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系”的概念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基础。在联系中事物才能存在、运动、变化、发展。发展是运动、变化的特殊形态,它是前进上升性的质变。发展必然处处存在,但却不能时时存在,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实现发展。只有通过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人们才能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认清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并运用规律正确有效地改造世界。运用这些原理反思、指导对外交往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面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相似文献   

3.
"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运行的主旋律,有关"发展"的科学与研究也日趋丰富.所谓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事物本身必然的运行规律,事物内部的矛盾是发展的源泉;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对个人来讲,发展意味着成长与进步;对社会来讲,发展意味着进化与提高.那么,对于职业院校来讲,发展又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李艳 《煤炭高等教育》2005,23(4):124-124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并能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鼓励他们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的一位教师、一本教材、一样的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导致这种差异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一。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相似文献   

6.
<正>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地理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兴趣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  相似文献   

7.
黄建秋 《班主任》2000,(8):20-21
氛围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是促进和影响事物变化发展的直接因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主导作用。作为一个班集体,良好的学习风气是学生不断取得学习进步的外部氛围。班集体科学严谨的学习风气,是对学生正确的学习行为的支持、肯定和鼓励。健康的学习风气,绝不会自发形成,要靠教育培养。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也就是说,新课程把教学过程定位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互动式课堂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课程学习的开发者、研究者和实践者。任何学习都必然存在于某一具体的环  相似文献   

9.
按照学习的直接对象是表征实际事物的符号还是真实事物本身,可以将学习区分为符号学习和经验学习两种。这两种学习在教育中的地位在教育史上有一个更替和变化的过程。我国现行教育将符号学习当做绝对主要的学习形式,而将经验学习置于从属地位。实际上,符号学习与经验学习在学生的发展中各有独特的功能,同时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要培养适应当今时代我国发展所需要的新型的全面发展的人,不仅需要确立这两种学习在教育中的独立地位,并且要重视他们之间的关联和互动。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整体思路1.确定学习主题。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蓝本,参照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学习内容,设计了“世界真奇妙”这一学习主题。首先,从生活角度来看,顺应了学生认识世界的需要。学生不但能在生活中认识事物,还可以在书本中认识更多的事物,发现事物变化的过程及规律,透过奇妙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增强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从学科角度来看,契合了单元主题的教学要求。这一单元要求学生能在阅读中发现并讲述青蛙的成长过程、水的形态变化以及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和科普类童话、童诗的阅读方法与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擅用评价,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教师的每一个语言、每一次评价,不再是高高在上对学生的判决,应该是与学生进行的平等的交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关注他们在学习中的变化和发展。学生课堂上的互相评价也是他们展开自主学习的过程。课堂评价是一堂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地理的"过程式教学",就是在地理教学中应重视两种过程.一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二是学生领会地理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过程.本文着重于后一种,即对学生学习过程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做到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根据这一特点,我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开放式教学形式,创设宽松、自由、融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仍具有获取知识的方法、技巧和不断创新的能力。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和谐高效、  相似文献   

14.
刘自春 《考试周刊》2011,(23):180-181
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事物的物理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所遵循的过程。物理规律是物理理论的基础,它与相关的物理概念一起构成了逻辑上和谐的知识体系,即物理理论。物理规律的教学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切实抓好物理规律教学。  相似文献   

15.
一般来说,“过程”是任何事物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它体现着事物的必然联系,反映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在过程里充分显露了事物的各种属性、相互关系和内部规律.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从理解到应用,从探索到实践,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是在过程里得到体验、培养和实现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过程是连结起因和结果的桥梁和纽带,起着中介作用.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和变化都有过程,过程是变化的主体,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因此,高效能的课堂教学要求对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予以关注,强调对过程的参与、理解和体验,其目标定位是强调“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三者的本意是一致的,注重学生对过程的参与和在过程中的表现,可以说是高效能课堂教学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动态生成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所谓动态,即事物运动变化的状态。所谓生成,即事物的产生、形成。“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师生间、生生间、师生与文本间,对话互动,交流彼此的思考和见解,学生在原认知的基础上,自主建构信息意义生成的过程,从而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教学是人的能动的活动,而不是将教材“复制”后“粘贴”到学生头脑的过程。要使新知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只有在对话互动中,学生对交流的信息,有自己的思考与感悟,才能实现意义的获得。生成是在动态之中思维的碰撞,即兴创造的火花,是在心与心…  相似文献   

17.
过程哲学把学习看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学生的主动建构及发现事物意义的活动。相应的,有机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最终的学习结果,而且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价值观、情感和态度等方面的变化,并通过例如加速、鼓励、协助、提供机会等手段,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8.
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思维需要借助具体事物和与生活相关的事物展开,即教育心理学所讲的经验性逻辑思维;初中学生尤其初二学生的心理正由感性向理性发展。针对初中生的教育教学设计,遵从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将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在具体教学模型体验中展开,在学生动手与合作中引导学生学会由具体到理论的探索,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和方法,及时褒扬探究成果。这样,探究学习激发其内心的情感和价  相似文献   

19.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也充满着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心理上的平衡与不平衡的对立统一是人们心理发展中,矛盾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心理上出现不平衡,必然导致人们去努力寻求平衡,这是人的本能。因为不平衡会使人感到不舒服,不痛快。当然,寻求平衡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的,一种是消极的。如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难题,肯定会引起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有的学生会采取积极的方法,依靠自己的努力,解决难题;有的则采取消极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 ,通常只注意对地理知识空间分布规律的教学 ,而忽视对地理事物发展过程的认识 ,致使学生对地理事物在纵向发展———时间序列上认识较模糊。本人试图通过对高中教材中涉及到的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时间序列研究 ,以期帮助学生形成对地理事物发展过程的全面了解 ,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网络结构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在时间序列上的特点1.地理事物发展变化具有承接性的特点地理学研究的主题在于揭示地理事物发展运动的规律性 ,并从中探求人与地理环境相协调的方法。由于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