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化,加强教师课程能力建设,强调教师从教学能力向课程能力发展,已成了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成勤骏 《现代教学》2004,(11):53-54
目前,在上海市试行点上学校使用二期课程改革教材,面上大部分学校仍使用一期课程改革教材的背景下,以二期课改理念上一期课改教材的教改实践,不失为向全面实施二期课程改革过渡的好的做法。但问题也由此而来。一期课改的教材目标是根据一期课改的课程标准制定的,而用二期课改的理念上一期课改的教材,就有一个怎样调整具体教学目标的问题。重组教学目标,确  相似文献   

3.
洪雨露 《现代教学》2004,(11):55-55
上海正在进行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二期课改是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我校一直致力于实践和探索兴趣教育,因此我们将二期课改工作和兴趣教育、活动课程实践整合在一起,使贯彻二期课改的精神有了一个载体。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激活了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但随着课改的深入,随之而来的困惑也越来越多。新课到底该怎样教,是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据笔者所知,目前课改中的一些教学活动,往往呈现出令人担忧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两年的课改实践让我们充分体会到,要让课程改革更富实效,真正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课改目标,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四种能力:各学科的整合能力,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构建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能力和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教育部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所有类别的教育改革中,学校课程改革无一例外地成为“教育变革的核心”。在这里,教师被视为成功的关键。可以说,教师能否响应当前课程改革的目标而在教学上作出适当的调节和配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革的成败。然而根据目前的抽样调查,真正理解、赞成并积极投入其中的教师的比例不到30%,其余超过70%的教师对新课改反应冷淡。究其原因,除了教师能力不足,课改加重工作负担、影响自身利益等因素外,教师具有的保守性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这里所言的教师保守性,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最有价值的知识的信念,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维持传统课程理念和教育价值观、反对改革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7.
当前,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实验正向全国展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这次“课改”的重点。然而,如果没有广泛的课程资源为其保驾护航,新课改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课改”喊得再响,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8.
《重庆教育》2003,(9):28-30,40
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北碚课程改革实验区,在课程改革实验两年来“抓认识、抓校长、抓教师、抓课堂、抓课题、抓宣传”,在摸索中健全了一系列课改工作机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课改实验区逐步扩大,课改逐步深入的今天/新加入课改实验的地区从北碚的课改操作中可以学到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建设性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也许有人会问:“什么叫‘绿色课改’呢?”我认为,只要是有生命力的,有创新精神的,能推动新的教育发展的课程改革,就是“绿色课改”。  相似文献   

10.
一、要制定和完善课程改革实验方案。课程改革实验方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制定一个具有先进性、全面性和实效性的课改实施方案,是成功地推进课改实验的前提和基础。已经开始课改实验的县(区)和学校,要从加强先进性、全面性和实效性的角度进一步修订完善课改方案;即将开展课改实验的县区和学校,也要从加强先进性、全面性和实效性的角度去制定课改方案,确保方案对于课改实验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教育进步的灵魂,也是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动力源泉。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信息处理》课改中着眼于课题的改革与创新,主要从教学理念、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检验教学效果的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试图摸索出一条符合现代教学课题改革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2.
在职业教育中,教师始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力量。在新形势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重点,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要实现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提高技能技术能力,提高教学改革实践能力,提高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方法与能力。这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The gulf betwee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scholarship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blematic now that principals have been legally mandated to add curriculum monitoring to their duties as instructional leaders. Lacking familiarity with curriculum theory and practice, many overburdened administrators are turning to Management by Walking Around (MBWA) as a way of dealing with their ever burgeoning list of responsibilities. This article briefly reviews a particular MBWA model, the Three-Minute Classroom Walk-Through (Downey et al. 2004) and then interprets it through the lens of Henderson and Kesson’s (2004) arts of inquiry, a heuristic developed for helping curriculum workers think through the current multitude of reform proposals. This provides one example of the way that dialogue between the fields of curriculum studies and educational leadership may augment possibilities for lasting and positive reform of 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  相似文献   

14.
AOI是美国职教工作者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一直倡导并实话的教育理念,对美国社区学院课程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介绍了AOI方案的基本模式,具体实施个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并就如何实现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有机结合,促进职业教育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与课程改革的关系包括三个方面,即学术研究关注课程改革,为课程改革提供背景素材;理论工作者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并参与支持课程改革;对课程改革进行深度反思。统观这一过程,可见理论研究成果经历了一个从"学术理念"到"治国策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理论研究从高层理论设计、标准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专业支持、理论基础研究、评价标准制定、问题研究与反思等方面对课程改革进行了支持,使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较好的成效,也为课程改革培养了理论工作者与研究型的实践工作者。  相似文献   

16.
在论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点和突破的基础上,分析了教育信息化在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师要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必须了解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学会反思,学习和重组知识结构,积极参与课程研究,加强多方合作.  相似文献   

18.
从改革高师教育类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入手,提出了构建高师教育类新课程体系的设想,即渗透性课程、根基性课程、实践性课程、成长性课程“四大领域”;教师修养、教育理论、教学理论、教育技术、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六组模块”;主修、辅修、讲座活动“三类课程”相结合的高师教育类新课程体系,旨在培养高素质教师、引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对高师数学教育类课程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当前高师数学教育类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迫切需要改革,由此提出将数学教育理论课程与公共类教育理论课程,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技能类课程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三方面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该提升课程改革的决策层次,为课程改革立法;建立课程问责制度,提高教育政策执行力;增加经费投入,提供课程改革的财政保障;完善评价系统和加强课程改革基础研究,提高课程改革决策的科学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