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盐苔菜泡菜生产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对茵种接种量、食盐、番茄汁、甜蜜素的添加量进行了筛选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接种植物乳杆菌、添加番茄汁,可以明显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苔菜泡菜的质量.优化后的工艺为:接种量4%、食盐4%、番茄汁5%、甜蜜素0.3g/kg,20~25℃,发酵周期2d.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番茄酸奶的生产工艺条件,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适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混合菌为发酵菌种,白砂糖添加量7%,番茄汁添加量10%,接种量3%,发酵时间11 h,发酵温度43℃,产品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3.
段飞 《华章》2011,(34)
以绿茶、鲜牛乳、蔗糖为原料,经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后,研制出一种保健型酸乳.通过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绿茶添加量为0.5%,接种量为4%,发酵时间为6h,发酵温度为43℃为最佳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4.
对自行筛选的碱性果胶酶生产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考查了碳源、氮源浓度和接种量对发酵产酶的影响。经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研究,该菌株最佳产酶条件组合为:果胶添加量0.3%、NaNO。添加量0.6%、接种量6%。在此条件下,碱陛果胶酶酶活力达到6079U/mL。  相似文献   

5.
以桑葚为主要原料,以酿酒活性干酵母为桑葚酒发酵菌种,通过正交试验的研究,可以确定桑葚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总糖含量22%、发酵温度28℃、接种量0.1%、SO2添加量40ppm。影响桑葚酒发酵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总糖含量(A)〉发酵温度(B)〉接种量(C)〉SO2添加量(D),桑葚酒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值得开发的果酒。  相似文献   

6.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了巴氏梭状芽孢杆菌产1,3-丙二醇(1,3-propnaediol,简称1,3-PD)的最适发酵条件: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为:2%酵母膏+3.4%K2HPO4+1%(NH4)2SO4+50%甘油+0.015%FeCl2 7H2O 0.2%(v/v)微量元素溶液;接种量5%,发酵温度30℃,发酵初始pH值7.0,恒温箱培养48小时,1,3-丙二醇产量达32.45g/L。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选桑葚果醋饮料的最佳生产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发酵所得总酸为考察指标,比较不同果汁的酒精度、醋酸菌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对发酵效果的影响;用对比试验研究确定消除浑浊的明胶加量、原汁配比、糖酸比等.结果 最佳醋酸发酵条件为:果汁的酒精度为5%vol、醋酸菌接种量为6%、发酵温度为35℃、发酵时间为24h;最佳明胶加量为0.02%,原果醋添加量为30%,糖酸比为9∶1.结论 该工艺生产的桑葚果醋饮料风味和色泽宜人,口感协调.  相似文献   

8.
通过正交试验和感官评定优化出地软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筛选出最佳的稳定剂并获得地软酸奶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地软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3%、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的体积比为1:1、发酵温度40℃、发酵4 h;稳定剂单因素试验证明了复合稳定剂效果优于单因素稳定剂,当海藻酸钠与琼脂的质量比为1:1、添加量为0.3%时,达到最佳稳定效果;地软酸奶最佳配方为:地软汁18%、白糖8%、稳定剂0.3%。  相似文献   

9.
鲢鱼粒调味工艺的正交试验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鲢鱼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感官评分值为评价指标,对鲢鱼粒的调味工艺和配方进行优化。调味优化配方为:砂糖6%,食盐3%,辣椒2%,料酒3%,味精l%,五香粉2%。调味优化工艺为:调味时间4h,调味温度15%,配料添加量17g/10%鱼肉。  相似文献   

10.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作为庆大霉素含量测定手段,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紫色小单孢菌产庆大霉素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统计学分析,确定发酵培养基最优组合为:黄豆饼粉3.5%,CaCO30.5%,淀粉5.5%,CoCl20.0006%。优化的发酵条件为:种龄60 h,接种量12 mL,装液量50 mL/500 mL摇瓶。在此优化条件下添加一定量的氨基酸培养6 d,庆大霉素效价较优化前提高了85.5%。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与微生物法测定庆大霉素发酵液效价产生的误差小于4%,该方法可以用于教学实验中庆大霉素液体发酵培养基优化的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11.
以番茄汁作为蛋糕的辅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番茄汁蛋糕最佳配方为:面粉800 g、鲜鸡蛋800 g、白砂糖600g、番茄汁添加量300g;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打发时间12 min、焙烤温度180℃.  相似文献   

12.
为得到更高品质的猕猴桃酵素饮品,以猕猴桃为主原料,红糖为辅料,采用自然发酵的方法,进行猕猴桃酵素生产工艺条件优化研究.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酵母菌和乳酸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为影响因素对猕猴桃酵素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种接种量为影响猕猴桃酵素品质的主要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为5 d,发酵温度为30℃,菌种接种量为4%.最佳工艺条件下生产的猕猴桃酵素糖度为4°Brix,酒精度为0. 25%vol(20℃),感官得分93分,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3.
以红富士苹果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进行乳酸菌发酵苹果汁工艺优化研究.利用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按1:1:1:1混合发酵苹果汁.结果表明:蔗糖添加质量分数为3%,苹果汁添加质量分数为30%,发酵温度为35℃,发酵剂接种质量分数为2%,发酵时间为35 h时,获得产品品质较好.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为发酵菌株,开发蓝莓果渣乳饮料。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以活菌数、花青素含量和pH值为评价指标,优化乳饮料配方及发酵条件。结果:最佳配方及发酵工艺为:脱脂奶粉添加量20%、食用葡萄糖添加量12%、蓝莓果渣添加量0.4%、发酵温度43℃、发酵时间24h和接种量0.5%,按此工艺所得产品中保加利亚乳杆菌菌落数对数值为10.658lgCFU/mL,花青素含量达到0.295 4mg/mL,pH值为4.27。结论:此研究获得蓝莓果渣发酵乳饮料酸甜可口,营养价值丰富,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5.
红薯味酸牛奶的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利用从超市购得的原味的酸牛奶作为接种菌种,与打浆、糊化、糖化后的红薯浆混合,经过发酵及后发酵,得到特有具有红薯芳香的新型酸牛奶.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红薯酸牛奶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乳、蔗糖量、接种量、红薯浆量所占体积分别为50%、8%、15%、27%;发酵时间为4小时,发酵温度为40℃.  相似文献   

16.
球孢白僵菌产几丁质酶液态发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球孢白僵菌Bb174产几丁质酶的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选择麸皮和蚕蛹粉作为培养基的基本成分。以不同比例的麸皮和蚕蛹粉进行试验,结果显示:麸皮和蚕蛹粉分别为5%,培养温度28℃,接种量10%,装液量10mL,起始pH6.0,添加0.3%NaNO3对产几丁质酶有利,最高酶活力为4664U/mL。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研究了草莓酸奶的生产工艺条件,并确定了最佳配比及最佳工艺流程。结果表明:以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混合菌为发酵菌种,白砂糖添加量为8%,草莓果浆添加量6%,接种量3.5%,发酵时间4 h,发酵温度42℃,产品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8.
以鲤鱼为原料,食盐、味精、料酒、生抽、白砂糖等为辅料,制作了一种鱼肉松.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对食盐添加量、味精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和生抽添加量4个关键调味参数,初炒温度、初炒时间、打松时间和复炒时间4个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感官评分为主要评价指标,确定最优的鲤鱼肉松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鲤鱼肉松最优的加工工艺条件为:食盐添加量质量分数为2%,味精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5%,白砂糖添加量质量分数为6%,生抽添加量质量分数为10%,初炒温度120℃,初炒时间5 min,打松时间12 s,复炒时间1.5 min,感官评分值达91.25分.在此条件下,鲤鱼肉松的含水分量为19.59 g/100g,含脂肪量为8.73 g/100g,含蛋白质量为47.41 g/100g,含总糖量为9.45 g/100g.  相似文献   

19.
郑虹 《闽江学院学报》2012,33(5):114-119
用刚果红染色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筛选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具有高效产纤维素酶的菌株CMC-Z,经菌落形态观察及镜检,初步鉴定为放线菌.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设计等试验对CMC-Z培养基、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碳源、氮源最佳添加量分别为可溶性淀粉1%、明胶2%;最佳发酵条件:接种量7.5%,培养基初始pH 7.0,装量100 mL,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72 h.通过方差和极差分析,表明影响菌株CMC-Z纤维素酶产生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可溶性淀粉浓度〉初始pH〉装量〉明胶浓度〉接种量〉温度〉发酵时间.经优化后,其酶活可达到38.37 u.mL-1.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脱腥花生乳为基料,研究影响花生乳产酸发酵的因素、原料予处理、接种量、添加物等条件。实验证实,花生酸奶的最佳产酸条件:脱腥处理约9.6%花生乳中添加4%脱脂奶粉,6%蔗糖经热处理后,接种60%发酵剂,42℃/4h,可获酸奶制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