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与法治教育应多渠道地运用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把教材承载的目标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有效结合,让学生主动、积极地用真实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来展开教材中的“活动”,从而达到“感受”“体验”教材中承载的目标。本文以魏滨老师的一节全国优质课《两代人的对话》为课例,理论联系教学实际,借助有效的教学设计,情境交融,师生实现真正意义的交往互动才能产生缘境不尽的情使教学目标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三维目标体系中加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上的具体体现。这意味着关注每一个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励学生的是情,感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是情!可以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本身就栖居着浪漫和诗意,作者情意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因此,语文教学要让感情流淌,我们要让语文教学充满情感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以情优教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情感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所谓以情优教,就是运用情感优化教学。其内涵的完整表述是:在充分考虑教学中的认识因素的同时,充分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努力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学如何渗透这一教学理念呢?  相似文献   

4.
共情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但并不属于高级目标。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共情仅属于情感领域目标里的反应层次,尚未达到形成价值观的高级层次。为帮助教师实现更高的教学目标,本研究首先对共情与领悟进行概念辨析与比较,指出领悟是比共情更高的教学目标;其次基于阅读疗法的“认同—净化—领悟”理论,对从共情到领悟的心理机制进行阐述,并通过区分认知共情与情绪共情对该理论进行了补充与完善;最后用具体的课例说明如何运用该理论,以期帮助教师深刻理解学生在阅读中的心理变化规律,使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并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大单元教学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方式之一。单元整体教学是大单元教学的主要形式。单元整体教学的逆向设计,能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有利于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有助于精准落实单元教学目标。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全面解读单元语文要素的内涵,精准确定单元教学目标;要合理制订评价方式,明确课堂教学流程;要设定多维评价视角,落实单元预期目标。这样的教学以始为终,不仅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而且能让学生始终行走在语文学习的正确道路上,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新佳 《辅导员》2009,(12):42-42
“以情优教”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情感教学原理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所谓“以情优教”,就是以情感因素优化教学,其实质是在考虑教学中的认识因素的同时,充分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教学效果。在数学中的应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大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大单元教学的关键环节,它关乎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果、教学评价和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等问题。目前,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文章从分析一线地理教师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教育学和新课程的理念,以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大单元教学目标设计为例,论述了大单元教学目标、单元课时目标的设计策略,并提出了指向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大单元教学目标设计一般思路。  相似文献   

8.
2017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颁布后,课时安排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在不断探索中,单元整体教学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以统编版教材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为例,从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单元教学思路、单元整体教学情境、单元学生学习活动和单元整体教学建议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通过总结归纳高中思想政治单元整体教学的规律和策略,以提高学科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首次使情感目标进入了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情感目标与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成三足鼎立之势,并居于突出地位。如何在学科的教学中做到以情优教,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关键。一、以情优教的基本内涵以情优教就是在充分考虑教学中的认知因素的同时,又充分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努力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以改善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1.把“优教”的着力点放在教学…  相似文献   

10.
陈坤 《林区教学》2009,(11):74-75
“目标教学”是指通过师生的一系列活动,在每个单元或每堂课的教学中以预定教学目标为起点,以大多数学生能达到预定教学目标为终点的教学管理过程。目标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课堂学习目标。目标教学是一种能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调控的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若用它来优化英语课堂结构,则能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声乐演唱是声与情的协调体现,“声”是歌唱的必要条件,也是声乐教学的基本内容;而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情感——传“情”则是歌唱的关键,又是声乐教学的重中之重。声乐教学的目的就是在“声”和“情”这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培养,使声情之间建立起自然的关系,使歌唱“以情带声,寓情于声”,做到“声情并茂”。  相似文献   

12.
林琳 《福建教育》2022,(36):55-57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中心靶位”,是一切教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既要立足模块与单元,解读核心板块提炼话题及其功能,解读辅助板块确定目标语言,解读资源板块挖掘情感内涵,解读板块细节填补教学内容,初定预期教学目标;又要通读过往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的纵横连接,从而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戚怡 《湖北教育》2004,(11):42-43
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这对于学生掌握文本尤为重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尤其注重发挥情感的作用,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情”激“情”,有效地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实践证明,语文课堂应该注入情,语文课堂离不开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而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要想语文课堂教学有实效,首先要拨动学生的情感琴弦。那么,语文课上,教师如何从“情”字入手,以情施教呢?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内涵不是一回事,设计教学目标应注意整体性、层次性、合意性和可行性问题,具体表述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目标要尽量细化、具体化、可检测。  相似文献   

16.
整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和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形成“新诗”大单元进行教学设计,围绕“何以为诗”,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情志、语言、意象等内容。教学过程以“因情有诗”“以象写诗”“借言为诗”“依声成诗”进行整合,形成对诗的本质要素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大概念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目标导向差异:传统教学主要以学科知识和应试为目标导向,大概念教学是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使学生掌握“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大概念教学必须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且要求目标设计先行。本文遵循大概念教学下单元设计的逆向思路,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为例,探讨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的新思路以及在情境—问题导向下深度学习的教学实施示例。  相似文献   

18.
实践证明,语文课堂应该注入情,语文课堂离不开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而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要想语文课堂教学有实效,首先要拨动学生的情感琴弦.那么,语文课上,教师如何从“情”字入手,以情施教呢?  相似文献   

19.
顺利地使用“共情”,达成教学目标,不易!“耕”好课堂这一亩二分地,很难!但我愿意继续研究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土壤”为主题,组建实施大单元教学。在明确单元主题内涵、知识框架与教学目标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土壤”问题,围绕课时教学目标、活动及评价、作业进行设计,将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渗透到大单元教学中,创设情境、设置问题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提升其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