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帮助同学们搞好期末复习,根据教学大纲拟定了本要求,供同学们复习参考,复习时要结合做过的习题,抓住基本概念,基本定义这个重点全面复习,现就每章具体要求分述如下:第一章:切削运动和基本定义一、掌握切削运动,加工表面,切削用量的含义和组成。二、掌握刀具切削部分组成要素的含义。刀具切削部分由前刀面(Aγ),主后面(Aα),副后刀面(A’α),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刀尖组成,要求在车刀,铣刀,刨刀,拉刀,钻头图上标出上述各组成要素三、掌握主剖面坐标系的意义及符号,理解法剖面坐标系,一般了解其它坐标系四、掌握主编角(Xγ’),刃倾角(λ),前角(γ。),后角αο副刃前角(γ。),副刃后角α。’的意义,名称,符号。其它角度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名称和符号。  相似文献   

2.
在《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课程中,讲解刃倾角对切削力的影响时,教材一般都是根据实验结果讲述的:刃倾角λ_s对主切削力F_z影响较小,而对径向力F_y和进给力F_x的影响较大,原因是刃倾角改变时使合力F_r的方向发生了变化.这种讲法学生不易接受,难以理解,教师也难以讲清楚,学生不仅要问,为什么刃倾角改变会使F_r的方向发生变化,而F_r方向的改变又对F_z的影响小,对F_y和F_x的影响大呢?针对这个问题.个别教材用数学方法对原因进行了分析,但比较复杂,不易接受.本人用作图方法对这一问题作分析:  相似文献   

3.
段斌 《成才之路》2009,(29):38-38
车刀刃倾角在机械加工中占有相当的主导地位,选择不当,影响切削加工。本篇从实用方面出发,谈谈刃倾角的作用和选择刃倾角角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影响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切削加工时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刀具几何形状及切削运动的影响刀具相对于工件作进给运动时,在加工表面留下了切削层残留面积,从而产生了表面粗糙度,残留面积的形状是刀具几何形状的复映,其高度H受刀具的几何角度和切削用量大小的影响。一般,使用直线刀刃切削时,  相似文献   

5.
金属切削加工是使用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刀具与被切削工件间产生相对切削运动来实现的,因此,刀具几何形状的形成,尤其是刀具标注角度概念的建立是《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课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教学难点之一,只有把这部分内容讲清讲透,让学生理解这些刀具角度的作用,来龙去脉,才能学好这门课.结合多年的生产与教学实践,我把课本中讲解这部分内容的顺序作了调整归纳,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一概述首先,讲解刀具几何角度在工作中的作用;其次讲解影响刀具角度变化的因素,它们是:(1)进给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车削加工有句行话:“三分手艺,七分刀具。”“七分刀具”是指车刀刃磨角度的确定,它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的优劣和生产效率的高低。因此,在车工工艺学或车工实习教学中,如何合理选择车刀角度都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掌握这部分知识时,更易理解和接受,能将抽象的空间角度转换成具体直观的角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刀具几何角度在“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这门课的教学中是难点.刀具几何角度的轴测图图形复杂,学生难以理解前、后刀面与各坐标平面间的关系,学生在标注刀具几何角度时困难重重.至于刀具几何角度的换算更是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8.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是研究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和刀具合理选用与设计的一门应用学科,是机器制造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全书分两大部分,“切削原理”是本课的重要基础理论,“刀具”部分则属于应用性的内容.本课程是先行的专业课,在学习后续专业课时都会涉及到本课程的有关知识,因此,在处理教材时要有足够的认识.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文化基础、接受能力、课堂纪律、听课习惯及笔记能力等均应有所了解.例如,近几年中专招收高中毕业生,学生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开“刀具”之前学生已学了一些技术基础课,实习教学也进行了两轮共七周,他们学会了开车床,讲了车刀角度的定义,进行过车刀刃磨的训练,车削过光轴、锥销,少数同学进行过镗孔加工.因此,讲切削原理课应该  相似文献   

9.
刀具是机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又称切削工具.由于机械制造中使用的刀具基本上都用于切削金属材料,所以"刀具"一词一般就理解为金属切削刀具.  相似文献   

10.
圆弧车刀在数控车床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所使用的车刀性能是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使用圆弧刀刃不同的部位去切削,相当于减少刀刃某一位置摩擦的时间,刀具的磨损减少了,刀具的使用时间延长了,减少了切削加工中更换刀具和对刀的次数,缩短了零件零件加工的辅助时间.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刀具耐用程度,减小工件的表面粗糙度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篇是上期的续篇,首先将对主教材《下册》的主要内容作简要的辅导,然后对考试事宜做必要的提示。 1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1.1 切削加工概述 掌握零件表面的形成原理,机床的切削运动及切削用量三要素。 熟悉零件的种类,组成零件的表面及对零件的技术要求。 1.2 金属切削刀具 掌握外圆车刀的组成及五个主要角度的定义、作用与选择。  相似文献   

12.
刀具几何角度在《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中是一个难点.按投影作图方法绘制刀头几何形体,是认识刀具切削部分几何形状、进行求解诸派生角度、图解法分析刀具的基础.而对刀具切削部分的投影作图,至今没有一个较为完整、准确的画法.经过多年的教学,我认为图解法是学生通过前后刀面与各坐标平面的关系,加强学生对刀具几何角度的理解,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建立刀具的空间立体概念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以一把γ_o>0,λ_u>0,α_o>0,α’>o>0的直头外圆车刀为例说明投影作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快乐广场     
被 切 掉 车工工艺课上,车工老师问全班同学:“如果车刀的主切削刃硬度低于工件材料时,后果将会怎样?”同学成马上举手回答:“车刀的主切削刃会被工件切掉。”  相似文献   

14.
成形车刀是根据工件廓形设计的专用刀具,鉴于其传统设计方法的繁复及低精确性,本采用矩形法,针对不同情况建立了一系列成形车刀刃形的数学模型,为其后的用微机设计刀具刃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应用VB语言编制程序,以计算绘图所需的齿轮范成参数实现刀具和齿坯的范成运动和刀具的切削运动,实现任意模数、任意齿数不同压力角及不同变位系数齿轮的动态切削仿真,克服了采用齿廓范成仪做实验时,参数不能改变的局限性,基本满足现代化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6.
但凡学习研究切削条件、刀具设计的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刀具角度多、切削条件多、孰差孰好无从分辨,甚至很难接受消化如此繁多的角、面和条件。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其以渔。”在学习和教学当中,让学生弄通一个难题,掌握一个知识点并不难,难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套如何理解  相似文献   

17.
球头铣刀铣削过程的物理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球头铣刀刃线几何模型,采用理论切削力分析与实验-系数识别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新的螺旋刃球头铣刀的铣削力模型;建立了考虑刀杆柔性的球头铣刀铣削振动模型;考虑刀具动态变形和工件表面波纹对切削厚度的再生反馈,建立了球头刀铣削动力学模型,对动态铣削过程进行了仿真,证明离线仿真可以对铣削过程动特性做出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18.
球头铣刀铣削过程的物理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球头铣刀刃线几何模型,采用理论切削力分析与实验-系数识别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新的螺旋刃球头铣刀的铣削力模型;建立了考虑刀杆柔性的球头铣刀铣削振动模型;考虑刀具动态变形和工件表面波纹对切削厚度的再生反馈;建立了球头刀铣削动力学模型,对动态铣削过程进行了仿真。证明离线仿真可以对铣削过程动特性做出了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一、抓主要矛盾是辩证“大法”。但凡学习研究切削条件、刀具设计的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刀具角度多、切削条件多、孰差孰好无从分辨,甚至很难接受消化如此繁多的角、面和条件。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其以渔。”在学习和教学当中,让学生弄通一个难题,掌握一个知识点并不难,难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套如何理解、如何掌握知识的方法。在实践当中解决一个问题并不难,难的是有没有一套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方法步骤可能有许多,但这些方法我们不仿称其为方案、技法、手段。这些方法我们也可称其为“小法“,而有另外一种方法,我们可以称其为“大法”、“基本法”,即了解问题、分析问题抓主要矛盾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是辩证的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是我们学习、生活、工作各行各业都通行的方法。在金属切削与刀具设计、切削条件确定过程中尤为重要。如果确定的切削条件没有达到高效、低耗、高质量、低成本,就不是最佳的工艺条件,也就是没有抓住主要矛盾。相反,先进的工艺条件、先进的刀具角度设计、先进的切削条件的设计,一定是抓住了主要矛盾的设计方案,也一定是高效、低耗、高质量、低成本的设计方案。这种抓主要矛盾的思想核心在整个切削条件的确定当中、在生产实践当中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20.
高速切削加工在模具制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能改善模具的尺寸、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理解高速切削加工的定义,了解高速切削应用特性及在模具加工中的优、缺点,对高速切削的刀具材料的选择及应用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