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两首词。李清照的《武陵春》和温庭筠的《望江南》。《武陵春》已被配乐传唱,想不想听这首歌?  相似文献   

2.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藏洲。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语》九年级上册有李清照《武陵春》一词,配有插图。该图有儿处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根据“课标”的要求,把八年级学习说明文的目标定位为“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中国石拱桥》抓住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外形优美的特征,根据凸显特征的需要安排说明顺序,  相似文献   

5.
【目标定位】 1.领会文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2.学习准确运用形容词表现事物特征的方法。3.感受祖国建筑艺术的独特美。 【导学创意】 采取读说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分层次阅读课文、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说明顺序和关键语言,并自觉运用文章的相关知识,将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训练结合在一起,分板块层层推进,领会文章的构思美、表达美,在说读实践中品味语言、学习语言。  相似文献   

6.
①人文人景,在作者变幻的白描笔法中欣赏冰雪西湖的静与美。 ②人境人情,在作者真切的湖心自怜中体悟孤高情怀的痴与怨。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的: 1.学会“窥一斑而见全豹”,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了解湘西的人性美及《边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许定凯 《现代语文》2007,(12):63-64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巧,学习作者设置情节的艺术手法。2.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描写,触摸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对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3.合理评价作品的主旨。  相似文献   

9.
一、课标·教材·学情 课标对七年级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实词)的积累和基本文意的疏通。《咏雪》是第二十五课《世说新语》两则中的一则,此文在《世说新语》中被编入“言语”门。文章客观地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表明了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作者未加一句评论,但意图明显。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使文言文学习扎实有效,让学生乐于接受传统经典文化。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在本课学习中的难度有三:即基础积累,课文美点赏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  相似文献   

10.
一、课标·教材·学情 课标对七年级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实词)的积累和基本文意的疏通。《咏雪》是第二十五课《世说新语》两则中的一则,此文在《世说新语》中被编入“言语”门。文章客观地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表明了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作者未加一句评论,但意图明显。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使文言文学习扎实有效,让学生乐于接受传统经典文化。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在本课学习中的难度有三:即基础积累,课文美点赏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设想] 《哀江南》是传奇《桃花扇》结尾的一套北曲。这套曲子,通过教曲师父苏昆生在南明灭亡后重游南京所见的凄凉景象,话兴亡之感,抒亡国之痛,表达了强烈的故国哀思。本课学习的重点是鉴赏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鉴赏课文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这种鉴赏在《荷塘月色》中已经学过,学生是比较熟悉的。再加上课文浅显易懂,完全可以让学生借助注解自读课文,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真正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到引导和点拨的作用,重在教给学生阅读思考的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课标·教材·学情】 《智取生辰纲》所在单元主要学习古代长篇小说中的几个有名片段,目的是引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本课节选自《水浒传》,主要是记叙晁盖、吴用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通过教学,学生能养成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小说中人物的习惯;把握情节发展的脉络,熟悉一定数量的古代口语;理解人物形象,感受小说巧妙的情节安排。  相似文献   

13.
【课标·教材·学情】 《变脸》是有“巴蜀鬼才”之称的著名剧作家魏明伦的作品,课文节选的是第二场,记叙了老艺人水上漂和孤女狗娃间的命运碰撞,体现了破除重男轻女世俗观念的愿望,引发人们对悲剧命运根源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4.
《秋水》是高中语文的经典篇目,各地教材一般都选录。人教版选在高中第一册第六单元,仅仅选从开头到“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140个字,而且看上去简单易懂。这就给教师出了一个难题:一百多字的文言文,讲完字词后,我们还能引导学生学什么?本文试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目标定位】 ①理解“父亲”形象,领会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构思。②感悟作者的感情,启发学生要读懂父亲,感恩父亲。 【创意解读】作者李森祥以其平实的笔法,将视角转向父亲以“台阶”为中心生活的点点滴滴,给读者展现了平淡而又丰富,丰富而又相对单调的人情画卷。  相似文献   

16.
【课标·教材·学情】“课标”对议论文阅读要求如下:“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全套书唯一集中编排的议论文单元,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能力的任务。在此前之前,学生对议论文的相关知识了解得不是很系统。  相似文献   

17.
【课标·教材·学情】 “课标”对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孙权劝学》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讲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习的故事。文章简练生动,用语不多,但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8.
《春》是经典美文,可以让学生接受美的巡礼,得到语文的滋养。小学阶段,学生虽接触过此类美文,但多停留在感知、体会的层面,到了七年级,教师应根据“课标”的要求,通过对《春》和本单元其他文章的学习,引导学生逐步做到“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逐步学会“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相似文献   

19.
《春》是经典美文,可以让学生接受美的巡礼,得到语文的滋养。小学阶段,学生虽接触过此类美文,但多停留在感知、体会的层面,到了七年级,教师应根据“课标”的要求,通过对《春》和本单元其他文章的学习,引导学生逐步做到“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逐步学会“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相似文献   

20.
【课标·教材·学情】 人教版高一册第四单元所选《胡同文化》这篇课文是体现语文人文性的范例。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作为北京城市重要象征的胡同与四合院已落伍于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变化,这种变化引起了人们的困惑与思考。汪曾祺久居北京,非常了解北京人的生活,通过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的序言,表达了他对胡同文化的理解与对胡同文化日渐没落的复杂感情。文中所传达的是在新时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撞及由此引发的人们内心的矛盾,学生较难把握。要打通这一关节,辩证思考问题的意识与习惯和对传统文化采取扬弃的科学态度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