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新课程实践的过程中,突出的问题是"量多时少",即需要教学的内容太多,而课时太少。五本必修教材在两个半学期完成,难度较大。更何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每册安排的内容又十分丰富,单"阅读鉴赏"就四个单元十六篇课文,再加上"表达交流"五个专题和"梳理探究"三个专题,要想在半个学期内完成这些教学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多数教师都在抱怨教材内容太多,课时太少,无法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其实要解决新课程实践中"量多时少"的问题,教材  相似文献   

2.
张健 《成才之路》2011,(9):41-41
新课标的要求,在教材上有很大的改变,就高中语文来说,有必修和选修之分。必修分为五个模块,是在高一和高二的上半学期前半段完成,其他时间完成选修科目和复习。按原来的指导意见,有国家提供的选修教材和地方选修教材,通过一轮的教学实践,我对这种新的模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胡荣贵 《江西教育》2009,(10):26-26
江西省正在使用高中语文新教材,新的教材必然要有新的教学形式与之相适应。在教学中,教师普遍反映“量多时少”,即需要教学的内容太多,而课时又太少。特别是选用的人教版语文必修教材,每册安排的“阅读鉴赏”篇目多,再加上“表达交流”五个专题和“梳理探究”三个专题,以及“名著导读”等,内容十分丰富。要想在一个学期内学完两本教材,并且讲究教学效果,的确有一定难度。有些课文只能走马观花地看一遍,蜻蜒点水式点一下。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正火热进行,从课程结构、教学目标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课程设置上,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必修1》到《必修5》五个模块要在高一至高二上半学期完成。语文教师和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选修课程有十多本教材,可选择的内容很多,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如何选择选修教材,如何上好选修课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5.
同其他一些新编语文教材一样,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也对作文指导作了具体编排,即在5个大模块的20个专题之后,附加了以“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为体例的写作教学内容。应该说,这种编排填补了高一至高二一个半学年的时间里作文教学在“教材”方面的空白,使作文教学有了些抓手。  相似文献   

6.
同其他一些新编语文教材一样,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也对作文指导作了具体编排,即在五个大模块的二十个专题之后,附加了以"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为体例的写作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7.
目前新课程实行“一标多本”,主要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四个版本,我们江苏从2005开始采用的人教版教材,分为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和若干个选修专题模块。其中的必修教材是按照中外史合编、专题史体例来编写的,这种教材编写体例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就更加高了。但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了。  相似文献   

8.
刘慧玲 《湖南教育》2009,(10):21-21
一、教材到底该怎样教 新课程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教材的变化。表现为:一是“一纲多本”,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有很多套,各地可以根据本地教育教学实际选择教材。二是有必修和选修之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语文学科课程由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组成,必修部分五个模块,选修部分有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又由若干模块组成。必修部分要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教完,每个模块2学分,半个学期(约36学时)完成一个课程模块。对这个要求,大部分教师的感觉是一个学期学习两个必修模块,课时紧、任务重,学生接受及消化不尽如人意,而教师要时时备课、天天赶课,一个字,累!  相似文献   

9.
江苏在实行新课程改革之后,教材使用上实行了"一标多本"的模式,即统一在一个课程标准统领下,各省辖市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用多个版本的教材,新教材和原教材的体系及结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鲁教版为例,分必修和选修两个系列,必修共三本书,每本书分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分三节内容,每节后都有活动内容,长期以来,对于教材活动内容的定位和处理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结合多年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选定苏教版为必修教材,人教版为选修教材,因此,“选文撞车”的现象偶有发生,特别是某些经典篇目。例如,北宋苏洵的《六国论》几乎是中学语文几十年来雷打不动的选材,苏教版将其放在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专题中的“后人之鉴”版块,与之配套的《读本》上选用了苏轼和苏辙的《六国论》,目的是指导学生在疏通文句的基础上,初步弄懂文章的意思,体会作者将古今对接,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选定苏教版为必修教材,人教版为选修教材,因此,“选文撞车”的现象偶有发生,特别是某些经典篇目。例如,北宋苏洵的《六国论》几乎是中学语文几十年来雷打不动的选材,苏教版将其放在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专题中的“后人之鉴”版块,与之配套的《读本》上选用了苏轼和苏辙的《六国论》,目的是指导学生在疏通文句的基础上,初步弄懂文章的意思,体会作者将古今对接,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高中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教教材.文章从五个方面以苏教版《必修2》直线与平面垂直这节课为例浅谈了如何挖掘和处理教材.  相似文献   

13.
文艺复兴是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这一专题中的重要内容。新课标编写的几种教科书.总的来说都较好地体现了课标精神和专题主旨,是巨大的创新和突破,但几种教科书在对文艺复兴的背景和内容、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等方面处理不尽相同,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教情·学情】 浙江省必修教材选用的是苏教版,但却将选修教材定为人教版,这种“选文撞车”现象偶有发生,经典篇目更是难免。北宋苏洵《六国论》几乎是中学语文几十年来雷打不动的选材,苏教版放在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中的“后人之鉴”板块,与之配套的《读本》是苏轼和苏辙的《六国论》,目的是指导学生在疏通文句、文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将古今对接的借古讽今的写法,学会自己总结与反思历史;专题彰显了鲜明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15.
对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旁白”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已于2004年全面实施。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在充分遵循新课改精神、把握新课改本质的基础上,以新颖的视角、创新的手法对高中阶段的知识进行精心的设计和艺术化的“剪裁”,体现出新课标中“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基于笔者在教科书(苏教版)必修1、必修4(高一上学期所学的内容)使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1 高中《生物》选修教材的结构体系纵览人教社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选修教材,不难看出,其知识内容是以专题形式进行简述的,实质上讲了四个专题:即:  相似文献   

17.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整体编写思路是:打通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之间的联系,力求在贯通两类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体现出差异性,做好课程之间的衔接与互补.要高度重视必修和选择性必修教材之间的贯通性与差异性,以专题研习为抓手,用好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把握单元重点,深入研读文本;注意前后关联,结构化知识与能力;重视探究和体验,实现深度研习,提高思维进阶.  相似文献   

18.
一、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归类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活动”栏目按能力要求分为“思考”、“探究”和“实践”三种类型。《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三册必修教材共有“活动”193处,根据教学实践,可将活动分为以下类型,见表1。  相似文献   

19.
高中新课程实施以后.教材版本呈现出“一标多本”的多样化格局。从2008年秋季开始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江西省.历史学科主要选用新课标人教版教材(2006年修订本)。笔者在使用近三个学期之后.发现该教材必修本三册都还存在着一些硬伤和缺陷。有些硬伤和缺陷已被公开指出.而有些则尚未见诸报刊。笔者在此结合史学研究成果再补充一些。  相似文献   

20.
张成飞 《物理教师》2004,25(2):63-64
笔者一直从事普通高中物理学科的理科教学工作 ,本学年由于工作需要 ,同时兼任了一个文科班的物理课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文科教材 (人教版·必修 )中有一处内容的叙述与理科教材 (人教版·必修加选修 )相左 .在此和同行讨论一下 .理科教材 (人教版·必修加选修 )的第十九章第四节是“电磁波” ,在本节的最后一段 ,课本写道“麦克斯韦的理论新颖又深刻 ,…… .1 888年 ,即在麦克斯韦发现电磁场理论 2 0多年后 ,德国物理学家赫兹 (1 85 7—1 894)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而在文科教材 (人教版·必修 )的第十八章第四节“光的电磁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