关文集、方志、游记、家谱等史料,对明清时期徽州官民的游居环境保护的意识与措施进行研究。结论显示:徽州官民对树木山场、龙脉水口等自然资源和黄山、齐云山等旅游名胜地的保护措施,既体现了徽州笃信风水、尊宗敬祖的文化传统,也展现了徽州民众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旅游伦理思想。同时从侧面说明,明清之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徽州人地关系的不断紧张、民众求利思想的强化,徽州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10.
早期的章回小说中,主人公常常是传奇式的英雄人物。至明清之际,随着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章回小说形象塑造模式发生了一定转变。这种转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审美对象的由奇趋常,审美视点由男性世界问女性世界的靠拢,以及审丑和审美的融合。其总体趋势向是由“传奇”到写实。这一转型,既是对《金瓶梅》写实精神的一个延续,也是对其写实手法的一个拓展。一旦脱离了充满浪漫色彩的古典主义,作家必然开始对世俗人生的人关怀,中国古典小说真正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可以说,明清之际的章回小说创作,正是这一转化过程中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11.
基于保障漕运的需要,明清两代河漕官员多次重修和祭祀南旺分水龙王庙。有明一代,汶上南旺一带水患频发,南旺分水龙王庙主要发挥了抵御水患、防洪护堤的职能。清代漕运的重要性被提升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南旺分水龙王庙因而得到统治者更多的关注,成为河漕官员表达利益诉求和祭祀理念的重要场所。庙内供奉的龙神、宋礼、白英等神灵主要是为了满足明清国家保障漕运、平息水患等利益诉求,而关帝、观音、文昌、刘猛将军等神灵则体现了地方精英和普通民众在禳灾、教化和祈福等方面的信仰需求。在明清国家和地方社会的共同作用下,南旺分水龙王庙呈现出强烈官方性和正统性的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民间色彩。  相似文献   

12.
明代中后期以降,茶馆等公共空间在城市中相当普遍,这种空间的盛行与它们的饮食性质相关,但这类空间的存在可能也巩固了茶等饮食在庶民生活中的地位.以开放空间的特性成为城市文化现象之一的茶馆的出现及普遍化,是非日常性生活范畴更进一步发展而"日常化"的结果.就整体社会生活的发展而言,荼馆之类空间消费的日渐频繁,也可以说是城市中公共空间日渐扩张的过程.这样一个社会性范畴的确立,本身就可以说是一种城市文化的创造,由此空间的开启而衍生出来的种种相关活动,又可说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为中国教育、文化、学术、出版、藏书等事业的发展,对民俗风情的培育以及国民思维习惯、伦常观念的形成都作出了诸多贡献。通过对明清时期郧阳书院创办时间、地域分布及其管理和教育形式的研究,从而考证郧阳书院的时域特点及其类型。  相似文献   

14.
石春艳 《毕节学院学报》2010,28(12):113-117
明清之际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中国封建社会发生了天崩地解的大变化。随着社会的变化中国的传统思想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思想界开始进行深刻的反省和思考。众多一流的思想家在继承和批判程朱理学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表现出了自己的现实性、民族性和进步性的特点,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既辉煌又独特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明清徽州分家阄书与民间继承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家阄书系诸子均分制度下民间家产分析所订立的格式契约文书.分家意味着分房.分家析产之后,财产上的众存共业颇为常见,法权上的分析而不另立户籍普遍存在,产业交易上的亲邻优先权相沿成俗,明清徽州民间个体家庭之间只是相对意义上的独立,家户间往往虽分犹合.并且,明清徽州民间存在女承父产乃至诸女均分家产等分家模式.分家析产不断孕育家庭这一基本形态,对于不同层次的宗族经济来说,具有潜在的瓦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